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探微81 千载难逢的奇葩 中远海控的自问自答6:那些等待被证伪的迷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10喜欢:2

问询人:A股的任何一只股票没有如海控存在着诸多的重大分歧,从业绩到成长到行业亏损等等,而这些分歧亟待被证伪,您对此如何看待?

答:回答上述问题,先亮个人鲜明观点:中美两国之间行业差距最大,不是硬核科技,而是金融业。绝大多数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不具备基础的经营管理的商业认知。尤其是行业的经营管理知识都是碎片化的。

所以每一个牛熊周期,业绩最吸人眼球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绝大多数都一地鸡毛,消失无踪。具备持续赚钱能力的投资者万里挑一。巴菲特成为公认的投资家,首先源于他是经过多年煎熬与磨练的企业家。在中国,阿里腾讯的基于行业生态圈的投资成功,也是源于他们首先是互联网血雨腥风历练的企业家。

对你的问题,我先做一个梳理和汇总,中远海控需要证伪:

一是已通过的1500亿的投资及未来不断增加的現金流的资本运营收益如何?

认为会被乱花、寻租、挪用及低收益(不高于定期存款利率)的观点占三分之二。

我个人对此微微一笑,建议投资者有时间了解下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了解一下央企的投资决策流程,最简单的办法与身边央企打工的中高管聊聊央企的内控。

二是主营业务成本优势,是否可以达到世界集运行业不赚钱,还有200亿以上的利润?

三是帐面3000亿现金是否能被快速大额分红?

我是资深的财务专业人员,先告知众多的小白,除了已公告的30%至50%的未来年归母净利润的分红,央企分红不是看账面有3000亿溢余现金,而是首先基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的额度为分配标准。想将账面3000亿的资金大额快速分红,经常为此痛骂管理层,只会暴露你的无知。

四是海控的计提和应付帐款挂账,未来是否会冲销释放利润?

五是集运业是否会出现全行业的亏损?

六是集运的运价周期起伏大,供应链一体化端到端的转型,未来是否可以做到平衡性更好,利润更高?甚至可以说,是否可以成为持续成长的动力源泉?让海控成为资本市场公认的持续成长股?

七是新增的造船订单运力是否会造成供大于求?

八、未来两年后,中美之间的博弈是否会成为海控潜在最大的雷?

我个人的回复是,除了第八项需要且行且观察,其他1至7项都是乐观向上,上述问题,如果你问询董秘,董秘的回复就是我内心真正相信的答案。

全部讨论

04-26 20:46

mark

2023-03-13 17:29

等运价企稳,一季度报告出来,今年的牌面才算揭开至少大部分。

2023-03-13 05:05

还看过可

中远海控,还有楼主提到的兴业银行,这两个未分配利润都超过市值,非常明显的烟蒂股,买了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