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多中国正确,我觉得这些是确定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9

#做多中国#

@今日话题

小时候上学,说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要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总觉是个很难想象的玫瑰图景。然而倏忽之间,中国人均GDP已经越过1万美元,迈进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收入国家门槛。我们作为今天的投资者,似乎的确该为中国变成一个发达国家,做些布局和准备了。

既然雪球这次的话题是“做多中国”,那我就假设中国将克服眼下的环境、债务、少子化等诸多挑战,循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近邻的足迹,迈进发达国家的行列。如果这个前提实现,有哪些领域是确定性的长期投资机会呢?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1. 高端消费

我觉得无论中国遵循哪条路径成为发达国家,最确定无疑的一点是——中国人将会变得更富。因此,那些产品质量、品牌声誉被广泛认可的消费子行业龙头,将会获得比今天大得多的市场份额,实现高ROE+较高成长的良性组合。

有些人认为随着四五线城市、农村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那些“山寨”品牌、低端品牌会获得更大的市场,因为这些人历史上一直购买这种产品。我认为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历史上这些消费者较多选择中低端品牌,主要是因为1)收入还比较低,负担不起太贵的东西,第一步先“从无到有”,然后再更新换代;2)信息来源还比较闭塞,不太知道什么牌子是好东西(早年有个别国产品牌通过起个外国名字可以卖高价)。而在中国迈向发达国家的路上,这两个障碍都一定会被消灭的。当收入增加的时候,四五线城市、农村消费者跟一线城市居民一样,是希望买好东西的。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目前互联网普及率大约是60%+,每年提升约4-5个百分点),不同地域信息的鸿沟是很容易被填平的——到底什么品牌、什么产品好,通过互联网传播起来是很快的。

如果仅仅从总量上来看,很多消费品今天在中国都已经饱和了——许多产品我们的人均消费量,和发达国家已经很接近了。但如果从市场份额和具体产品质量来看,中国消费品市场整合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绝大多数的消费品行业,都要比发达国家分散得多。我相信富起来的中国人都会追逐更好的东西——只要他们买得起。所以,各个消费子行业的高端品牌、顶尖品牌,是最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高ROE、较高增长的,他们将是中国成为发达国家过程中最确定的受益者。

2. 金融服务,特别是寿险

金融服务业挣钱的逻辑是:1)利差*2)资产规模*3)杠杆。今天不少人都不看好中国的金融业,认为它们在利差和杠杆水平上将持续受到政策“去杠杆”、扶持实体经济的打压。但我仔细看过那些大型的上市金融公司后,觉得恰恰是历史上一直偏严格的政策监管,让这些公司在利差和杠杆水平上都留有比较健康的空间——利差方面,监管对于融资成本上升这块一直看得是比较紧的(比如利率市场化改革先不放开存款利率,再比如对中短期、高现金价值保单的强监管);杠杆方面,除了银行,中国多数的金融上市公司杠杆率基本还低于国际水平。这些都为它们将来在规模上的突破,保留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避免了在规模增长时“赔本赚吆喝”的情况。

如果中国迈向发达国家,变富的中国人一定会有比今天多得多的财富,他们在资产的配置、保值和传承上面,都会有比历史上高得多的需求。这将是未来中国金融服务业资产规模长期增长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基金、券商、保险、信托等各种非银金融企业都会受益,虽然短期来看,它们正陷于“资管新规”后的痛苦结构调整中。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一提寿险行业。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新加坡这几个东亚发达经济体的历史来看,人均GDP越过1万美元后,它们的寿险行业都经历了一次爆炸式的增长。这些地区寿险的饱和渗透率,比欧美发达国家是要高得多的。究其原因,我想跟东亚文化中偏好储蓄和投资、喜欢把财富传给后代的传统是有关的。目前,中国似乎已经来到了这个门槛前面。如前所述,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银保监会对于寿险的定价管理得非常严格,对寿险行业长期的利差损风险极端警惕,这很有利于在行业高速发展中,保护好整个行业的价值。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一个国家发展见顶之后,金融行业常常是竞争残酷又高风险的。而在国家迈向发达之路,金融迈向自由化的过程中,这个行业却往往存在巨大的景气机会。所以我觉得如果看多中国,就应该看多今天中国的金融服务业。

