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回顾A股20年,总结了10点经验教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12

写在前面:20年的历史是厚重的,相比起来,这篇文章可能略显苍白,可为什么需要花费数十小时整理数据,并再花费数十小时梳理呢,我想到的是两点:一是历史是充满了智慧的结晶,虽无完整的亲身经历,但若学习和复盘,可以帮助我们减小重复过去错误的概率;二是A股的历史,是无数投资者的历史,反复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探寻其中规律。

在这篇文章完成之时,农历新年也马上就要来临,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顺利。

结论写在前面:

1.导致下跌的原因没有改善之前,期间资本市场政策很难扭转趋势;

2.正常情况下,分子作用大于分母,即经济状况大于流动性;

3.分子表现好的时候,首选顺周期;

4.周期下行控制仓位,犯错是大概率事件;

5.出清有多彻底,反弹就有多猛烈;

6.股价表现跟财务表现并未完全正相关,需要结合股价和所包含的预期判断;

7.大下行期虽然途中有反弹机会,但操作难度大,越往下难度越大;

8.去年表现好/坏对今年无直接影响,最终取决于基本面和估值情况;

9.没有行业可以长牛,尊重基本面,尊重股价;

10.暴跌迎来风格切换,底部暴跌更意味趋势反转;

2003年,一波三折,年线收红

2003年,上证指数表现为年初和年末涨,中间跌的特征,上半年高点出现在4月16日,年初至4月16日,上证指数上涨17.56%,年中低点出现在11月13日,区间最大跌幅为19.12%,11月13日至年末反弹,共反弹13.6%,最终年线收红。

从申万一级行业表现来看,钢铁、石油石化、公共事业涨幅居前;商贸零售、社会服务、农林牧业跌幅居前。从月份涨跌幅来看,全年涨幅基本由1月贡献,全年跌幅基本由6、9月贡献,其他月份各板块涨跌不一。

从营业收入来看,营收同比增长TOP3分别为钢铁、银行、通信,而营收同比增长靠后的分别是美容护理、社会服务和非银金融。

2003年个股弹性表现一般,最高涨幅为244%,其余均低于200%,涨幅靠前的分别是山东黄金皖通高速华光环能中金黄金三元股份中南股份湘邮科技国投电力上汽集团长江电力

2003年是非典时间段覆盖时间最长的年份,但从实际表现来看,非典对其影响有限,因为2002年11月16日在国内已经出现非典病例,而上证指数在4月16日前都是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贡献了全年最大涨幅。那么2003年4月之前的上涨因为什么呢?主要因为流动性和预期的原因,一是2003年1月6日,尚福林考察了两大交易所,放宽券商融资渠道预期升温;二是2003年2月19日,QFII进入操作阶段预期升温,10家中外资银行有望正式取得QFII托管资格。而6月之后的下跌,也主要是由于流动性的原因,6月5日央行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信贷政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8月5日,央行为了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决定从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隔日央行就宣布在银行间市场紧急注入600亿元资金,表明实际上银行间的流动性是非常紧张的。在年底,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

2004年,冲高回落,失望而归

2004年,开年犹如2003年,虽然曲折,但是在1季度仍保持上涨趋势,延续了2003年年末的行情,但情况在4月9日直转急下,当天上证指数下跌2.43%,收出开年以来最大跌幅,之后一路下跌,基本没有成级别的反弹,直到9月13日指数缩量下跌2.08%,收出全年最低点1259.43,之后指数连续狂奔5个交易日,指数区间涨幅接近14%,但好景不长,快速反弹之后,就开启下跌模式,全年上证指数下跌15.4%。

从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来看,全年仅3个一级行业上涨,并且上涨幅度最大的传媒板块也仅上涨14.11%,远小于2003年钢铁的35.64%。2004年,涨幅前三的分别是传媒、煤炭和交通运输。跌幅前三的分别是非银金融、国防军工和汽车。而2003年涨幅前三的钢铁、公共事业和石油石化在2004年均表现一般,而2003年跌幅前三的商贸零售、社会服务和农林牧渔在2004年虽仍然表现一般,但相比2003年仍有不小的进步。

