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还搞高水位提成,搞什么搞?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46喜欢:31

上周,招商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火了。 

火的原因不是因为它做的多好或者多不好,而是因为它的净值跌了。 

从净值的走势可以看出,这个理财产品净值最高到过1.0031。 

而最近几天,净值跌到了0.9988,跌幅0.4%。 

其实也没跌多少,只不过多数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印象还留在保本理财上,总觉得理财不会跌。 

结果这货突然跌了,搞得大家好不习惯。 

到今年底,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将从之前的保本型转型为净值型。 

所谓净值型理财产品,就是理财产品就像基金一样,每天一个价。 

理财产品里面买的东西如果在当天了,那净值就涨了;如果理财产品里面买的东西跌了,那理财产品的净值也就跌了。 

所以,理财产品涨多少跌多少,重点看它里面买了些什么东西(这些个东西,又被称为底层资产)。 

我们以后在买银行理财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这个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有是些啥东西,然后再买。 

要怎么看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呢?其实也比较简单,看它的产品说明书就行了。 

我们就以这款“网红”产品为例,一起来尝试一下,如何看银行理财的产品说明。 

首先,我们先登录招商银行APP。 

在首页的搜索框搜这款产品的代码:107301 


点开这款产品,然后把页面往下划,滑到最下面,你会看到“产品说明书”。

 

 

点开它,下一个页面概略的写出了这个产品的投资方向和范围,不管它,继续点“查看产品说明书” 

 

这时候,一个24页的产品说明书,就呈现在你面前了。

 

不要害怕,虽然有24页之巨字又无比之小,但是有用的其实没几句话

 

所以,看理财说明书之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别被吓倒了

 

具体看的方法,也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看,要跳到重要的章节看

 

我带大家一起把这个产品说明书过一遍,以后大家再看其他理财产品的说明书时,如法炮制即可。

  

1.     重要须知——这一部分的作用主要是“把丑话说前头”。

 

 

比方说:


不保证本理财计划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等非自由资金投资本理财”;


本理财是中低风险投资产品,但您的本金仍有可能蒙受重大损失”等等。

 

把这段看完,估计有一半人不太想买这个产品了,明白为啥银行要把这个说明书字搞这么小,放在最后面了吧。 

 

这部分略看即可,不重要。

 

2.     基本定义——这一部分是做名词解释

 

 

比方说 招银理财 是指 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这部分略看即可,不重要。

 

3.     风险收益评级——这部分根据招银理财内部评级做了个产品的风险划分。

 

 R2按理说应该是风险很低的,但不是也回撤了吗?

 

这部分没啥用,不重要。

 

4.     理财计划要素——这部分是把这个理财产品重要的事集中列在一个表上

 

这部分就很重要了,一定要看。

 

 

比方说上面有写:这个产品是定期开放型,也就是买卖不是随时买卖,而是要等到一个定期开放日期,到了那天才能买卖;

 

再比方说,上面写了这个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投资者可能“蒙受损失且不设止损点”,意思是无论净值亏多少,管理人都不会强制帮你把理财产品卖掉的。

 

特别是“理财计划费用”这个地方,一定要好好看。要看看这个理财产品的管理人都要从你这收哪些钱

 

 

从图上可以看到,它会每年收你0.2%的固定管理费

 

还会收你每年0.2%的销售服务费

 

如果持有时间不满30天就要赎回,还要收1.5%的赎回费

 

以上这三个费用还比较正常。但神奇的是,这产品竟然还要收一个叫“浮动投资管理费”的东西。

 

该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标准是3.0%-4.3%,如果该产品的实际业绩超过年化4.3%,则超出部分的20%就成了管理人的超额提成

 

大家觉得这个浮动投资管理费 ,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有同学可能会说:业绩高了,管理人有提成,管理人和我们利益更加一致了,他肯定会努力把业绩做高,好事啊。

 

但我个人认为,这个费用绝对不是一个好事

 

它很有可能诱惑这个理财产品的管理人为了拿这个浮动投资管理费,用投资者的钱去冒险

 

他可以合同框架内,尽量上杠杆,尽量买高风险的投资品,以博取高收益。

 

如果赌对了,最终净值确实超额,管理人可以拿20%的超额提成

 

如果赌错了亏了钱,反正亏的是投资人亏钱,管理人自身并没有损失。

 

而且管理人这一切都是在合同框架内合法做的,亏了钱,你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浮动投资管理费这种东西 ,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上用一用,还姑且说得过去。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上,还用设立这种收费制度,这就是诱良为娼

 

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是坏人,也不是圣人,而是普通人

 

当一个普通人面对着一个 只要他坑人他就能获利的制度时,往往他会往坑人的方向走

 

不要考验人性

 

所以,大家要尽量避免购买有这种费用设置的理财产品。

 

具体这个理财产品在框架内能买什么投资物,能上多大的杠杆,带下回分解。

 

我们明早8点见。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深证成指(SZ399001)$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所谓浮动管理费,本质上就是业绩提成。我对资管类产品(不论是公、私募基金还是理财产品)的业绩提成一直都是持否定看法的,除非业绩提成与损失承担对等。早在7年前的2013年,我在跟人讨论公募基金制度改革的时候就论述过这个问题(网页链接)。2018年金融危机也是同样的问题,许多金融公司的股东为了追求高回报,给公司管理层设置了极高的激励机制,结果是充分激励了那些高管们冒险去大量购买和炒作那些层层包裹、风险极高的以次贷为底层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赚钱的时候他们拿到高额奖金,泡沫破裂发生危机甚至导致公司破产的时候,他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2020-06-15 15:22

保本保收益是只有天朝才有的钟锅特色产物,全世界都没的,取消了才好。买产品本来就先看好说明书,这没什么问题。

2020-06-15 12:57

客观,真的客观一点说。费用是一把刀,你给到不好的人手上那就可能正如你所说的,拿去博取更高收益,这把刀就是拿来伤人的。但是如果给到有责任心,勤勉尽责的经理,费用是正向激励,那这把刀就用在合适的地方。你说的没错,不要挑战人性,但是一家机构除了投资经理自身,还有机构自己的风控和核查,不一定是投资经理自己爱怎么就怎么。不过银行理财确实不好说,信披不透明,用户体量大,但是在公募这一块,二八现象已经很明显,而为什么会有二八分化,就是机构自身的选择问题,用勤勉和业绩回馈持有人。说到这里,我真的挺喜欢二鸟@二鸟说 的,因为他不光是讲基金,不光是有业绩,他还在传播基金的理念和价值,资管不仅仅是帮持有人管钱,而是一种信任托付,请真的要相信这一点。

2020-08-03 09:17

非标多了去了,这个写了等于没写,你知道底层是恒大还是十八线的房地产商?

2020-07-09 02:27

管理费提成应该在美国很普遍的

2020-06-16 15:10

“理财”在大家认知中就是这样的。。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这种产品名字是“理财”,理财如何定义?什么又不是理财?

2020-06-16 07:57

不平等条约啊,亏损部分赔20%吗?

2020-06-15 17:33

理财要穿透

2020-06-15 17:04

我自己负责我的钱财,从不买理财

2020-06-15 16:34

一个月跌4.4%爱买银行股危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