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喜欢:3

#科伦药业# 默沙东入手7款ADC之后,还要投资科伦博泰!为保“药王”豪赌ADC赛道?

原创 成林 新媒体中心 医药经济报

12月22日,科伦药业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签署了合作协议,科伦博泰将在研7款ADC药物的全球或部分市场权益授权给默沙东,科伦博泰将收到1.75亿美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以及合计不超过93亿美元的里程碑款。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再创新纪录,瞬间刷屏医药产业朋友圈!


随后,默沙东方面也发布官宣,证实了上述市场消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其与科伦博泰双方达成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之外,默沙东还明确表示有意向投资科伦博泰。


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无论是单药方案还是联合方案,默沙东重磅药物Keytruda(可瑞达,俗称“K药”)在学术端和产业端可谓一时无两,并在今年有望问鼎全球“药王”;然而,面对未来的市场挑战,接棒推出更多重磅产品来抵御K药的专利悬崖,这是默沙东必须做出的选择。

市场普遍认为,无论是今年上半年传闻默沙东有意收购Seagen,还是此前默沙东与科伦博泰已经完成的两次合作,以及本次一举拿下7个临床前的早期ADC项目,默沙东对ADC领域的研发热情可以说是丝毫未减,“豪赌ADC赛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默沙东对于药物联合治疗预期和追求下一代重磅潜力产品的迫切。

默沙东第3次牵手科伦

在研ADC全部收入囊中(A166除外)

实际上,这是今年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的第三次重大的ADC管线交易。在此次合作前,科伦博泰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分别宣布与默沙东达成2款ADC药物的授权许可合作协议。

今年 5 月,科伦博泰宣布有偿独家许可默沙东在中国以外区域范围内研发、生产与商业化靶向 TROP2 的 ADC 药物 SKB-264。双方将针对特定早期临床开发计划进行合作,包括探索 SKB-264 单药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潜在价值。



该笔交易包括4700 万美元首付款、不超过 13.63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上市后的净销售额提成。



今年 7 月,科伦博泰再次宣布其与默沙东在肿瘤领域达成研发合作及许可协议,开发一款用于治疗实体瘤的 ADC 药物(项目B)。



据协议,科伦博泰将有偿独家许可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生产与商业化该款 ADC 药物。双方还将对该款 ADC 药物的早期临床开发进行合作。默沙东将根据协议内容和商业化开发阶段向科伦支付 3500 万美金首付款、不超过 9.01 亿美金的各类里程碑付款及相应净销售额提成。

本次,科伦博泰直接将7种临床前 ADC药物打包卖给默沙东,对于科伦药业而言,此番合作是其新药出海、实现国际化的又一里程碑。毕竟,跨国药企来中国“挑选”创新药研发项目并不少见,但一年三次的合作频率却不同寻常。

新闻稿还称,科伦博泰将收到一次性合计 1.75 亿美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默沙东另将根据各项目开发阶段及商业化进展分期向科伦博泰支付里程碑付款,并对上市产品按净销售额分层支付提成。

如科伦博泰决定将全部授予独占许可选择权项目全球权益授权给默沙东,预计会收到默沙东里程碑付款合计不超过 93 亿美元。

通过简单计算可知,7款临床前 ADC药物首付款1.75亿美元,平均一个产品2500万美元左右。行业观点指出,虽然合作里程碑总金额再次刷新中国创新药企产品license-out合作的记录,但考虑到临床前药物的未知风险,这笔交易总金额也得达到里程碑节点才能算数,能否上临床,能否通过I至III期临床试验的考验,直至最终获批上市,每一步都不简单。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默沙东此举大有“豪赌”一把的心态,但敢下此重注是基于科伦博泰ADC平台和研发能力的信心。

默沙东看中的不只是科伦博泰的ADC药物,而是其多年在小分子制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上的经验积累,这些不仅给科伦博泰的ADC药物研发平台形成带来了原始累积的优势,还对ADC药物的综合设计、研发过程、临床验证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助力。

K药专利到期悬剑在上

默沙东的新“药王”在哪?

默沙东强势布局ADC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寻找新一代“K药”的焦急心态。

2019年,研究机构EvaluatePharma发布预测报告,到2024年,默沙东的明星抗癌药K药将取代艾伯维的Humira(修美乐),成为新的全球“药王”。

据2021年财报,业内预期K药今年即将登顶“药王”宝座。但坐其位必承其重,随着K药未来几年销售额逐步触顶,并将面临专利过期的重压,默沙东的危机感与豪赌或许并不难理解,其迫切需要一个新的业绩顶梁柱。

现阶段,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低垂的果实”已逐步被采摘,K药只能去攀爬更高、更陡的适应症高峰,进行全新治疗领域的探索。然而,接连多项拓展试验受挫,导致凭借K药众多一线治疗适应症在一众MNC中“一骑绝尘”的默沙东,也需要构建新的“护城河”。

新的机会在哪?ADC领域的可能性或许最大。

作为化疗的升级版,ADC不仅具有靶向性,能精准打击癌细胞,并且毒副作用更小,疗效更优。而上一个像这样拥有无限可能的药物还是PD-1/L1单抗,不仅创造了默沙东的K药这个百亿美元级产品,以及细分领域的竞争者如BMS的Opivo,也催生了像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复宏汉霖等一批国内玩家。

目前,K药单药或联合药物治疗在多个瘤种的适应症当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其它PD-1/L1药物想要撼动K药的市场地位颇为艰难。当下,默沙东快速布局ADC领域,不仅是居安思危的战略部署,为K药巩固护城河,也是因为不限于默沙东的各大跨国巨头,都从ADC身上看到了如PD-1平台级产品的可能。

为此,默沙东早有出手。今年6月,市场传出默沙东与全球ADC领域领军企业Seagen讨论收购事宜的消息,这使得Seagen当天股价上涨16.6%,市值一度超过310亿美元。今年7月,有消息称双方的收购谈判有望在未来几周内达成,而且交易价格从之前传闻的300亿美元又提高到了400亿美元。

一系列的市场动作中不难感受到,寻求K药以外的业绩增长点,已经成为默沙东的重要目标。然而,到了今年8月,形势大好的收购计划却出了岔子。彭博社8月26日报道称,默沙东与Seagen未能就价格达成一致,因此谈判陷入僵局,收购进程暂时停滞。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双方交易搁浅的原因似乎就出在价格上。

而从本次与科伦博泰的交易来看,总里程碑总金额创下了国内临床前药物新高。对此业内不无猜测,这有可能是默沙东放弃收购Seagen,全面转向科伦博泰而释放的信号;毕竟,无论是引进产品,还是股权投资,收购Seagen如今已经不是唯一的选项。

可以预见的是,在PD-1单抗单药疗效有限的前提下,未来可行的治疗策略之一或许就是与ADC联用。若默沙东能从众多ADC布局中找到联用K药的重磅新品,走入新的一线治疗方案,其它抗肿瘤药物将很难再有机会挑战“药王”地位。

业界普遍认为,ADC领域是“后单抗时代”不容错过的重要机会。对于默沙东而言,找到诸如DS-8201这般的潜力新品,方可继续在跨国制药豪强中站稳脚跟。

全部讨论

2022-12-24 09:17

周五北向啥动静?

2022-12-24 09:23

加仓50多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