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泡沫的最美时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从这幅油画中,人们不难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少年吹出的肥皂泡正处在最佳的状态,如果太小,不够饱满,如果再大,随时会爆掉。

但肥皂泡最终还是会爆的,或因少年的好奇心,一直吹下去;或因外界的因素,一阵风,一粒沙,将它破坏。人们对这场景并不陌生,经济学家也常用泡沫的破裂来比喻一些经济现象。

如果将肥皂泡当做投资的标的,那么它从膨胀到破碎,从0到100,最具价值的是80~90之间的部分。但有人会好奇,投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99不是更好吗?实际上,99是个糟糕的时刻,因为它连一丝风都经受不住,随时会被清零。

2007年8月,美国次债危机爆发,金融海啸席卷全球,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这场危机中的标志性事件。雷曼兄弟的倒塌,为什么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雷曼兄弟创立于1850年,是一家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债券承销商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最佳分析师。

2000年,雷曼兄弟被《商业周刊》评为最佳投资银行,整体调研实力高居《机构投资者》排名榜首,2002年《国际融资评论》授予雷曼兄弟年度最佳投行的称号。

不难看出,雷曼兄弟公司具有极强的资产分析与管理能力,但为什么没能避开这场危机呢?

电影《大空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讲述了几位投资高手,洞察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得出与投资银行完全不同的结论,通过购买CDS的方式,在这场金融风暴中获取巨大收益的故事。

解释一下CDS,它是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的缩写,影片中的CDS可以理解为给房地产抵押债券上的保险,如果房地产市场崩溃,这些债券便会跌价,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相应的损失。

2003年,《大空头》的主角迈克尔 · 布瑞(Michael Burry)打算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他看中了一套高档小区的六居室,房主要价540万美元,由于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这套房子挂了两年多,无人问津,布瑞猛砍一刀,最终以380万美元成交,这让布瑞对号称只涨不跌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怀疑。

在查阅了大量数据和信息后,布瑞认定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极不稳定,并给投资人乔尔(哥谭资本的创始人)打电话,告知打算做空房地产市场的计划。乔尔听到这个计划后并不认同,在他的印象中,房地产稳如磐石,就在前段时间,格林斯潘还发表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他认为房地产的泡沫只是区域性的,违约情况并不多见。要知道,格林斯潘可是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

布瑞坚持自己的判断,并开始买入CDS。2005年,投资人贾瑞德 · 韦内特了解到布瑞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后,意识到布瑞的预测即将成为现实,于是也打算通过CDS,从贷款违约保险市场获利。不仅如此,他还劝说基金经理马克 · 鲍姆加入他的计划。谨慎的鲍姆在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后,开始了行动。

事实证明,格林斯潘错了,德意志银行错了,高盛错了,雷曼兄弟也错了。即使有顶级专家的背书,有顶尖人才建立的投资模型,也要提防惯性思维下击鼓传花的游戏,80~90之间的肥皂泡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