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需:董VS刘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观察对比两个高手看法是很有意思的事,特别是存在不一致时

董承非:新能源200GW年装机+水核可保证每年3-6%增量用电需求;煤炭总量见顶;全社会用电成本持续走低

刘晓宁:双碳目标电力需求快速上升,十四五期间水电核电投产有限,(刘认为水、核+新能源每年提供2.6%-3.6%增量),火电由于新能源利用小时数下降;电力供需形势趋于紧张是电力行业长期基本面,并推动电改为电力发展保驾护航

有趣的是,两人都看多电力股,但两人似有矛盾之处:董认为供电有保障,煤炭见顶;刘认为供电紧张

假如供需如董所言:那么煤炭总量可能见顶;但火电需扩容弥补利用小时数下降,意味者火电成本上升,电价可能不会低。整个链条格局:上游煤失去议价权,下游可能供需平衡,但电价由于火电成本上升也不会低。利好火电转新能源

假如用电需求超预期,可能供需关系更接近刘,电价有保障,火电超预期,煤价维持高位。如果长协执行好,火电有一定稳定盈利,新能源因为电价有保障,盈利不错。煤炭受益。

按刘看法:电力供需紧张持续十四五乃至2030

个人更倾向刘,至少中短期,中长期可能如董所言。中短期政策呵护,中长期技术进步

大概率:电价稳或稳中有升,电力公司营收逐步提升,利润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