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股与小树股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平时散步,尤其喜欢走那些自然的土路。有些人迹罕至的路很窄,两旁满是野草。

即使在高纬度的东北,野草也会长的极盛。



一、

有一种豚草,是入侵物种,蔓延的贼厉害。这种草上秋的时候可以长到一人多高,茎干足有拇指粗,某些硕大的叶子可以覆盖两只手掌,放眼望去密密匝匝的一大片。仿佛他们真的很着急,希望所有土地上都是自己的子孙。上秋时,花粉黄黄的,随风飘来飘去,最使花粉过敏者难以忍受。



如果你已经被这种肆虐的野草吓倒,以为在他们的脚下会“寸草不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若仔细观察,一人多高的杂草中常常会有今年或者去年萌生不久的小树苗。



有的是春天榆钱遍地时新发的榆树苗,有的是柳树、杨树苗,还有的是去年深秋时松子落下埋入泥土,今年破土而出的松树苗。



有的小树苗可能有两三年的树龄,但最多也就膝盖那么高,枝干才小拇指粗,叶子也稀稀疏疏的。



比起霸气的豚草,似乎不值一提。



但无论豚草怎样恣肆,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过后就完成了它的周期,再生就需要等到来年开春了。



而小树却不同,虽然目前掩藏于野草中,但他可以历经风雨,度过严冬,每年可能仅仅多则数尺、少则数寸的成长,但终究会成为参天大树。





二、

如果有人这样说:“别做梦了!还参天大树?你看那小树,怎么和野草比?又矮、又细、叶子才指甲大小,人家野草叶子都两个巴掌大呢!小树根本长不大的!秋天野草枯萎,小树也好不了~~”



对于这种说法,你一定会认为这人简直是愚不可及!



为什么他是错的呢? 他的逻辑误区是什么呢?



因为野草与小树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一年生草本,一个是多年生木本。他的逻辑误区是:用评价野草的标准在评价小树!用对待野草的方式在对待小树!





三、

这种逻辑的误区在野草和小树上,你直觉上就可发现。因为这二者的本质区别太司空见惯了。而在生活中、工作中、甚至在投资中非常多的人都在犯这种评价标准和对待方式的错误,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却不自知。



比如有些企业的老板希望留住人才,却怎么也留不住。他们一边讲着情怀,一边抱怨着人才都是白眼狼,一个也留不住。这些老板却从不检讨自己。用对普通员工的标准评价人才,用对普通员工的方式对待人才,人才岂能为你效劳?!犯着“用评价野草的标准在评价小树,用对待野草的方式在对待小树”的逻辑误区而不自知啊!



比如东北,抱怨人才留不住,抱怨没人来投资。优秀毕业生进入国企,却用评价孙子的标准来评价,用对待奴才的态度来对待。不给领导送礼就各种穿小鞋,翻白眼,要求离职,人家来一句:”现在的大学生啊,真TM娇贵,你看XXX,都蹲得了车间,你咋就不行呢?“拜托,XXX是中专生好不好,俺是985。



民营企业来投资,没投前,各种开绿灯、做保证,胸脯拍的咚咚响。投了,马上变脸,有关部门以及无关部门,天天吃拿卡要,今天环保不合格,明天消防不达标,后天要检查你各种证照~~



东北好像不是犯错而不自知了。升级了。好像偏要“用评价野草的标准在评价小树,用对待野草的方式在对待小树”啊。真是一视同仁啊。可能这样比较爽,能展现权力、官威。



正如孟老夫子所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四、

在证券投资上也是如此。很多人都在犯着:“用评价野草的标准在评价小树,用对待野草的方式在对待小树”的问题而不自知!!



