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接连上车,产业链未来可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4月9日,广汽埃安旗下昊铂品牌宣布,将于4月12日发布昊铂“全固态”电池。前一天,上汽集团(600104.SH)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智己汽车正式推出业内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并首搭智己全新轿车智己L6。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也不断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宝马、大众、丰田、日产、福特、广汽上汽、长安等多家车企都发布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计划,产业链风口来袭。

事实上,固态电池之所以备受关注,最大的优势在于安全性。与液体电池相比,一方面,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不存在液态电解质容易燃烧和爆炸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能带来电池包能量密度的增加,可以减少空间和重量。

从液态电池走向半固态、固态电池,最核心是电解质的改变。从严格意义上讲,智己L6搭载的电池还是半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部分液态电解质,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以智己L6 Max光年版搭载的固态电池为例,其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68Wh,续航可以达到1000公里,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续航能力。

半固态电池作为固态电池的细分,性能优于液态电池,不过弱于全固态电池,其优点包括安全性较好、能量密度较高、灵活性更好、循环寿命更长、温度范围更宽、耐挤压和耐震动,可谓是功能全面提升。

图片来源:智己L6发布会截图

半固态电池上游包括矿产、原材料和设备,其中上游固态电解质是半固态电池制造的核心原材料;中游为电池制造商,以氧化物为主流的制造路线;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产业角度而言,固态电池将会是锂离子电池未来升级的主要发力方向。技术革命的大方向上,采用半固体或固态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是大势所趋,一旦使用更高比容量的正、负极材料,就可以彻底解决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也是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电池的根本途径。

智己L6的上市意味着固态电池产业化开始加速,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250GWh。22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2.9GWh,预计2025/2030年达到24.4/251.1GWh,2022-2030年CAGR达到74.6%。

细分投资方向之一:正极材料

与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更优,且对性能的要求更高。性能优势(电压平台更高、克容量更高)的材料未来将胜出,且富锂锰基和高镍三元材料的电压平台都显著优于磷酸铁锂,同时富锂锰基还具备成本优势。

细分投资方向之二:负极材料

碳硅负极未来已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23年4月量产首发极氪009其5C版本9月初官宣搭载理想MEGA;海外“负极掺硅”的产业化推进同样进展迅速:特斯拉全力推进应用硅基负极的4680电池,奔驰、宝马、保时捷等车企也在积极推进“负极掺硅”电池装车。

长期看,锂金属负极未来将在全固态电池中获得应用。金属锂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相当于商业化锂电池石墨负极的10倍),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电池负极材料。

总结:

公安部在16个城市试点基础上,在全国分两批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当前固态电池发展一步一阶,先半固态后全固态,通过逐渐提升循环性能、安全性等性能后,逐步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从产业链机会来看,固态电池的变化主要在于电解液方面,从液态形态切换成固态电解质;正极将会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负极会掺杂使用硅负极,这些都会增加上游和中游的产业链相关公司的机会。

随着小米汽车、智己汽车等车企不断发布新车,汽车产业链以及飞行汽车、储能、快充方面对固态电池的需求会不断提升,加上产业技术进程不断突破,半固体和固态的需求会推动产业化进程提前到来,可以跟踪快充和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本文观点由大阳金融研究所 刘夏楠( 执业编号:A0600623050011)编辑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此说明:博众通过各渠道推出的相关文章仅面向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客户群体,文章内容不表明对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若您并非博众投资客户群体,请勿接收或者使用博众通过各渠道所推送的任何信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客户热线:950496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