2020-2022年,中国人口规模的拐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突然变成成了所有人牵挂的事情。

2019年11月份,国务院印刷《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下文简称“七普”),到了2020年11月1日0时,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始,按照普查计划,到2020年12月底,人口普查的统计工作应该已经基本完毕。

在2021年3月份的“两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面对记者关于“七普”的提问,回答说人口普查数据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审核、汇总阶段”,并且代表国家统计局郑重承诺,将在2021年4月上旬召开发布会,公布“七普”数据。

关心这个事儿的人民群众,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4月上旬——

结果是,国家统计局居然食言了,没有在4月上旬召开关于“七普”数据的发布会!

统计数据的审核、汇总,需要繁琐细致的工作(难道还在使用人工统计?),拖上几天,大家也都予以充分理解。

但没想到的是,4月上旬过去了,4月中旬也过去了,连4月下旬都快要过去了,这“七普”的数据公布还是一直“难产”——原来,中国统计数据最困难的在审核汇总,以至于一个多月都还“汇总”不出来?

马上就五一了,关心人口问题的人们,等来了一则出口转内销来自西方媒体的非官方消息。

好吧,就因为数据被认为“非常敏感”,官方部门就宁愿损失国家权威部门的公信力,一次又一次的推迟数据发布,也忒低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了……

其实,就在2020年国家统计公报出来之后,关于中国人口增长停滞甚至出现下降的猜测,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媒体上。

这是因为,2020年的国家统计公报中,很意外的没有公布人口数据(公报中声明因为“七普”原因),于是,有人根据国民生产总值、图书拥有量、体育场地总量,再除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图书拥有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推导出了2020年的人口数据。

按照人均图书拥有量推算出来的2020年总人口,已经低于2019年统计公报中的总人口,所以,一直就有媒体猜测,2020年中国新出生婴儿数量,相比2019年或出现大幅度减少,从而造成了中国人口总量的下降。

不过,为了破除所谓的人口总量下降传闻,国家统计局新闻办迅速公布了一条简讯。

说明:因国家统计公报未公布2020年人口数据,我们根据各种途径估算,2020年中国新生婴儿数量大约1240-1290万人,死亡人数大约1010万人,本图例中我们取出生人口1290万,死亡人口1018万。

从上图中可以明显看出,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生育以后,原本期望的人口增长率迅速反弹并没有到来——即便加上了二胎(上图中第三波婴儿潮尾声出生的人口进入育龄时间)婴儿的出生率,中国的新生儿出生率也只是勉强维持,在人口死亡率略有上升的情况下(老龄化必然导致人口死亡率逐渐上升),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迅速下降。

比新生婴儿数量快速下降更令人担心的,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急剧下降,随着第三波婴儿潮中的育龄妇女数量增长进入尾声,2018-2020年的新生儿人口出生,甚至是主要依赖二胎。

综合考虑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再加上公安部公布的一些数据,我们推断:

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一孩人数883万,二孩及以上人数840万;

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一孩人数761万,二孩及以上人数762万;

2019年出生人口1465万,一孩只有630万,二孩及以上人数835万;

2020年出生人口1290万,一孩只有516万,二孩及以上人数774万;

2021年及以后?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生育,中国2020年新生儿人口几乎确定在800万人以下,人口更替远远不能弥补中国2020年的死亡人口,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降至0以下,人口负增长。

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

没有1胎,哪里有2胎?

根据社科院人口专家王广州的预计,中国的二胎政策所鼓励的生育红利,大约会维持7.5年,2024年以后,这种红利就基本消失。

换句话说——

2020-2022年,极大极大概率会是中国人口总数量的顶点,到了2024年以后,因为二胎的生育数量迅速下降,中国的新生婴儿数量,很可能降至每年700万人以下,甚至更低。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2020年以后,中国每年的死亡人口数据,都确定会比2020年更多,每年死亡1000万人,甚至2025年之后的1100万人,都是稀松平常的数字,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从2025年开始,每年最低将减少400万。

400万人什么概念?

这样说吧,目前大连市城区的常住人口大约就是400万,南京和杭州城区的常住人口大约是600万,从2025年以后,中国的人口下降,将会以1年消失一个大连、3年消失一个南京+杭州的速度进行。

接下来,如果不全面放开生育的话,一切都按照最乐观数据估计,利用新生儿数据和每年死亡人数数据,我“自作主张”推断了一下中国未来30年的人口变化情况。

关于新出生婴儿人口数据的估算方法如下:

1)根据2016年以来中国新生婴儿出生数量逐渐衰减的数据,对2021年-2025年的新生儿人口数据做一个线性外推;

2)2025年-2035年,假定新生儿数量占总人口比例相比2025年基本保持稳定——为什么做这个假定,是因为2005-2015年中国的新生儿出生率基本稳定;

3)2035年-2050年,采取与2025-2040同样的方法,因为我假定到时候中国的房价、养育成本等可能会下降,生育意愿上升,与2016年迄今的生育率下降相抵消。

关于每年死亡人口数据的估算方法:

按照国际社会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即意味着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是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有鉴于此,根据2000年以来每年中国人口死亡人数增加的数据,做一个线性外推,由此得出每年中国死亡人口估算数据。

每年新生儿数量和每年死亡人口数量相减,即可估算未来30年中国的人口总量。

根据推算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口规模的顶峰将出现在2022年,其数据是14.05亿,接下来,中国人口总量将经历持续下降,到了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下降至12.6亿人。

这个数字,甚至低于2000年中国的总人口数量12.7亿。

下表即为部分年份的人口数据及估算数据。

当然,我的估算基本上是线性外推,没有考虑到整个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方法并不够完美和严谨,但至少,我个人认为这种测算的方式还算合理,而且对近两年的人口数据估算也应该还算靠谱。

说明:本文关于中国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统计局以及Wind,此外还包括了公安部公布的部分数据。

-------------

扫描二维码,花一顿请客饭钱,加入财主小红圈!

加入iMoney学院会员,请添加小助手微信(LCZxiaozhu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