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巴投资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8
“而出海板块中有很多传统的小生意以及长期稳定的竞争格局” 一个问题,我看出海,总觉得,我们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总觉得,一个公司要在海外,还要做出长久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总怕企业文化和各种的不适应。。看看国外公司来中国做的怎么样就知道了,各种的不适应。
简单说,国内商品出去更有性价比,似乎不好说服自己。语言、文化、消费潮流、当地人喜好,总感觉很难做得过本地的公司。。 除非像tiktok、temu这种超强网络和规模效应的,产品型的出海总觉得不是那么能看得远呢。

热门回复

大佬,刚刚看之前的帖子,选出来的未来10年现金流的,好几个都是煤炭这类的,都连涨了快7,8年,难道价值还那么高?

靠成本优势

有价值的品牌在哪个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吧,你们吃饭,买东西已经不看品牌了吗?

找个研报看就知道了,简单说就是行业反转+还有更大的拓客空间

我个人理解是:重要但不是最关键。如汤臣倍健,拼命吆喝,但效果一般。

好的啊

所以 都是趋势[捂脸]

煤炭我不关注哈

华利的高成长性可以给25pe。全球人口一直激增,2035年全球人口过100亿,未来几年人口就要过90亿。人都要穿鞋子,华利制鞋龙头,华利正在从年产2亿双迈向年产5亿双,毛利率每双鞋20%,净利润14%,资产,产能,净利润未来5年要翻倍。怎么不能给25pe的估值。

您说一个有持续性的。如果海外相对一些地方经济一直好,资产负债表好,又是产品,技术,专利保护的市场,为什么要国内品牌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