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究竟还有没有未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3喜欢:4

$药明康德(SH603259)$ $中兴通讯(SZ000063)$ $海康威视(SZ002415)$ 大洋彼岸的一纸提案,牵动着大A股一行业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引发以药明康德为首的一众CXO品种持续大跌,也引出了大家多角度的繁杂分析,那药明康德们的未来究竟如何?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呢?今天就谈谈个人对药明康德未来前景的看法。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得了解药明康德的业务性质以及药明康德在行业所处的地位。

药品按创新的标准大致分为创新药与仿制药,相对来说,仿制药的研发投入非常有限,所以,药明康德与仿制药的关联性不大(前几年的一致性评价有一定的业务量,但此类业务的高峰期已过),更多的是与创新药相关。创新药又有生物药与化学药之分,但基本的产业链相差不大,以靶向肿瘤创新药为例,产业链大概分为靶点的发现、分子的发现与筛选、药物分子的合成、药动力的验证、药物毒理研究、动物试验、制剂研发合成、临床试验(I、II、III期或更多期)、药物评审批准、上市销售等众多环节,药明康德目前有众多实验室及合成工厂,可以提供从分子发现与筛选到临床的大部分研发环节,从技术上看,药明康德能完成一个创新药企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活儿,也就是说,只要公司有转型创新药企的需求与动力,技术上问题不大。因此,有网友提出药明康德自己做甲方,转型创新药企的想法,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至于转型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后文再详细分析。

了解了药明康德业务的性质后,再来看其在行业的地位。虽然看起来药明康德干的都是技术活,技术含量不低,但这种技术活真正理论创新含量不大,更多的是应用成熟技术反复做试验,通过大量的试错实验找出可行的方案,实则真正的技术创新成分并不多,大部分成果只要通过足够量的试验都会达成,无非是一个效率与成本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美国那些政客才敢于弄那些不可思议的提案。东边不亮西边亮,人家认为,没有了你“药明康德”,还有另外的“药暗缺德”来干,也许换了“药暗缺德”成本更高,效率更低,但总是能干出来的,至于药企的效率与成本如何,反正有患者买单,而且美丽国还能将咱排除在研发体系之外,到时人家还想着高价卖药给咱,堤内损失堤外补,将多付出的研发成本通过高价药赚回去。

因此,虽然药明康德通过市场竞争取得了今天的地位,在行业内拥有相对更全的业务链与高效率、低成本,但并未到非你药明康德不可的程度,所以,在政治因素介入的背景下,药明康德通过市场努力建立起来的护城河远远不够,在政治力量下可说不堪一击。虽然公司近期反复公告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但市场总是担心美丽国政客的不讲武德,公司本身终究还是存在巨大的替换风险,只要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有其头上悬着,市场的担心就会一直存在。

药明康德未来何去何从?未来的前景又如何呢?个人认为这还得看药明康德管理层的决心了。

首先,公司是否有决心加快市场份额的调整?目前,公司的营收绝大部分都与美国或其盟国或美国药企相关,在国内创新药体量有限,当前难以消纳其庞大实验室研发能力的情况下,如果公司短期一方面加快全球市场开拓,适当降低与美国相关的业务量,另一方面低价抢占国内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也许能适当降低美国政治因素的影响。

其次,如果能加快公司研发能力的输出变现,加大技术输出换股或销售分成权案例的推广,这样也能有效降低在美国一棵树上吊死的风险。

第三,如果在美国法案正式出台并落实之前,公司能推进降低美国依赖的必要战略转型,确保公司未来生存下来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但还幻想抱着美国大腿不放,反复呻吟自己人畜无害的话,一旦相应的法案正式出台并落实,那对药明康德来说确属灭顶之灾。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拿中兴通讯来说事,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都是受美国打压,中兴通讯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后又恢复过来了,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两者不具可比性的!一是中兴通讯的市场主要还是在国内,美国市场基本为无,所以,美国虽然制裁中兴通讯,但对其营收是没有直接影响的,而药明康德确明显不是那回事,药明康德的大部分客户或是美国企业,或与美国相关,绝大部分收入都与美国相关,如果被禁了,药明康德的营收将减少60%-80%,真那样的话,那“药明”可真成“要命”了!二是中兴通讯主要受技术授权的约束,如果撇开技术授权不谈的话,中兴通讯所需的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采用其他家的替代方案,所以,当年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现在看来更多的是赔钱了事,如果换后来对华为的制裁方案,那中兴通讯能否活到今天还真不好说了。如果未来对药明康德制裁,究竟采用何种策略,谁也不好说,但大概率不会象中兴通讯那样赔点钱,弄个监督组织就了事的。

