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90后金融民工众生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时代造就一代人,也造就一个行业的起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台湾和大陆的金融业看似不同,实则相似。银证保各业有着不同的际遇,而两岸90后金融从业人员,有着各自的苦与酸。

90后金融民工,看来都个性鲜明,但依旧都在时代的巨轮里游弋。无论你是加班一周依然靓丽光鲜的生化机器人,还是因入错行闷闷不乐,却无力挣脱的悲惨新兵蛋子,在这篇文章,你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台北CBD  拍摄人:鞠玮)

券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台北

A小姐姐是本省籍的台北人,在券商的营业部从事基层的营销工作。读书时候,A小姐姐就属于那种课业能好好学,但丝毫不关心金融实务的乖学生,对金融业的了解大概只是停留在课本上,也从没有炒过股票。大概因为家境尚可,她毕业后也没有认真找过工作,匆匆入职了一家券商的营业部,因为离家近,骑机车就五六分钟。

刚入职时候,A小姐姐还是充满斗志的,聊FB时候总是说自己在考证,她考过的证书不算CFA、FRM,就有信托、普业、高业、期货、证券、人身保险、产险、外币、投资型保单和券商人员的财富管理证照等等。

 不过入职不久后,听到最多的就是她对业务不好做的各种吐槽。

 台湾的证券业经过长期的开放和竞争,已经利润极薄。以经纪业务为例,台湾券商规定佣金率是千分之1.425,但券商往往会以各种名目给予优惠,佣金率折扣最低能给到1.8折。

 听A小姐姐吐槽,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明白了大陆券商基层未来的转型方向。A小姐姐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和总部的投研人员每日开会,熟悉近期的操盘思路和个股推荐外,还要营销股票、期权,以及营销海内外基金、保险、信托、期货量化交易产品、委托指导客户境外海外股市投资,甚至还要推销信用卡(因为该券商是金控集团系的券商),简直是全能。

(台北市区  拍摄人:Connie)

上海

B君是东北人,父母都是国企工人,B君在北方某省会城市上学,毕业后在当地的龙头房企做管理培训生。工作一年后,因为对金融行业的憧憬,自学了一些金融基础知识,就进入了上海某头部券商的营业部,做了一名客户经理,做最基础的营销工作。

B君开始了银行驻点工作,B君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银行大堂经理干活,顺带推荐自己的产品,经过两年多的积累,B君的客户积累量已达到500人,资产量近亿元。由于B君痴迷与对交易的研究,现在B君已经成功转型为营业部投顾,专职服务客户,月收入也从之前的1万上升到3万左右。

但是B君过得也很郁闷,大陆证券市场的佣金率从千三降到了万二。最近整个券业都在提财富管理转型,但是落地到一线工作中,还是老三样,开户、拉资产、卖产品。身为投顾的他虽然开户、拉资产的任务少了点,但是卖产品的压力时刻都有。从业5年的他,不知道他除了干这个工作还能去干什么。

(上海陆家嘴  拍摄人:姚犇)

 银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台北

C君祖父是江苏盐城人,家族中也有不少长辈在大陆经商。C君毕业后,凭家族的影响力,进入了被誉为台湾金融业良心雇主的中信金控,而且一开始就是在中信金控旗下的中国信托银行从事银团贷款工作,算是工作找的很好的类型,待遇折算成人民币能达到40多万,还不算年底的奖金,就是工作真的辛苦,全世界飞。

台湾的银行业经历过净息差极厚的高利润时代后,伴随着多次金融自由化和利率自由化导致台湾银行业体质孱弱,而且出现过两次全行业性亏损。

 台湾地区的商业银行个数最高曾经达到53家、基层金融机构最高曾达464家,而后经历过多轮的挤兑倒闭、合并浪潮后,截至2019年初合计只剩下372家,十几年间台湾地区消失了上百家银行。

 21世纪后的台湾银行业的对公信贷业务一方面业务增量已经很小,另一方面由于净息差薄弱导致该业务的利润空间也极其有限。相比之下银团贷款业务,能够设计一些复杂的融资方案,尤其是跨境复杂融资方案,利润空间较厚且从业人员能积累的客户资源也比较稳定和优质。