从月份涨跌幅看,上涨的月份集中1季度和9月份,而1月份表现最好的电子和通信,并未进入全年涨幅前三。

从财务表现来看,2003年涨幅前三的钢铁、公共事业和石油石化在2004年营收仍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钢铁行业,2004年营收同比增速排名全行业前三,但股价表现却稍显一般。而2004年涨幅前三的传媒、煤炭和交通运输仅煤炭营收同比增速排行业第4。从跌幅前三非银金融、国防军工和汽车来看,全年业绩无论收入还是利润都表现相对较差。

从个股涨跌幅来看,排名前十的平均涨幅基本与2003年差不多。2003年涨幅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山东黄金皖通高速华光环能,而这几只票在2004年的涨幅分别是-19.2%、10.5%、-21.8%,2003年跌幅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返利科技大龙地产正虹科技,而他们2004年涨幅分别为-11.8%、1.2%、-13.9%。

2004年年初整个市场仍蔓延着乐观的情绪,一方面因为从2003年11月见底之后,指数开启反弹模式;另一方面金融改革逐步落地,而且从去年年底开始流动性逐步改善,直接利好权益类资产。但情况在4月9日发生变化,当天国常会表态: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资过快增长。4月25日从7%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7.5%。虽然当日抑制通胀决心显著,但通胀并没有如预期的降温,PPI在当年10月才见顶,并且在这期间,海外市场也不太平,6月、8月、9月、11月和12月,美联储连续5次加息。在双重夹击之下,上证指数从4月份开始了漫长下跌过程,直到9月13日,伴随CPI掉头,市场对于宏观调控预期下调,并且下调印花税、投资者有限补偿机制将出台等消息传出,促使上证指数连续大涨5天,但这些东西终究未改变根本原因,在连续反弹5天后,指数又开始掉头。10月29日,央行选择加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最终导致2004年全年收阴。

2005年,信心破灭,推倒重建

2005年,在年初指数已经有止跌迹象,并在2月2日收了一根上涨5.35%的超级大阳线,为大家贡献了新年红包,因为2月8日就是大年三十,但是好景不长,在2月25日指数全出了全年的最高点,即1328.53,并开始了一路模式,至6月6日,创出了牛市之前的最低点998.23,虽然从2004年4月的高点算起,上证指数大概跌了42%,之后虽然7月份逼近1000点,但有惊无险,之后震荡走高,全年收跌8.33%。

从申万一级行业看,全年仅4个一级行业实现上涨,跑赢上证指数的仅8个行业,相比2004年略微进步,2005年涨幅前三的分别是银行、国防军工和社会服务,在2004年他们的涨幅排名分别是22、31和10,而2004年涨幅排名前三的传媒、煤炭、交通运输分别排在17、30和14。

从月度涨跌幅来看,虽然1月指数基本横盘,但是从行业层面看,基本是普跌的状态,并且除2月和6月,上半年其它4个月基本都是下跌的状态。从涨幅来看,2005年涨幅前三的银行、国防军工和社会服务仍不是2月表现最亮眼的板块。

从财务角度看,2005年营收同比前三的分别是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和石油石化,但其股价涨幅并未排在前面,排在前面的银行、国防军工和社会服务,仅国防军工利润表现靠前,银行和社会利润表现也相对一般。2004年营收表现较好的社会服务、有色金属和钢铁,2005年其基本都维持较好表现,但边际下滑。

从个股表现来看,最大涨幅和前十的平均涨幅基本与2004年一致,而在2004年排名前三的三只股票ST易购、航天电器凯恩股份,在2005年涨幅分别为56.2%、92.5%和-46.3%。2004年跌幅前三的分别是合金投资中粮糖业华润双鹤,在2005年涨幅分别为-33%、63.3%和27.4%。

