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3喜欢:5
90年代后半期,钢铁、造船等产业被称为“夕阳产业”。在世界经济结构正在转变之时,无论经济景气如何,这些行业的业绩都难以好转。但是,2004年前后日元贬值之后,这些企业却又起死回生般呈现出一派生机的景象。
现在来看,这只是日元贬值带来的暂时的利润增加,但那时大多数人都产生了“日本企业竞争力全球NO.1”的错觉。
————————
世界的经济结构这几年一直在转变,某些产业确实是淘汰的对象,即便谈不上淘汰,也已经是一只脚踏入“夕阳产业”的领域。
————————
在一个老龄化社会环境,制造业生存难度直线上升,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行业萎缩是必经之路,除非是像美国移民社会,一直有来自全球的持续不断的新鲜血液输送。这也是我们国家近些年一直在努力产业升级的原因:人口结构恶化的短板由产业更高的附加值补齐。
————————
典型的就是新能源、光伏、芯片、AI……芯片是国家的一块心病,啃了这么多年的骨头,硬是啃不动。新能源和光伏,已成气候,本可以有序发展,按需升级,技术储备,躺平收租,却因为金融制度不完善,卷成行业过剩,自废半臂。
————————
股市不改革,监管层、大股东整个链条上的人都可以完全无视小股东利益,股民无权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想当然的被视为企业扩张的燃料。公司自然有足够的动力走融资、增发、扩建的路线,当所有公司都有这样的权力,接下来就只有过剩一个结果。
再牛逼的技术,只要不是资源、制度上的垄断,最后都能在国内找到替补,为啥?因为融资无压力,毛利低点无所谓,完全无成本,只要不亏钱,甚至不连续亏钱都可以接受,到最后像隆基一样,龙头也赚不到钱,然后行业出清,进入下一轮循环。
本可以安安稳稳做价投的公司,过生生搞成了周期股,即便产业升级到天上去,本质上也不过是个猪周期。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全部讨论

01-27 06:58

产能增加的太快了,太容易了。

01-27 15:46

新能源不能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