北京

D小姐姐是大陆某商业银行的一位普普通通的低柜理财经理,用她的话来说,“这份工作,就是累并快乐着”。每天早上的工作,从雷打不动的晨会开始。

D小姐姐最近的业绩不是太好,考核压力有些大。每天接到的任务是理财销售100万,大额存单20万,保险10万,股票型基金5万,感觉除了理财以外,其他很难完成。

D小姐姐翻开自己的记事本,里面记录的都是客户密密麻麻的“琐事”。这个阿姨马上要出去旅游了,那个叔叔几个月后要买房了,这位女士背的是香奈儿限量款的包,需要重点关注一下……

最近因为总部动员全行推广ETC,所以上到行长,下到柜员都有ETC任务,D小姐姐也把自己身边有车的朋友都问了一遍,安装任务也没完成。

没有光鲜亮丽的学历,根本进不了银行,结果进去之后,大多要做3 年/5年的柜员。而大多柜员的工作,每天就是个办业务的机器,像个鹦鹉,只出声不过脑。

面对最多的客户,多是不爱用自助设备,也不会用网银、手机银行。可怕的是,越像机器的工作,越可能被机器(智能柜员机)抢走工作。大多数年轻人,都是抱着期望进银行,然后发现现实和想象差距太遥远了。拿着高文凭,但学到的东西大部分在工作中派不上用场,无价值感伴随着随时可能被取代的危机感,这是D小姐姐同事共同的心声。

从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处理不良资产开始,大陆的商业银行进入了飞速发展期。如今,中国工商银行连续7年名列全球银行业榜首,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前四。中国银行业其利润总额位居全球第一。虽然中国的银行业能跻身全球银行业的前列,但一线从业人员的日子并不像行业成绩一般闪耀。

 (北京金融街  拍摄人:谈志琦)

保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台北

E君是本省籍,台北人,祖父曾是个台中的小地主,上世纪50年代那场股票换土地的变革中拿了很多台糖的股票,在60年代台糖股价高位的时候全部抛售清仓,然后在台北买了一个大房子,永久产权,可以住几代人那种。E君性格温和,为人很好相处,虽然是本省籍但一点也不关心政治的事情,也从没想过留学或者毕业后做什么这些事情。

E君毕业后保险代理人,由于深厚的人脉关系,E君在干了两三年保险后,年薪就达到了将近50万。E君一直对工作不怎么上心,一直本着5点下班、不要加班的悠哉理念。

台湾地区是亚洲保险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保险深度排名全球第一。台湾保险业始于1936年,随着经济发展对保险需求不断增加,台湾当局于1960年9月解除了对设立保险公司的种种限制,开启了保险公司起飞的年代。

台湾的保险业按险种保费收入比较,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占保险业总保费收入95.55%。在台湾,购买投资性或储蓄性保险人身保险后,其投资收益免缴个人所得税;而通过其他渠道投资,如购买股票、基金、银行存款等,投资收益和利息都要与其它收入合并,缴纳综合所得税。免税政策的力度是非常大的,作为台湾人,尤其是有钱的台湾人,是非常愿意买人身保险的。

 深圳

F君年龄不大,90年生人,当兵从部队转业之后,先后在国企、派出所、开发商工作,社会地位与薪资,不可谓不高,且每份职业都是大多数人求之不得的好工作,可最后,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先后离开了。

辞职待业期间,偶然遇到他们当地的保险从业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培训班学习,随后上岗了。

 在大陆,保险从业者社会地位普遍不高,绝大多数人敬而远之!“卖保险的”似乎从来都不受人待见,绝大多数人在知道你开始从事保险行业之后都会惊叹“你怎么开始卖保险了!”卖保险虽到不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感觉,起码也是“避之不及”。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保险行业在大陆从无到有,从0到1,到现在保费规模全球第二,经历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当时的第一批从业者,大部分学历不高、甚至无工作可做。而中国的消费者,对保险这种新鲜事物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根本没有保险意识。

