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股份2022全年度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要点总结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问:2021 年度,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9.55 亿元,净利润为 3.83 亿元,两者差异较大的 原因?

答: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9.55 亿元,净利润为 3.83 亿元,主要差异为:2021 年公司依 托控股股东实业背景,深耕困境资产管理业务,凭借自身上市公司管理优势,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全年业务处置存量项目收回现金 32.70 亿元,新项目开展支出现金 40.91 亿元。2021 年新业务的拓展助力公司利润的持续增长,也由此产生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暂时表现为净流出。

问:公司如何实现业绩的持续性?

答:公司以往年度的存量业务为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存量项目的经营收益回款也 为开展新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公司目前经营稳健向好,如经营指标触发监管规定的披 露要求,则会按要求进行公告披露。

问:公司年报中特别提到困境资产处置,以及收购重组业务将是困境资管行业未来的主要 业务模式。请问困境资产是泛指不良资产处置,还是其中的某一分支?通过收购重组模式开展 困境资产处置,是公司对自身的明确定位?这块业务行业空间约多大?

答:困境资产是指因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资产持有人自身经营的问题、部分资产错配等各种原因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困境的资产,同时具有价值提升和价值实现的空间和能力,包括了金融、非金融企业的困境资产。年报中的困境资产即泛指不良资产,其中收购重组业务,是公司探索多年后,以及根据多个案例实操后验证的有效手段,既可以让债务人获得有效喘息机会,以时间换空间恢复正常经营和持续造血能力,又可以保障我司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持续获得稳定可预期的项目收益。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不良资产存量规模预计达 6 万亿元,如考虑陷入财务困境、经营困难、 濒临破产但尚未达到不良资产标准的困境企业以及资管公司持有的尚未处置的困境资产,预计规模可能达 10 万亿元。行业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问:公司如何解决高质押问题?

答:公司控股股东已通过重整实现债务风险的化解,已不存在质押股份平仓的条件。同时公司管理团队稳定,经营业绩已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2021 年公司股价涨幅 100.56%,股价已大幅度高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时的价格,没有平仓风险。

问:公司当前情况下重组类不良资产的减值风险?

答:目前公司困境资产重组类业务不存在减值风险。公司是遵循谨慎性原则,计提了收购重组类项目预期信用风险损失准备金。

问:如何看待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

答:2021 年,公司所处行业为困境资管行业。困境资产是指因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资产持有人自身经营的问题、部分资产错配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困境的资产,但具有价值提升和价值实现的空间和能力,包括金融、非金融企业的困境资产,其中不良资产属于典型的困境资产。

困境资管行业发展前景巨大、赛道宽阔,正迎来发展良机。 国家政策支持,公司业务将持续深度受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当下经济发展任务中的重点,各种利好不良资管的政策不断出台。2021 年 3 月,人大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强化不良资产认定和 处置”列为国家金融安全战略;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为近年来首次提出。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市场参与主体,未来将充分受益并获得较大发展空间。

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从宏观环境看,“十三五”到“十七五”经济总量的增速将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经济下行周期下,具有逆周期特点的困境资产机会明显增多,供给充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受叠加疫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很多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转型压力和债务违约风险,困境资产规模持续增加。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 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 2.85 万亿元,不良率 1.73%,较上季末增加 135 亿元。从非银金融行业看,信托资产管理规模约 20.55 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 67.87 万亿元, 合计约 88.42 万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按 3% 的不良率,保守估计不良资产规模约 2.65 万亿元。从非金融机构看,2021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应收账款 18.87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3.3%(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按 5%(按 企业 1 年期以内的坏账准备平均计提比例)的不良率,保守估计不良资产规模约 0.94 万亿元。 根据以上数据初步分析,我国不良资产存量规模预计达 6 万亿元,如考虑陷入财务困境、经营 困难、濒临破产但尚未达到不良资产标准的困境企业以及资管公司持有的尚未处置的困境资 产,预计规模可能达 10 万亿元。行业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收购重组业务将是困境资管行业未来的主要业务模式。近年来,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借助外部专业机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困境资管行业,通过追偿、诉讼等传统手段实现债权回收的收购处置类业务占比越来越少,主要是由于这种业务处置困难多、对抗强、时间长。与之比较,收购重组类业务通过一揽子债务重组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债权人、原股东等各方利益最大化,也能稳定社会就业。同时,困境资产通过重组提质, 转变为优良资产后价值得到较大提升,开展该类业务盈利空间较大,且可持续、稳定性强。收购重组类业务将是困境资管行业未来主要业务类型,占比将不断提高。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未来三年的总体业务目标及主要业务领域的分布状况。