3月之前,在CPI和PPI下降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两会重新燃起了期待之情,并且财政部决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2‰调整为1‰,催生了春节行情,但3月16日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切地浇灭了投资者的热情,随后开始了一路下跌模式,虽期间管理层叫停了IPO和再融资申请,直到6月份击穿1000点。之后随着指数超跌和股改不断推进,998点成为大牛市之前的坚实底部。

2006年,高歌猛进,全面牛市

2006年的上证指数低点定格在开始的第一天,这一年是投资者收获的一年,指数一路高歌猛进,仅在5月到8月短时间盘整,盘整时间不超过3个月,最终在2006年的最后一天,收出了全年最高点2847.61,全年指数涨幅接近140%,如果那个时候有微信红包,估计每天收盘都是抢红包的游戏。

这一年申万一级行业全部实现上涨,涨幅最大的非银金融,板块接近翻3倍,最差的电子行业也实现了超40%的上涨,有8个一级行业跑赢上证指数,分别是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房地产、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和商贸零售。

从月度来看,全年仅7月和10月出现了小幅调整,其中最大涨幅出现在5月,国防军工板块更是创下了单月上涨55%的记录。

从财务角度看,这一年31个一级行业营收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利润方面仅通信和国防军工出现了下跌,涨幅第一的非银金融营收同比和利润同比分别为282%和547%。

个股方面,前十平均涨幅超过400%,远超过去几年的最大涨幅,其中涨幅第一和第二的丹化科技ST泛海涨幅都超过500%,而去年涨幅第一的苏宁环球也实现了超200%的上涨。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批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股改红利延续到了年初,并且在2月2日,国资委表示2006年将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并将股改推向纵深处,市场情绪高涨,另外,国内经济持续向好,也推升了行情提速,人民币不断升值,3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破1:8的心理关口,虽然期间美联储加息,但并未影响市场整体趋势。4月12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全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紧急通知》,规定6月30日为股改最后期限,5月17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虽然在4月26日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4月28日,建设部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但市场认为这都改变不了强劲基本面的事实,随着三季报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市场开始加速,直至年末创下全年最高点。

2007年,牛市继续,暗流涌动

2007年年初并未延续2006年末尾指数加速走势,而是选择盘整了两个月,之后快速拉升,至5月29日的4335.96,随后又接着盘整两个月,再一口气拉升到了6124,这个至今未能突破的点位,之后开始小幅下跌,最大跌幅不到-22%。从全年的维度看,指数全年涨幅接近100%,振幅接近135%,虽然涨幅没有2006年大,但是全年最高涨幅接近2006年,这一年仍然是投资者丰收的一年。

2007年仍然是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上涨,并且只有一个行业跑输上证指数,但与2006年不同的是,2006年的涨幅前5,都没有出现在2007年的涨幅前5当中,2006年涨幅前5分别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房地产和机械设备,而2007年的涨幅前5分别是煤炭、有色金属、美容护理、国防军工和电力设备。另外,还有一点不同,即2007年虽然指数涨幅没有2006年涨幅大,但是行业的平均涨幅却大于2006年,意味着2007年相比2006年,更偏好小市值品种。

从分月表现看,前五个月板块表现都比较好,尤其是在第4个月,多达4个一级行业涨幅接近50%,美容护理有两个月涨幅接近50%,涨幅TOP2的煤炭和有色金属单月表现也并不突出,每月涨幅每月相对于比较均匀。

从财务情况来看,相较于2006年,2007年无论是行业营业收入同比还是利润同比已经出现明显的降速。涨幅靠前的煤炭和美容护理在财务上表现也并不突出。

与指数涨幅情况类似,本年涨幅靠前的个股,涨幅明显高于2006年,其中排名前3的仁和药业亿帆医药华建集团涨幅都在12倍左右,而2006年这个数字在5倍左右。而去年涨幅前3的丹化科技ST泛海吉林敖东,在2007年也分别取得了193%、143%和306%的涨幅,其中吉林敖东两年涨幅差不多15倍。

