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0
$小米集团-W(01810)$ 只需要设计出性能和价格都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且把生产流程跑顺,产能根本不是问题。小米自建工厂并不是要自己生产所有的小米汽车,用这样的思路考量小米汽车,明显没有搞明白小米汽车指数增长的野望。
小米自建工厂目的是用自有工厂试错,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把生产流程跑顺。然后用这个标准流程让国内闲置产能的工厂生产小米汽车,借力迅速扩充产能,这才符合小米汽车产能爆发的逻辑。
小米汽车前期不会大规模生产,因为大件工业品一旦出现大的缺陷而导致大规模召回,无论是对声誉还是对公司财务都是致命性地打击,小米不会冒这样的风险,所以在一直在打磨产品,在优化生产管理流程。按照小米集团的影响力和能够调动的资源,它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推出一款汽车,不信看看国内其他不知名车厂下饺子一样的新车推出速度。小米拥有这样的资源和能力却没有这样做,这本身就值得深思。
中国的汽车产能闲置太大了,小米没有必要也不会自建全部产能,这样做投资大,风险大,效率低,这样做明显不符合小米公司的作战风格。
反而是出标准出流程出管理,借其他厂家的产能迅速投产这种轻资产模式才是正道。这一点已经在电视、冰箱、空调这些行业得到了验证,当然汽车行业会比这些行业难度大,这会涉及到生产线的装备更换和调试,但是在这个新建汽车工厂从开工到投产不到1年的国度,我对我们的效率充满自信。
有人说这样会不会受制于人?我认为这完全是杞人忧天。但凡在工业生产一线呆过的朋友都会明白产能闲置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灾难和损失。我见过太多争抢订单宁愿亏损也要生产的企业,因为只有跑起来才有活下来的机会,躺着只能等死。这几年中国汽车产业新增了很多产能,不完全统计,仅仅海马、宝沃、北汽和现代起亚这几家新建的闲置产能就超100万了,这些都是最新最先进的工厂,如果能够调动起来,无论是对小米,还是对工厂,还是对当地政府,都是完美的选择,这是一个多赢的选择。当然,输家就是小米的对手,因为这是存量市场争夺,是你死我活。可以预见的是,战争打响时,小米被攻击被污蔑会比今天更惨烈。
作为一个资深米粉,我只希望小米不要忘记初心,不要从屠龙少年成为恶龙,牢记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快乐的使命,真正和消费者做朋友,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剩下的交给我们,我们帮你赢。
当然,我只代表我自己。如果哪一天小米蜕变为对手那样的恶龙,我一样会摇旗呐喊去屠龙。这样的时刻,一如三大战役的前夜,对手看似强大,实则内部腐朽不堪,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请拿出勇气,做一个永远的革命者。

全部讨论

我认为确如你说的模式才能在15-20年进入全球前五,但小米的央视报道又说不并购、不代工,不知道小米要怎么搞。

01-09 09:12

如果小米汽车选择代工,我绝不买,汽车工业不同于其他,就是因为老工厂利益太复杂,乱如国足,才需要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