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共和银行的陷阱和亏损带来的价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7喜欢:0

这个题目有点摆噱头,实际上就是踏入陷阱了。小散钱不多,但亏损比例很大。

第一共和银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对其有兴趣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建仓美股,之前有开户,但一直没开仓。

我发现的时候,一周时间股价大概从$130左右下跌到$25左右。看了一下第一共和银行的财报,发现历史业绩优良,成长性不错,而且几乎没有坏账和其他不良资产。也就是加息周期,资产周期错配,账面有不少的利差损失。关键是储户转存导致挤兑,产生流动性危机。我眼里看到的都是优质资产,只是一些流动性问题和利差损失,完全就能救助后恢复经营。所以有了投机的想法。

具体交易过程如下:

推荐朋友投机(自己账户没钱):买25,卖40,盈利+60%;

跟踪到12.5,开仓买入:买12.5,涨到14未出,暴跌到5.5,清仓,亏损幅度-56%。

加上别的持仓股也亏损一些,整个5月份的账户亏损幅度大概接近-40%。

反思美股和A股的不同,就是美联储绝不会花钱救助银行,美国财政部也无权把纳税人的钱用于救助银行,更加没有权力印钞救助银行。而为了金融稳定,美国财政部还强制银行把所有的存款全部兑付,流动性不足的所有代价由银行股东全额承担。最终,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优质资产都被廉价收购,用于偿还储户存款,而一些有巨额亏损可能的债务,依旧留给银行。第一共和银行至今股票还能交易,实际上没破产,但后果比破产还难受,因为优质资产全部被强制抵债了。

你说美国资本家市场残酷,确实非常残酷,而且美国的资本家,也十分硬气,绝不能做损害契约和信誉的事情,反而需要做得更好。瑞信的清盘,因为大股东沙特政府不肯出钱救助,照样股东资产被清零,用于偿还储户的存款。资本主义还是十分讲信誉,而且绝不会占用一分钱的民脂民膏。

我虽然大幅亏钱,但依旧十分佩服华尔街对契约和信用制度的维护。

之后开始反思选股思路,调整了选股条件,技术面为主,题材+营收+市值为辅的选股策略,以及记住教训,绝不在不熟悉的市场做这类投机的事。在大概罗列了一下股价50以下,总市值100亿以下的票中,选出了大概20只科技和医药类备选股,最终建仓6只,之后逐步调整到4只。然后真个6月-7月的盈亏如下:

现有的美股组合从初期的6只调整到4只股票,主要在在6月中旬调整,追高导致短暂跑输大盘之后,盈利大幅上扬,一直持仓未动。最好一只盈利+60%左右,最少一只盈利+25%左右。个人预计,持仓组合的盈利到年底大概会有+300%的盈利。

这就类似像是受到打击和刺激后,突然开窍一样,但前提是美股的信息十分透明,加上监管严格,无需担心假账和信息欺诈。这套选股思路,用于A股,发现无从下手,一只都选不到。所以,整个6月到现在,A股亏损大概-6%,而且跑输大盘。

美股的亏损导致自我反思,算是因祸得福吧。所以,亏损带来的价值,也不算纯粹噱头。

因为我的持仓组合已经盈利不少,后来者需要追高买入,所以就不公开了。但我可以说的一点是,整个持仓组合,全部都是小盘计算机应用信息或者AI股。后续可能会调入一只医药股,看有没有合适的买点。

$标普500指数(.INX)$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道琼斯指数(.DJI)$

全部讨论

2023-07-19 08:45

你说美国资本家市场残酷,确实非常残酷,而且美国的资本家,也十分硬气,绝不能做损害契约和信誉的事情,反而需要做得更好。瑞信的清盘,因为大股东沙特政府不肯出钱救助,照样股东资产被清零,用于偿还储户的存款。资本主义还是十分讲信誉,而且绝不会占用一分钱的民脂民膏。

05-04 07:01

不是退市了?

2023-07-19 09:14

银行破产,股东是归零的。。

2023-07-12 21:33

昨晚持仓组合大概+5%,目前的持仓组合盈利约+36%,预估今晚持平,或者波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