3. 高A/H折价的优质港股

在Michael Lewis的畅销书《Flash Boy》中,同一个美股在不同交易所间几分钱、百万分之一秒产生的价差,都可以吸引数以亿计的资金进行套利追逐。可是在中国,同一家公司可以在一个交易所里卖1元,另一个交易所里卖5毛甚至3毛,这个价差还可以维持几个月甚至几年——没错,这就是A股和港股的价差。

从机制上说,产生那么大的价差,是因为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的股票不能互通、无法套利造成的。但从深层来看,我认为造成这个价差的主要因素是1)外资在港股市场上有相当的定价权;2)相当一部分外资对中国的前景很不看好;3)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香港的长期稳定存在怀疑——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2)个因素。

同一家公司股价相差一倍,这在长期是无法维持的——必然有一方会被证明是错的。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克服外界的种种怀疑,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那么毫无疑问上述第2)点会被证伪,这必然带来整个港股的价值重估。今天在香港市场上,那些质地优良、如今估值被杀到丧失理性的中国公司,必然会迎来一次正向的“戴维斯双击”。

同时,我相信一个成功迈向发达经济体的中国,一定是一个市场更加开放的国家——投资中国的外资将不再淤积在香港,内地的资金也不会被限制在A股。这意味着在未来,外资对港股的定价能力应该会比今天弱一些,这也会在长期促使A/H股价差走向收窄。

另外我想再谈两个看似必定会受益,其实存在变数的领域。

1. 医药

从理论上说,如果中国成功迈向发达国家,GDP必然进一步增长。在中国医疗支出/GDP比例不变甚至略有提高的前提下,医药的蛋糕也应该是变大的。但问题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整个医保覆盖人群的发病率也将显著提升。因此,如果要保证甚至提高人民医疗服务的质量,就必须在价格端加以管制。

一些医药方面的报告喜欢拿美国来作为中国的对标,但其实全世界发达经济体只有美国在医疗上花了那么多的钱,让医药公司发了那么大的财,而且美国自身对这个路径也是有很大争议的。从目前中国医改的趋势(比如最近开始推广的集采)和人口、自然禀赋来看,中国医疗在迈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上,很有可能是偏向日本的路径——力争以较克制的支出,实现较高水平的覆盖。而如果看一看日本医药企业平均的ROE水平,那这个行业的前景显然是不令人乐观的。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如果中国能成功迈入发达国家之列,医药的投资机会将是结构性而非全局性的——在蛋糕整体不变的情况下,那些能分到更大块的企业会有比较好的未来。比如在整个医保的大盘子里,治疗性药物对辅助性药物的替代,创新药(因为单价更高、整体价值更高,不是用量更大)对仿制药的份额侵占。一个好的中国未来会更有钱,但在医药这种强价格监管、政府购买主导的领域,可能也会表现得更加精明。一个“神药”卖几十亿的时代,可能永远过去了。

2. 能源

在2008年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还带动了全球几乎所有能源的价格增长。此后随着中国经济放缓,能源需求也再不复当年荣光。如果中国能成功迈向发达国家,能源会重现辉煌吗?我个人对此是怀疑的。

能源专家林伯强曾经写过一个有意思的文章,他发现在2000美元人均GDP这个节点上,中国和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同期相比,人均能耗都是要低的——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在1970年代后,节能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认识,后来新的发电设备等,在能耗上的设计是越来越好的。另一方面,虽然优于发达国家相似发展阶段,但中国今天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当前水平还是要低的,这意味着中国在能耗方面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一方面是环保和节能的思潮成为主流,另一方面是新的设备、技术等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所以未来中国在迈向发达国家的路上,能源消费的增长很可能是慢于GDP增长的。观察今天中国能源行业的格局,除了神华等少数企业,绝大多数的化石能源公司面临资源禀赋不佳、环保和人员等负担不断加重的挑战。新能源虽然拥有长期占比提升的前景,但多数子行业都在与产能过剩问题搏斗。我个人觉得能源板块可能很难像21世纪头几年那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放大器,而更多是一种周期博弈的工具。

最后总结一下,我希望大家都能在有生之年,目睹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发达国家。变成发达国家的中国,也许经济增长不会像前30年那么快,但一定是人民更富有、市场更开放、政府投资更集约高效、环境更美好宜居的。对股票投资者来说,在这场变革中,也必定孕育很多长期的结构性机会。

全部讨论

2019-09-30 15:19

高端消费的逻辑和地产是一样的,两年前我看空房地产进而看空房地产股票,后来才看懂当前背景下行业出清,集中度提升,龙头受益的过程。白酒也是这个逻辑。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核心资产的提法基本是契合当前中国发展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