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0
银行股的事,本来不该说,因为跟我无关。我也算话唠,忍不住说几句。
几年前在江苏某新能源企业工作,去江苏某开发区谈项目,碰到不止一个开发区上了银行黑名单,能抵押的资产都抵押了,贷不到款。本来重组的事泡汤,因为地方政府没能力消化潜在的巨额债务。
其实7年前地方债就开始短转长,长转股,银行拿着一肚子的股权,后来就不拿了,因为很容易被破产逃废。实际上地方国企破产逃债,是一直在用的恶招,八十年代末差点导致四大行破产,最后靠中央财政和外资银行救助才避免破产倒闭。
然后是今年爆出来的贵州遵义的城投债展期二十年。
后来还有广西某地的99年按揭的闹剧,以及地方政府不管国企债的传闻。
瑞信和第一共和银行的破产(实际没破产,只是股东权益归零),你去看看贷款有没有一分钱坏账?没有。然后在第一共和银行亏了一半,因为一夜之间银行资产全部被清空。
银行股的逻辑在哪,其实我也不懂,就是话唠一下而已。
但,监管层亲自下场干预银行股,我觉得不太好,这是公开作弊行为,严重破坏法治和交易规则。
引用:
2023-06-10 16:27
我一直在说银行股有多香,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不过投资者的反馈让我挺无语的,反复论述了银行股的风险,列举了所谓的城投债、企业债、个人房贷的风险,再加上大洋彼岸的美丽国银行股的闪崩破产,强化了这些恐怖,这也难怪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被提出来,市场依然是反响平平,不过从最近这一阶段银...

全部讨论

2023-06-10 18:58

看看银行股的拨备率呀

2023-06-10 22:04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