总之,药明康德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肯定不是友好的,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管传说的法案是否通过及落实,都不会减少投资者的担忧,未来就看公司如何以实际行动在战略上进行转型了,如果还是一味的无事瞎呻吟,向美帝摇尾表忠心,大概率于事无补的,排除不了投资者的忧患。

至于一些投资者建议的直接转型做甲方,个人觉得也很难的。一方面,药明当前转型做甲方的话,就会与现今的客户利益相冲突;另一方面,医药行业有其特殊性,技术上能做出好药是一回事,能将好药卖出好价格、做成大市场大品种又是另一回事,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药品的审批、品牌的培育与市场的宣传推广、药品的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所有的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其中有着非常非常多的不可言喻的灰色地带。所以,个人认为药明康德转做创新药企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前路,并非没有这个可能,但难度的确很大,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再回到投资的事儿,在当前的背景下,药明康德们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公司未见实质性的转型措施出来之前,个人观点还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谨慎为上!

此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2-20 01:12

表层的解读

02-20 14:07

个人观点:1药明不太可能转型做甲方,因为研发一款药品并且销售是个极其负责的过程。销售先不提,我们先说药物的研发,药明做的只是其中某个环节的研发外包,但整个研发思路还是在药企手中,药明涉及的只是一小部分的,所以转型就需要非常多的从0布局,所以觉得不太可能转甲方。2、很有可能开发国内业务。药明客户粘性和客户质量非常高,排名全球前20名的药品巨头有15家都保持着常年反复的合作,所以说医药外包这方面药明有绝对的积累和成本优势,加上国内从仿制药转型原研药,需要更多的药物研发,放眼国内的药品、试剂等市场也需要药明的强研发能力和低成本优势,只是目前国内的需求目前无法拖拉起药明,但集采后很多行业去掉一些没有能力的小公司,扶持头部企业强者越强,等这一批集采后的公司利润优势突出啦时候,也就是药明在国内业务增加的时期。个人觉得耐心等待。中国药品市场会越来越规范和走向原研药物方向的,虽然和国内差距很大。

02-20 01:42

一堆废话,还低价抢占国内市场,国内有没市场都理不清还在这教人,回家教孩子吧,药明的事是无解的,制裁总会到来的,到时参考欧亏光全球的基地都得大甩卖,至于自己做甲方更是一不切实际了,一但自己做所有的订单全部失去,反正我一个普通人是想不出药明的结局,药明太过复杂了老板管理层又全是阿美莉卡的,两边都不能信任药明,药明唯一的优势就是如果倒下国内那快4万名中产阶级的员工该何去何从,这点才是上面要想的问题,

02-20 09:03

这家企业有没有创造价值,创造了哪些价值,为谁创造价值,后续还能不继续创造价值。就跟每一个打工人是否面临下岗危机一样一样的。

02-20 02:04

你到底是要表达药明系被打压转行,还是cxo整个行业要都要转行, 要不去美国上市,绑定美国的投资者,引入战略股东。

只要不会制裁药明,二级市场的涨跌和他没关系。等熬到法案不通过,又是一条好汉。既然说到政治干预,中方是不是也会反制裁美国药企,中国老龄化,市场蛋糕在增大,美方会因小失大吗。制裁与反制裁,变量是大国博弈到什么程度。目前的下跌说明了投资者担忧,伴随这几天的成交放量,也说明了分歧加大,开始有承接盘看好,在法案有进一步进展前,我认为药明会在区间震荡盘整,向上的概率较大。

02-20 06:12

把市值炒到泡沫,大股东高位套现赚得盆满钵满,散户投资者和基民是最大的输家!

02-20 01:40

主要的问题还是机构过去在xx的引导下把市值做得太高,风险一直都在

02-20 08:16

跌到10块,我不介意买一点等他规零

02-20 15:51

一家老美套现的企业,有什么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