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依然是——以相对较低的风险获得合理的回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基本原则依然是——以相对较低的风险获得合理的回报

声明

最近做了一次回溯性研究,材料主要来自著名投资博主“编程浪子”(雪球 网页链接),先在此给予说明并表示感谢。

为方便和简化,本文对公司判别的标准以“编程浪子”先生在博客中给出的标准为标准。所谓标准肯定会有误差,关键是方向正确和能说明问题。

正文

2012年“编程浪子”先生开博。当时写下一篇雄文《一网打尽--中国AB 股最优秀的34 家公司》(新浪博客网页链接 2012-07-08)。文中列出他认为当时最好的34家公司。一年后即2013年,“编程浪子”先生继续考察他们,发现其中成绩继续优秀的优等生还有18个。在2019-03-24的博文《活下去:那些优等生后来怎么样了》(雪球网页链接)中对差不多六年前的这18家公司进行了回溯性考察。最终继续保持优秀的有10家;良好3家;中等3家,;差生2家。

在差不多7年的时间里,34家公司能保持一贯的不到三分之一。7年时间,就长期投资来说只能算一个阶段,在一个阶段内,某种策略的失效率超过三分之二,这个速率不算慢。按这个速率,在20年内,优秀公司可能就只是1-2家了。

在2012年“编程浪子”先生还统计出自2001-2010年每年ROE都在15%以上的公司(新浪网页链接)。当时共13家,到2019年,按照“编程浪子”先生的标准依然在版的有还有两家:格力电器云南白药。差不多10年时间损失率越为84%。大概符合上一段文字那个速率。

“编程浪子”先生做私募十余年,是具有筛选、分析能力的,所选公司可不是瞎蒙的。2012-10-27“编程浪子”先生又列出他预期的2011至2020年能够一直优秀的即R15公司的名单(《寻找未来十年(2011-2020)R15俱乐部成员》新浪网页链接),共13只,这13只股票2019年依然在R15名单里的有7只(包括港股腾讯),损失率为46%。

为此,我可以估计:假如我采用集中持股原则,选到且只选到7年内一直优秀的公司的概略,只持有一只股的约有30%,持有两只股的约8%,三只的约2%。如果乐观点认为投资者有能力进行的有效分析。那么那些坚持长期、集中持有优质公司的投资者在头7年可能有超过40%的比例所投资的公司表现优秀。所以,集中持有优质公司并且效果不错的投资者并不罕见。

如果投资时间超过20年,无论投资者在20年内是坚持持有公司不卖很是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换公司。其投资公司表现一直优秀的比例乐观估计将会降到30%以内;我认为大概率在10%以内;保守估计在7%甚至5%以内。超7成的成熟投资者都会在20年遇到所投资公司表现差强人意甚至较差的情况。

例如著名投资博主“东博老股民”(雪球网页链接),其建立于95年的真金白银的长期投资实验账户,曾实现超过500倍的收益,但最近几年选股差强人意,净值又回到260-300倍的程度。

又比如我们的大神“巴菲特”老先生最近10年的新重仓投资公司无论“康菲石油”、“IBM”包括目前的“苹果”,投资效果都不算太理想。具体问题当然可以具体分析,但我认为,概率这个“上帝之手”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分析到此,我并不想否定集中精力长期持有优质公司这一经典投资策略。该策略的投资者,只要坚持理性思考,买到垃圾公司的概率是很低的,也就是说,该策略是安全的。

但是,我同时也认为,即使不考虑股价过高引起的风险,集中精力长期持有优质公司这一投资策略并不能保证投资者成为下一个巴菲特。

为此,如果投资者将自己的根本战略定义为:“以相对较低的风险获得合理的回报”,该策略完全可以满足投资者要求。但是,如果投资者以为或者企图通过集中持有优质公司快速发财,迅速功成名就,那么,投资者就会给自己增加失望度和新的风险。

前几天,东阿阿胶19年中报利润大幅度下降。这虽然有点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即使如此,仅从18年报的财务看,东阿还是比较健康的,有能力进行经营调整,还不能就下结论认为东阿确定性衰退了。但让人唏嘘的是有人4倍杠杆被套东阿,这就属于自己给自己找风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