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财报分析及周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第一部分

一、关键数据

伊利股份是一家奶业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三个部分,其中液态奶占收入的68%,第二项业务是奶粉及奶制品占收入的22%,第三项是冷饮占收入的9%。

公司2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是21.6%,近五年(倒数)分别为:21.6 20.2 19.2 25.6 25.2

净利润 104亿,同比增长10.6%

营业收入 1261.8亿,同比增长2.4%

收入增长2.4%但净利增长10.6%,这说明收入增长放缓,或者说很难增长,这与我以前周记分析结论相同。

液态奶收入855.4亿,去年是849.3亿同比增长了0.7%。

结论公司的第一大主业增长放缓,导致公司的整个收入放缓。

奶粉及奶制品收入是276亿,去年是262.6亿同比增长5.1%。

奶粉及奶制品成本是170.7亿,去年是154.8亿,同比增长了10%。

成本增长大于收入,这同能是同质竞争太强烈,人口老龄化,新生儿出生率又下降,公司与其它公司无论是中老年,还是幼儿奶粉竞争加剧。

冷饮收入是106.9亿,去年是95.7亿,同比增长了11.7%。

在公司三大业务中只有最小的冷饮业增长是双位数,但是冷饮业的发展应该也会放缓,随着新生儿的减少,而吃冷饮的大多数是青少年加儿童,公司这一块的业务,增长也会放缓。

销售费用是225.7亿,同比减少1.5%

管理费用是51.5亿,同比减少 3.5%

研发费用是8.5亿,同比增长3.5%

从三费用看公司的费用明显减少了,可见公司虽然没有大的降本,但是减费用了。

毛利率32.8%,去年32.5%,毛利率增长了一点

净利率9.7%,去年8.5%,净利率明显增长了。

二、公司三大报表分析

1、流动资产中,应收帐款基本没有变化,因公司业务没有大增长,应收也就没有变化,这也反应正常。

存货有125亿,去年是148亿同,存货减少了,公司流动资产是693亿,这个占比大,这也符合现实,在前面周记我就认为公司不会再加大投入新的基建,公司产奶这一块,维持现状就可以了,所以说存货减少是个好现象,但是125亿,却是个大数字,而且奶是个保质期短,如果有问题,公司减值也就太大,也正如我前面所说,公司大资产是公司的护城河,其它公司也就不可能再投入,但管理层如果不能处理好销售,那这一块也会是公司失去投资一个主要点。

2、固定资产是352亿,去年是337亿,在建工程是43.6亿,去年是34亿,从这看到今年固定资产增加不多,在建的速度也在下降。公司现在应该是维持现状,更换现状,而不需要加大投入。无形资产和使用权资产,都是如此。

3、负债,公司有息负债占比大,短期和长期负债大,原因是公司把这些钱都做了投资,赚取差价,公司这几年在这一块,年年如此,也正如好多网友认为公司要改成了金融公司,现实是公司这一块每年赚取了一定的差价,这些都是公司下面有分公司在操作,如果仅仅是分公司而且又是给下面的代理商,那么这一块就没有太多的风险。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这也是公司降低利率的方法。

4、利润表和现金表。

公司的收现率高,公司收入1262亿,销售商品收入1372亿,可见收现高

公司的销售商品净额182.9亿,大于净利润104亿,占比为144%

三、公司估值和未来收入

公司的净利率达10%,公司近十年净利润一直在增长,但是在前文说到公司的营收增长已经很难发展,公司会采用,降费用,大体维持原状不再扩建,但会更新设备,提高产能,在金融上采用差价等办法,提高净利润,未来营收能有我估计在0至5%的增长,净利润在5--10%之间。

但公司是重资产企业,未来很难有新公司加入竞争,奶业竞争者,重点关注是蒙牛。

公司这几年分红比较高,这也是成熟企业标志。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很难超过20%。

营收难长,净利缓长,这样一个稳定的公司,当前PE是14,个人认为在合理估值偏下。

PE超过25为估值超高

PE在10以下为低估。

第二部分

本周持股及交易

卖出分众上上周买入部分股,等于是做个T,清了洋河买入五粮液

全部讨论

消费类老大哥还算稳,看来强大的企业根基和实力还是很重要的,另外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加强,乳制品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