有些股票就像野草,涨势如虹,摧枯拉朽,能够调动股民的神经,遂形成投机狂热,但盛极之时便是暴跌来临之日。这类股票虽在市场上可能已经上市很久,但K线走势犹如心电图一般,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达到市值增长。这类股票如野草一般,一岁一枯荣,每隔几年便被爆炒一次,然后再次落入长期的沉寂。


👆典型的野草股走势


有些股票就像小树,牛市之时涨幅不如那些一人多高的野草,但虽经历风雨与严冬的考验却依然坚韧挺拔。无论大环境如何,这类股票都像小树一样在小步的慢慢生长。开始的时候,没人注意到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值在稳步的增长,K线图呈现出左下角至右上角的对角线。


👆典型的小树股走势




当那类野草股还在犹如心电图一般的暴涨暴跌之时,小树股的市值已经是野草股的十倍不止了。就好像野草只能最多一人高的时候,小树已经长到了五六米。



五、

      很明显,对这两类股票不能用同一种评价标准,不能用同一种对待方式。


      对待野草股,一定要低位埋伏,高位出货,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乐此不疲。突出一个“炒”字。


      对待小树股,一定不能高抛低吸,反复折腾,因为他总在向上长,任何一次折腾都是徒劳的。正确的方式是长期持有,与小树一起成长,耐住寂寞。突出一个“炖”字。


      对炒炖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见文章:

       


网页链接





六、

      而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把二者混淆了。犯着“用评价野草的标准在评价小树,用对待野草的方式在对待小树”的误区而不自知!!


      其实,评价野草、对待野草的逻辑是最浅层最直接的,几乎就连没有入股市的人都有这种先验的逻辑。那就是“赚一点儿就卖,便宜了再买回,高抛低吸。”我没说错吧,你们没入市前都是想着这种美事儿吧?可以说这很符合人类最美好的愿望。


     但是,用这种评价野草、对待野草的逻辑来评价小树,对待小树,必然是不适合的。


     1.比如本来持有着优质的小树股,应该炖,但却每天担忧会暴跌,总是在看盘,看到跌一点就受不了,自己吓自己,赶快就脱手了。最后与优质的股票失之交臂。这周的洗盘中,很多人都乖乖的交出了小树股的股权,周五却出现暴涨,自己吓自己都能吓的卖掉,哪还有勇气买回来呢?非常可惜!


      每天盯着野草股,关注着它的股价,这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因为野草股本身就是暴涨暴跌,谁跑晚了,谁就是傻B了。但对待小树,怎么能用野草的标准呢?对于多年生木本植物,每天盯着它有意义吗?不觉得时间尺度用错了吗?!


     2.比如本来持有着优质的小树股,应该炖,但当股票不断上涨的时候,却越涨越害怕,越涨越恐惧,自己吓自己,早早的卖出了股权。最后这只股票还在继续涨,狠得自己直跺脚,却一点勇气都没了,想买回不可能了。这就是陷入了“用评价野草的标准在评价小树,用对待野草的方式在对待小树”的误区而不自知。


     用这种标准评价野草股,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因为野草股会盛极而衰,长到一人高,就卖出,天经地义。但你想想,一颗小树,长到一人高还会不会继续长呢?显然会,长到十多米都是正常的呢!


     3.再比如某位朋友手里有一些资金,准备建仓优质的小树股,但这时,股票却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这位朋友反而不敢买了,说再等等看。股票震荡了几天后,很快就拉了一个涨停,接下来又是两个涨停。这位朋友不敢追高建仓,觉得太贵了,彻底放弃了建仓计划。该股目前半年又涨了50%


      其实这位朋友也是在用评价、对待野草股的标准在对待小树股。当野草股发生20%下跌的时候,确实有极大的可能继续暴跌,甚至再跌个50~70%也不罕见。因为,野草就是会枯萎的。这种观点对于野草股来讲,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用这种标准套用在小树股上,就不一定适用了。小树被大风折断了枝条,还是会再生的,在折断处反而会长出更多更壮的枝条。小树股的暴跌反而是建仓的良机。



七、

      价值投资是高段位的投资,倒不是说操作上有什么绝技,而是思维上段位很高。正因为如此,那些连波段都还没玩明白,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明白的憨货特爱装逼批判价值投资,但每每都说不到点上。


      就像《庄子-逍遥游》中的小鸟嘲笑大鹏的话: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境界的不同、尺度的不同、标准的不同造成了世界观、处理方式、对待方式的不同。


      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区别,最明智的方式是闭上嘴巴、不乱动,退而思考。


      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却固守一种标准来评价所有事物,并盲目行动,这将是悲剧的开始。




有诗云:
自少齐埋于小草,而今渐却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




全文完




本文转自公众号:盛京剑客

链接👉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