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限制因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四季度这几个月对我们的经济来说,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时间窗口。

因为年初至今对经济影响和限制的几个因素,在四季度的影响都在逐步减弱。

首先是是伴随着通胀水平的暂时回落,之前美联储快速加息这个外部因素,对我们的外部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美联储在这个阶段加息速度会放缓,这是四季度宏观上产生的最大变化。

为啥要看宏观的影响呢?因为宏观代表的是趋势、预期和方向性的问题。

前面三个季度,美联储加息这个最大的宏观变量对我们的影响,就是全球流动性收紧带来的紧缩影响。

其次是四季度我们应该会看到伴随着病毒影响的逐步降低,防疫政策在这个基础上也会做出一定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疫情多点爆发封控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步减弱。同时货币宽松和宽信用的配套政策,也要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步落地了。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从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我们有个预期是2022年美联储会因为通胀开始加息。

确实这个通胀也起来了,通胀起来以后,美联储为了捍卫自己的信用开始加息。

伴随着美联储强势加息,各国的利差和美国逐步拉大。海外的美元资本开始回流美国,全球流动性也开始紧缩。

之前我们写过篇《美元是怎么称霸和收割全世界的》,讲过美元潮汐的故事。

在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和储备货币之后,美联储的宽松和紧缩,决定着全球的流动性松紧。

而且由于存在主权信用状况的差异,所以各国都要和美国保持一定的利差水平。

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紧缩,美元快速走强的时候,全球多数国家都会跟随美联储的脚步加息紧缩。

在美联储大幅降息宽松刺激经济,美元开始走弱的时候,全球多数国家也都会跟随美联储的脚步降息刺激经济。

因此在美联储降息刺激经济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全球多数国家都在降息刺激经济。

在美联储加息紧缩给经济降温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全球多数国家也开始跟着加息。

原因就是由于需要保持这个利差的存在,大家都不得不跟随美联储加息和降息的节奏。

如果利差水平没办法维持的话,我们就会看到资本从这些国家回流到美国去,对经济本身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那么如果美联储加息的阶段,你想要通过降息降准这种货币宽松的方式刺激经济,又该怎么办呢?

只有等老美加息的节奏或者说预期慢下来,这时候你才能迎来持续降息降准,货币宽松的窗口期。

在2022年的11月底的时候,我们就迎来了这个时间节点,后面能够继续货币宽松的窗口逐步在打开。

我们这里应该不会只看到1次降息降准,后面大概率还会看到几次宽松刺激的动作。

不过货币宽松的幅度和空间虽然已经有了,但是单单货币宽松其实是不够的,宽松落地是需要信用扩张载体的。

现在阻碍信用扩张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一个是疫情多点爆发以后,防疫和持续封控对流通、信心和预期产生的干扰。

另一个就是信用扩张落地是需要载体的,没有载体钱放出来以后,就是在银行里面空转。

实体经济信用扩张最大的载体房地产现在销量起不来,也是信用扩张一个非常大的阻碍因素。

所以从11月开始,我们除了看到了货币宽松的继续落地,也看到了一系列针对信用扩张的措施。

一方面国家开始出台优化防疫的系列新政,开始尝试降低疫情多点爆发带来的封控,对经济流通带来的阻碍。

虽然到现在为止,这个事情还处在一个逐步落地的过程中,但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了。

当然具体情况能改善多少,我们还是要看最终实际落地的疗效和情况。

后面只有数据出来,才能完全明朗。不过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另一方面除了优化疫情的防控政策,我们也看到针对货币宽松以后信用扩张的载体房地产行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

分别在债券市场、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并购,射出了三支箭。

通过金融支持的方式,从供给端给房地产企业支持,除了保交楼还起到了保主体的作用。

这三支箭逐步落地也意味着,前面宽松放出来的货币,未来会有信用放大的载体。

房地产公司拿到资金支持之后,可以继续开工建设保交楼,整个链条就开始盘活了。

这三支箭里面最重要的措施,是房地产行业时隔十年,又可以重新开始通过股权融资了。

之前我们在《夜壶又提起来了》里面,提到过这个事情。这等于说可以用股民的钱,来救房地产行业了。

对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这是个很大的利好。毕竟股权融资不像债权融资一样,是需要还的。

这个转变对金融行业,短时间内同样是很好的消息。之前人们担心的银行坏账问题,未来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得到解决。

后续如果落地顺利的话,可以说不管是对大金融行业还是房地产行业,都算是大好事。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信用扩张的载体一定要用房地产呢?原因也很简单。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除了能通过居民部门向未来借钱,也是居民部门最大的消费,对下游上百个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只要开工建设就会用到钢筋水泥还有各种原材料,也需要给更多的工人支付工资。

经济学上一个人的支出就等于另一个人的收入,这些下游行业的从业者拿到收入之后就有更多钱消费,整个链条就流动起来了。

不过对房地产企业本身而言,单单从供给端得到支持是不够的,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后面还需要大幅下滑的销售,也逐步走向恢复。只有需求端恢复了,供给端造出来的房子才能卖出去。

所以后面我们大概率也会看到,针对供给端的支持到位以后,会针对需求端出台一些刺激,帮助地产行业销量回升。

这里观点依然不变,既是你抛出手上劣质房产的窗口期,又是你做置换的窗口期。

全部讨论

2022-12-05 20:58

这里其实有点不明白的是美元利率维持高位,缩表目前每月950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怎么还有空间降准降息呢?汇率不怕又暴跌吗?同时现实就是鲍威尔言语稍微放鸽,马上美元指数暴跌,RMB汇率大涨。难道现在市场已经开始预期宽松了?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