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满足了娱乐需求,但不一定适合搞社交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对风月场所与宴会大厅之间区别的粗浅思考

我业余时间酷爱钓鱼,每到一地必先加当地的钓鱼微信群/facebook Groups,是这两种产品的重度使用者,也重仓持有这两家公司。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讨论字节跳动对腾讯脸书的影响,我自己也有一些粗浅的思考,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从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微信与facebook的产品,更适合一群有共同兴趣爱好、工作或者社区地域的人,为了交流共同的话题,更好地完成一些目的,而聚在一起吹牛聊天。其表现形式就是人民群众自发按照兴趣、工作、地域等维度组建的大小不一,无奇不有的各种群/groups。微信群自不必说,说汉语的人民吹牛聊天,居家旅行必备之APP。仅以facebook上的以钓鱼为主题的groups为例,在以小地域区分的前提下,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到冰钓群,甚至围绕某一特殊鱼种都可以成立一个group。。。。。这些供人交流的平台,类似宴会大厅,参与者基本是奔着互动的目的前来(当然也有潜水的),每个群里/group基本由参与者共同贡献、共同发言。吹牛聊天这种事情,一般是某个人一时兴起,比如今天钓鱼钓满了限额,或者某个产品的奇思妙想,所以这个社交大厅要让顾客用的爽,首要的考虑是快、准,要直达吹牛目标,平台的交流通讯基本功必须非常扎实。而且由于经常要给同好们分享某些奇怪的知识,这些平台还必须平等支持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交互形式。基本上我们都是某些群/group的忠实成员,在这些大厅的交流和发言,就代表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很大一部分。

冰钓湖白鲑

而字节跳动则是另外一个故事,抖音/TIKTOK在国内外发展的似乎不错(没有具体数据),团队好像也蛮激进。根据我试用tiktok的体验,和facebook的watch比较像,更类似于风月场所,大家来玩儿,一般是追求感官的新鲜、刺激(愿意主动下海,抛头露面的群众似乎要少一些),所以在不停的刷视频,偶尔和某个喜欢的姑娘深入交流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由于系统设计的目的不同,所以双方或者多方要展开深入交流似乎是不太顺畅,可能还会约到微信或者facebook去交流。风月场所可以满足人类最古老的猎奇和娱乐需求,但是普通人一般不会带着很多朋友来这种场合交流切磋(共同观赏倒是有可能)。

风月场所与宴会大厅,都能满足人类不同的需求,难说优劣,但是彼此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以上只是个人的粗浅思考而已。

全部讨论

2021-03-25 09:49

前辈你好,请教一下腾讯控股这个票你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