答:公司未来将坚持以价值创造为中心,以资本管理和资产管理双轮驱动,做大做强困境资产纾困提质、优质资产运管增值和资本募投管退等三项主业。

困境资产管理业务是公司基本盘,随着优质资产管理业务及资本投资管理业务取得新突破,三者占比将逐步优化。从总量来看,公司目前资产负债比例较低,可投入空间较大,公司业务总规模将持续稳步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

问:公司计提风险拨备明显小于银行平均水平的原因?

答:因行业不同,所以可比性方面差别较大。公司以困境资产为主业,因困境资产特殊性, 在债权收购方面本身已经打了较低的折扣,远远低于债权原值,故跟银行以贷款原值作为计提风险拨备相比,金额及占比方面均低。

问:资本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区别?

答:根据公司战略,资本管理与资产管理具体如下:

资本管理方面,依托产业与资管业务协同优势,着力精选价值创造潜力大且契合公司资源禀赋的投资项目,通过自投、发起或参与发起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形式,不断扩大资本管理规模,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前期的摸索和调研,公司现阶段将重点推动储能新能源行业中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特别是储能领域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开发相关的项目,并将以项目为抓手,推动设立相关产业基金、股权基金,做大做强资本管理业务,创造价值。

资产管理方面,一是继续深耕资源、不动产类的困境资产管理,精选契合国家政策的资源、不动产困境项目,利用产业背景和债务重组专业优势,有效化解风险、盘活资产,稳步提升管理规模和重组收益;二是积极开展个人不良贷款的收购处置业务,该类业务的市场化处置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约 1 万亿元,通过参控股产业链上游持牌消费金融等机构、下游金融科 技类处置机构,利用金融科技、大数据等技术,迅速抢占市场,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大力开拓上市公司重组业务,公司在司法重整、债务重组方面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熟悉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经营管理,开展上市公司司法重整、债务重组业务具备竞争优势,公司将精选面临债务困境但具备优质资产的上市公司,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助力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价值提升。

问:个贷不良业务正处于创业风潮之中,目前该类业务的竞争格局和未来演变趋势?

答:目前是个贷不良业务的历史机遇,根据公司市场调研,关注该业务的机构较多,AMC 中的全国性五大 AMC 基本未介入,部分地方 AMC 正在开展,但最终能做强做大的机构不会很多,主要是因为从事个贷不良业务需要具备两点核心竞争优势:第一方面是需要具备批量收购个贷不良资产的准入资质,没有获得资质的机构无法通过银登中心收购银行资产包。目前已获得准入资质的五大 AMC 和部 分地方 AMC 均可以通过银登中心公平竞价;另一方面需要有线上评估、处置的技术能力,个贷不良的处置与传统 B 端不良资产的处置不同,需要依靠线上数字技 术等方式实现高效处置,峻丰技术专注与线上司法处置,已形成完善的线上评估和处置系统,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评估准确度和处置效率逐步提高。较高的处置回款率和较低的经营成本决定个贷不良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在前端利用牌照优势获取具有较大清收价值的个贷不良资产,同时受托外部机构管理处置,形成较大管理规模后能极大摊销经营成本,能够不断提高竞争力。

问:今年经济下行会对个贷不良业务收益造成影响吗?

答:经济下行周期个贷不良资产的供给增加,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公司开 展个贷不良的收购处置业务;由于个贷不良的单笔债务规模较小,通过分期还款等方式能极大程度降低债务人的还款压力。公司个贷不良业务,大部分为收取处置中间服务费的受托处置类,不需要公司投入资金收购资产。公司个贷不良业务, 今年即可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