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0
我在北京,刚刚特地去了趟小区的盒马鲜生,看看奶品。有一些见闻和感想:一是买了伊利的6只装苦咖啡雪糕(比5支老款单价涨了2.5毛、总价多3.4元)12.9元以及三元1.8升桶装全脂鲜牛奶19.9元,扣除盒马折扣0.68元,实付32.12元(不下载盒马app还支付不了)。上了app才发现原来巧乐滋和四个圈也是伊利的。雪糕里光明和明治不少。二是好像没怎么看到伊利牛奶,包括金典、安慕希。看到了蒙牛的特仑苏。不过盒马搞了大量自有牛奶。当然还有不少新牌杂牌外牌。三是北京上海按惯例选择三元和光明的习惯少不了。全国来讲,不论从覆盖深度、质量信任及冷链配套,可以想象得到,伊利仍然是第一选择。渗透率还有非常多空间。四是消费降级来看,牛奶、雪糕在2024年对于伊利应该正合适,老年人和小孩子该要多喝牛奶了,雪糕也不再选择花里胡哨的贵雪糕了,夏天要来了。五是中国人的人均周饮奶量还是很低的。主要是习惯问题。不是经济问题。多数中青年除了酸奶之于女性之外很少主动喝奶。这玩意其实就像是电影院看电影,习惯和文化是可以被养成的。说实话,伊利光明三元的好牛奶喝一瓶,肯定是好过可乐、奶茶、矿泉水、啤酒、王老吉、红牛、营养快线、冰红茶之流,并不贵,有营养,也健康,解渴不解渴的其实心理因素更大,关键是认知养成和习惯养成,伊利们应当更多的洗脑,改变中国人自从高中一毕业就长达几十年普遍不怎么喝奶的坏习惯。六是我自己在北京上海肯定是愿意喝光明的,一般来说,但这两家公司股票是几乎不赚钱没有成长的作为国企,奶业投资投机的首选标的当然还是伊利。七是作为八零后,我有记忆洁癖,某些当年三聚氰胺过度的牌子,我是不会碰的,另外老年人相互送礼的市场上很容易出现许多奇怪的野鸡牌子,大家也小心,侧面也说明市场空间有的是,加上那些五花八门试图以外包装吸引人来疯的年轻人的新牌子。

全部讨论

05-21 19:02

买雪糕首选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