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肺炎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人是武汉人,每天在家主动或者被动的都会接收关于新冠肺炎的信息,聊聊我的思考吧!

自从武汉封城以后,那些时候每天在网上看到的都是坏消息,谁谁确诊了,没有床位之类的。几乎每个人都在家待着,除非是要买生活用品,都没怎么出门,所以我也不知道外面情况究竟怎么样,只能看网上的消息。幸运的是我认识的人,没有确诊的。

那段时间整天都是担惊受怕的,元旦时我因受寒得了支气管炎,当时去了医院打了几天的吊瓶,症状后来慢慢好了,但偶尔还是有些咳嗽。那时还有些鼻涕,撸鼻涕时用力过猛,撸出血来了,去家门口的医院去看没看好,后来又去省人民去看才看好。我记得那天已经是1月10多号,离封城也没几天,我看病没花什么时间,但拿药足足等了1个多小时,这比我之前去省人民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去过几次医院,家中的老人在封城前也每天出门买菜,很担心自己和家人也得新冠,因为都是举家隔离,而且当时医院已经发生挤兑,一旦得病,全家都会被传染。自封城后每天都在抱着手指数时间,等到14天都没事心里就轻松多了。事后我回想起来,也许是我运气比较好,也许是因为我每次去医院都戴了口罩,当然也许是因为那段时间还没大规模传染。

我和我同学交流,从我们的切身体会,我们觉得其实在1月中旬左右,新冠在武汉还没有大范围的传播,仅仅是一部分人处于潜伏期。1月23号封城后在医院发生医疗资源挤兑,相当一部分人仅仅是普通感冒和其它疾病在医院看病时产生交叉感染,而后这些患者因为要去不同的医院去找床位而形成移动的传染源进而继续传播。我有个亲戚,他们家的亲戚就是因为做手术在医院被感染,又传染给他儿子和儿媳妇的。

转机是在修建方舱医院,这真的要感谢王辰院士。方舱医院实现了应收尽收,否则修再多的火神山和雷神山也没用,把重症患者放在定点医院治疗,轻症患者在方舱医院治疗观察,切断了市区内的传染源。唯有如此,举家隔离才有效果,凡后来在家出现症状的都由社区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检查。

我想政府原来是计划在国内清零的,如同非典一般,所以在武汉2月中旬执行了严格的隔离政策,个人基本都困于家中,除了拿生活用品之外,完全接触不了外人。但武汉的困难在于,毕竟是1000万人口的城市,维持城市运转需要大几十万人,有近10万的医护人员,有负责后勤保障的,有城市的环卫工人,有外卖快递小哥,有每个小区蹲点的志愿者等等,他们每天都在流动,这都可能是传染源,所以实现清零的目标很难很慢。自3月份海外疫情蔓延,不停的有输入病例,我觉得政府已经放弃了在国内实行清零的目标,改为精准防控了。

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武汉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要向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学习,边防控边发展经济。大陆经济停摆已经一个多月,再不全面复工,经济会一落千丈,这从2月份各省份的财政收入就可以看出来。新冠肺炎已经在全世界蔓延,即使我们国内付出惨痛的代价清零,我们也不可能一直闭关锁国。只要一开放,总是会传进国内来的。

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出来前,我们真的要学会与新冠共存,也没必要感到恐慌。从目前来说,如果不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60岁以下的治愈率还是很大的。网上传的武汉死亡人数高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我记得看过一篇关于援助医生的报道,他说正常情况武汉每天因病死亡人数有150多人,由肿瘤、心血管等等各种疾病引起的,对于一个1000万城市来说不算多。整整两个月,武汉所有的医院所有的医生都在全力救治新冠肺炎,这些有着基础性疾病慢性病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救治,死亡率是远远高于平时的,这就差不多有1至2万人,也许还不止,我原同事的岳母就是这样去世的。即使是4月8日武汉解封后,还会有些人陆续去世,现在武汉的肿瘤病区都满了,还有很多病人在排队,像有些肿瘤疾病如果隔了一段时间不进行放疗和化疗,病情恶化是很迅速的。

如果做好防护,新冠还是不容易传染的。仅仅举一个例子,来武汉援助的医护人员有4万多,没有一人被传染。他们每天都接触病人,应该是最容易被传染的,但保护得当就没什么问题。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的恐惧。

我觉得我们也要放平心态,雪球上很多球友都在嘲笑欧洲和美国,觉得他们不会抄中国的作业。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没有哪个国家的执政者是傻X,否则他也坐不了这个位置,疫情总会控制住的,就是时间长短。也许欧美原来是轻视或者傲慢,但他们本国死亡人数逐渐变多,人都是害怕死亡的,只要他们重视起来,相信离控制也不远了。但控制住不等于没有危险,重点还是要防护好自己!

$三一重工(SH600031)$ $万科A(SZ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