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发生变化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最近有个小伙伴问了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说为啥这段时间不少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的净值都出现了暴跌。

他说自己跑去买债券基金和理财,本来就是求稳的。这部分也并不是拿来冒险博收益的钱,所以心理上有点接受不了。

最近在各种投资论坛上,很多人也在吐槽这个事情,大家都说万万没想到。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哥们买的是银行R2级别的理财,算是风险很低的产品了。

看了看最近债券市场的波动和变化,确实不少债券基金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有点大。

从跌幅的角度看的话,基本上是一天就跌掉了一个月到几个月的涨幅。

很多长端的跌幅特别的惨,跌几十个BP以上的纯债基金,可以说比比皆是。

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为啥最近在资本市场转暖的背景下,债券基金出现了暴跌。

为啥自己买的是银行理财,但是这类理财产品也跟着债券基金,同样出现了暴跌。

这道理也很简单,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主要投向都是债券,本质上和债券基金道理差不多。

资管新规之后没什么保本的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产品,所以如果你看市场表现的话,差异是不会特别大的。

那么为啥最近债券会出现大跌呢?因为市场对后续的经济预期,出现了扭转和变化。

你可以回头看看2020年五六月份那时候,和这次的情况基本上是一样的。

只不过2020年那次是大家预期,我们在全球最先控制住了疫情,经济后续会快速复苏。

现在这次是市场在预期,我们要重新平衡疫情和经济的关系了,经济也会出现回暖。

本质上股债这两样东西,是全社会资本的主要配置方向,资金是在二者中间相互流动的。

往哪个方向流动,主要看哪边的性价比更高。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资本总是会流向性价比最高的方向。

如果看股债性价比的话,目前债市经历了比较长时间上涨之后,其实已经是比较低了。

再加上预期扭转这个变量的话,意味着债券的性价比和吸引力短期内已经不足了。

而且在大家预期后续国家会再平衡疫情和经济的关系之后,宏观环境已经出现了变化。

过去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由于经济相对疲弱,我们需要持续的降息降准刺激经济。

在经济相对疲弱,需要通过不断的降息降准刺激经济的背景下,债券出现持续上涨是正常的。

因为债券的涨跌和利率水平关系很大,只不过二者的对应关系从相关性角度看,基本是相反的。

通常是利率水平走下行趋势的时候,我们看到债券会上涨。利率水平走上行趋势的时候,我们看到债券会下跌。

在经济低迷的时候,通过降息降准不断降低利率中枢这个操作,实际上是在给实体经济降低资金成本。

然而在利率中枢的不断下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债券在这个阶段,出现持续的上涨,

但是如果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市场预期国家后续会在平衡疫情和经济发展中间做个调整的话,那么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这时候整个市场都会预期,后续因为疫情多点爆发产生的人流、物流和钱流没办法顺畅流通的情况会缓解。

经济在这种背景下也会加速流通。这个时候市场上资金的需求也会慢慢抬升。

经济运转起来对资金需求多了,自然利率中枢会上移。债市这时候又在临界点,出现下跌就很正常了。

那么把债券作为底层资产的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出现大幅回撤,也就非常正常了。

其实说起来很看不懂的是:普通个人投资者如果看不懂宏观变化,为啥会非要配置纯债基金这类资产。

难道是因为觉得债券风险小,把这类债券资产当成是现金资产来管理的么。

要知道债券并不是什么保本的产品,如果你去投资债券其实是面临着信用、利率和流动性三大风险的。

信用风险最简单的角度,就是你可能遇到发债主体倒闭,伴随的就是的债券无法兑付血本无归。

利率风险也很简单,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负相关。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上涨,债券价格上涨。

比如说欧美日这些国家的利率,常年处于下行趋势,有些地方现在都已经负利率了。

所以你看这些国家的国债,基本上是涨多跌少,大多数时候都能保持一个上行趋势。

另外就是短期内利率上涨或者流动性紧张,我们也会看到债券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比如2013年钱荒的时候,2017年开始金融去杠杆以后,我们都看到市场利率飙升,债券价格大幅下跌。

说实话,买债券基金这类东西对多数人来说基本是操白粉的心,赚到的是白菜的钱。

你搞得清楚宏观的转向和变化么?知道自己配置的债券基金底层资产是啥不?能分清楚信用债和城投债不?

对多数普通人来说,搞清楚这一系列东西需要的认知水平太高了,可以说根本不可能。

债券市场有个特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那就是你可能很难赚钱,但可以在上面亏很多。

想要低风险或者无风险收益,又要保持很好的短期流动性。可能除了现金或者存款,最简单的方向也就是货币基金了。

因为目前《保本理财已经早就清零了》,买净值型理财产品就要自担风险,自己看清楚底层资产。

这种情况下可能只有货基这类相对简单的东西,才适合那种对流动性要求高,而且风险偏好非常低的人。

虽然现在货基收益率是越来越低了,但是相对来说不用考虑很多宏观因素,也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积累。

全部讨论

2022-11-17 22:28

两个笑话,,有一次我买了纯债,一天亏了一个月收益……最后持有一个月半亏钱出来了。

2022-11-17 21:31

2022-11-17 21:16

赚个钱真的是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