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收到小纸条,你还能淡定不?——各种认知失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章来源:子樵说(微信ID:ziqiao-said)

人们早已习惯不加思索地道听途说。

不要看到小纸条就想到初高中课堂上的你,青春无悔。

早期的金融危机史里记叙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法国巴黎交易所,一个精明的投资人重仓了某只股票,而后提前获知该股票即将发生的利空,顿时寝食难安、辗转反侧。

为了保全身家,能够令自己安全出逃,他利用人性弱点布下一局。

第二天上午,他身穿华美衣装径直走入交易大厅,姿态优雅地来回踱步,并偶尔陷入深思或远方的凝视。

20分钟后,快速离开大厅,并在跨出门廊之际,“不经意”地掉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尽快买入某支股票5000股”(这个数量在当时算很大了)。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某支股票的含义!小纸条的信息迅速被传开、解读并放大,人们疯狂地购入此股票,投资人最终如其所愿地将手中股票抛掉,并且还略超预期地赚上一笔,随后离开法国。

巴黎证券交易所 图源:维基百科 / By Zerfvcxs

过去我们把这称为金融诈骗研究,现在升级为了行为金融研究。请问,以后看到小纸条,你还敢轻易地心动吗?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你一定有过如下经历:

朋友小心翼翼地支开旁人告知你一个投资机会、或一条最新八卦信息,附加句千万别告诉别人。

健身房办卡时,销售顾问隔着邻桌悄悄给你低价,告知这是最优惠的。

买大件的时候,销售人员悄悄建议你有一个额外的套餐申请或套餐优惠。

..........

1

欺骗均衡

Robert J.Shiller在《钓愚》中曾用收银台的故事解释欺骗均衡的概念:

结账时,大多数人会迟疑几秒以选择排队人数相对较少的队伍,进而使得形成一种动态均衡,最终每队的排队总人数差别不大。而欺骗也会服从这样的均衡分布,有利可图便会产生欺骗。

下面说一个真实的促销案例,上周末,在沃尔玛的乳制品柜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

当时一个新品牌在做促销,价格倒算实惠。自己站在冰柜旁比较、掂量之际,促销员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我身边,压低音量“偷偷”告知我说这个品牌的乳制品性价比最高,卖场里找不到第二家,劝我多买些,错过就没有了。

我当时立即条件反射——有猫腻。要知道卖场来了无数次,形形色色的促销手段见多了,但小额消费品的这种促销方式真第一次见。

没想到一个促销员已经如此深谙行为金融的实践,毫无疑问她对理论是模糊陌生的,但一点不影响其炉火纯青的发挥。

这个小纸条虽略带粗糙,但已学会洞察心性,捕捉弱点,稍不留意便照单全收,好在影响极为有限。

2

偶得性偏差

交易所、证监会附近的咖啡吧通常容易成为金融类小说的创作原型,似乎资本市场上所有的翻云覆雨都是在这斗室之中谈定商议、运筹帷幄。

前段时间景林资产蒋老板的传闻,令汤臣一品再次蒙上神秘、遐想的面纱。但这次不再是惶恐的高房价,而是又一个顶级社交圈的揭秘。

我们不妨做一个思维实验,你习惯性来到某金融汇集区所楼下的咖啡吧,点上一杯卡布奇诺悠然地享受下午的时光。

此时,旁边桌围坐三四个人很快小声议论起几支股票信息,你无从知晓其身份,只是猜测他们或是券商分析师、或是上市公司、或是公募、私募的从业人员。

你饶有兴趣地侧耳倾听,将信息视为不可多得的小纸条——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许在一两次成功的检验后成为了一种模式。

但问题来了,这种成功到底是随机性、偶然性还是规律性?如果不能持续,又难以及时退出,这样的风险是巨大的,因为它会在某一次完全湮灭你的财富。

这张小纸条最大的问题在于偶得性的识别,它不是持续性的稳定状态,而是蕴含巨大波幅。

3

近因偏差

我们总说动物的记忆是按秒计算的,其实人也经常不长记性的。

大脑明明是反脆弱的(越用越好使),但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是希望依赖直觉做简单判断,剩下的时间用来娱乐。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于近期发生的事、听到的信息会尤为在意,赋予更多权重。

比如晚上朋友吃饭,要么是就近到最新看到的餐馆、要么是最近刚去吃过的餐馆、要么就是刚收到过打折券或广告信息的餐馆。无一例外,不太用费脑子,大众点评一类APP做的就是这个事。

投资上亦然,要不为什么过去会有涨停板敢死队?

为什么会有贾布斯这种天天讲PPT?

为什么会有一天到晚到有事没事发公告?

为什么会有经常并购整合、签合作框架?

为什么会有董秘、IR频繁做投资者沟通、路演?

......

说到底,就是怕被忘记。

当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以突破3500支(没包含科创板),香港市场2000多家,如果再算上美股早已破万。没有人能监控、跟踪到所有的信息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

因而股价的波动、卖方的及时推荐、IR的投资者沟通与路演就成为了近因偏差的有效工具。

这张小纸条的目的在于始终围绕在你身旁,陪伴你、提醒你,让你的心里只有它。

总  结

其实并没有小纸条效应这个概念,只是自己对一类认知失调借用的比喻。

俗语讲好奇害死猫?好奇心这东西也真是双刃剑,文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演化上离不开它,但商业环境下又经常成为设坑心里锚点。

人们既喜欢易得的、神秘的事物,又容易忽略其本身的悖论。好的东西必然稀缺不说,其获得途径必然是如同西天取经,需经历劫难,怎么能够唾手可得,天上掉馅饼。

或许从人们既买保险、又买彩票的那一刻起,我们已经无法用单一的行为模式去解释。

无论传统经济学、亦或是行为金融学,都是在试图揭开心里、行为与经济的关联的一角,传统中固然有无效的、失效的,行为里固然有见效的、有效的。但两者的联合或许并不矛盾,且方向正确。

本文转载已获得原作者授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中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