 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消费者的不理解、行业的恶意竞争、从业者素质不高等等。但是伴随着市场的扩大,这些问题可能会随着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进入而解决。

 台湾保险行业起步早,大陆保险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第一个是民众的投保率,台湾民众的投保率已经达到250%了,台湾每个人每年花在保险上的费用几乎是大陆的10倍以上,从这个角度看,大陆的保险业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深圳南山区  拍摄人:靖磊)

 互金: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杭州

2015年11月下旬,杭州,晴转阴。初冬的杭州寒意袭来,气温已经不那么舒适。G君是台北人,今年已经40出头的他,放弃之前的工作,选择了创业。不到1个月,G君主持操办的新公司开业了。

"从筹备到上线的时间挺短的,如果不给自己一个deadline,不逼自己一把,其实很有可能新平台就不能上线了。"G君说。

 彼时,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领域的发展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跑路、诈骗等恶性事件屡屡发生,监管细则下发的呼声也不绝于耳。

 年底,G君筹建的新平台上线,运气有点背,e租宝事件爆发,整个行业受到影响,加之月底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下发做出了众多规定,G君创业并不能放开了手脚去大干一场。

 不过情况也不是那么糟糕,G君借助节日营销获客,比如双十二、圣诞、元旦等。据他介绍,上线两个多月后,平台的累计交易量大约为1000万。

 1997年G君大学毕业,服完兵役之后,他如愿在台湾的银行工作。2008年,全球爆发经济危机,台湾资本外流、人才外流。G君来到大陆工作。台资企业多在昆山、苏州等地,G君当时所在的银行在上海,不过每天他都要跟着师父奔波苏州等地去拉客户。 

 2013--2014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G君也进入这一行业,并且担任上海某集团企业金融部的总经理,而当时上海地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

 北京

H君毕业后在家人的安排下进了一家国资商业银行,做信贷经理,在将近5年的时间里干得特别劳累而不顺心。新上任领导要求严,整天考核不断,基本每天下班后都要留在银行加班。每周休息的两天有一天不是跑业务就是去总行考试。因为有同事做过P2P理财所以有过一点了解,从春节开始就有转行到P2P的打算,只不过被父母强制按住了。

 2016年月份,H君还是毅然决然辞职了, H君觉得虽然可能不是那么安稳,但是挑战一下自己。经过三轮面试来到了p2p公司,公司在16、17年快速发展,办公场地一再扩大,他刚去的时候公司只有100人,两年多的时间,到18年已经有500人之多。而且薪资比他之前在的银行要高出一个数量级,正值P2P大火的2015年,行业总监层级年薪过百万,人力资源等职能板块总监年薪也可达到60-80万。

 但一切都在2018年下半年戛然而止,泛亚、e租宝、快鹿、中晋、钱宝……先是几颗大雷爆掉。随后,几乎每天都有平台倒闭跑路的消息传出。最多的时候,一天之内四家平台相继清盘。P2P平台大雷不断,投资人疯狂挤兑,借款人恶意欠款,H君所在的公司在这波浪潮中未能幸免。“有点突然死亡的味道”,H君叹息。现在,H君所在的P2P平台运营日期定格在一千多天,募集金额近200多亿,所有的标的已变成灰色。

 H君重新整理了简历,这已经是他失业的第六个月了。

 结语

两岸券业都面临着佣金下滑,业务转型的困境,苦的不仅仅是大陆券业从业人员。大陆的银行业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整合期,而台湾的银行业的整合期则发生的上世纪末,虽然现在大陆的银行业日子过的舒服,但从业人员依旧苦逼。在台湾,银证保中保险业最为发达,但是大陆的保险业依旧处于高速发展期,客户对保险业务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大陆独有的互金(主要指:P2P)行业在经过大发展之后,快速的迎来了洗牌期,大批公司暴雷,从传统金融机构进入互金的从业人员面临回流难的困境。

时代造就一代人,也造就一个行业的起伏。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年轻的从业人员的命运是绑在时代的巨轮上。


本文由金融小包总(公众号:金融小包总)与证券食堂联合编辑,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