2007年行情走的并没有2006年顺利,一方面是2006年指数涨幅过大,另一方面由于通胀,国内流动性从年初就开始收紧,1月15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这次算起,年内共上调了10次存款准备金率,最终调到了14.5%),但由于两会没有提房地产调控和出口超预期带动基本面持续向好,房地产市场火热,市场做多热情再次被点燃。直到5月30日,财政部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一调整为千分之三,市场盘整两个月,但是在做多热情高涨、居民存款流入股市的背景下,泡沫不断推升,最终创出了历史高点6124。

2008年,泡沫刺破,一泻千里

2008年犹如2006和2007年一样,但这个相似在于角度,同样的45度,不过前两年是向上45度上涨,2008年是向下45度下跌。万物皆为周期,2008年,整个下跌几乎没有抵抗,从最到点的5522到1664,最大回撤接近68%,全年下跌超过65%,2006-2008年是造富的3年,同样也是财富毁灭的3年。

在指数跌幅65%的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幸免,其中有色金属跌幅接近80%,跌幅最小的电力设备跌幅也超过了40%,去年涨幅靠前的煤炭、有色金属、美容护理2008年分别下跌68%、77%和61%。

虽然指数下跌幅度巨大,但是仍有波段操作机会,但操作难度极大,2、4、7、11、12均有反弹能参与,其中建筑建材在11月涨幅超过40%。

在财务方面,煤炭虽然表现较好,但仍无法改变大幅下跌的现实。

虽然平潭发展在2008年涨幅仍然接近3倍,但主要也是因为公司在此之前停牌重组,所以参考意义较小,而当年跌幅前3基本都接近90%,分别是景峰医药、澳洋健康和宏达股份。

2007年多次降准并未能给通胀降温,2008年初无论CPI还是PPI都持续在高位徘徊,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规定了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品种和范围。随后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市场泡沫刺破,上证指数迎来大跌。随着指数大跌,救市政策出台,一方面国有大行放松房贷政策,另一方面降低印花税率,但是大船已经改变方向,很难再掉头。之后,汶川地震、三聚氰胺事件又不断袭扰投资者信心,尤其是海外金融危机导致CPI和PPI开始断崖下跌,虽然期间不断降准降息,11月10日万众瞩目的“四万亿”计划正式公布,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但都收效甚微。

2009年,利空出尽,卷土重来

2009年,上证指数一改2008的颓势,开年第一天的低点就是全年的最低点,从年初一直涨到了8月份,期间基本没有调整的迹象,涨幅达89%,最大振幅超过90%。虽然8月份指数出现比较大的调整,但是之后一路小步反弹,到年末基本接近8月份高点,2009年全年上证指数上涨接近79%。

从行业涨跌幅看,2009年32个申万一级行业实现上涨,其中26个跑赢上证指数,排名前3的汽车、煤炭、有色金属涨幅分别为241%、203%和180%。平均涨幅已经接近2007年,并超过2006年,所以出清的有多彻底,反弹就有多猛烈。而恰好汽车、煤炭、有色金属也是2007年下跌最猛的几个行业之一。

全年仅8月份出现下跌,无论是持股体验还是操作难度都比较小,所以2009年可以称之为小牛市,虽不及2007年,但涨幅依旧足够巨大。

从营收同比和净利润同比来看,建筑装饰、非银金融、家用电器、计算机等表现较好,但股价涨幅仍不及汽车、煤炭和有色金属。

从个股涨跌幅看,2009年个股涨跌幅表现不俗,排名前5的平均涨幅超过5倍,前10的也基本在4倍以上,而2008年表现比较差的景峰医药、澳洋健康和宏达股份也分别实现上涨170%、259%和254%。

2009年开年,1月3日温家宝就宣布国务院正在制定扩内需十条规划,四大银行开始执行存量房贷七折优惠政策,信贷数据不断验证“四万亿”效果,再叠加2008年调整的足够快和足够深,所以指数从开年起就开启了上涨模式,期间又有诸如房地产松绑政策公布,不断刺激指数上涨,虽然8月调整剧烈,但在经济基本面不断好转的背景下,上证指数走出了不断修复的行情。

2010年,一波三折,宽幅震荡

2010年1月11日,上证指数大幅高开,创出全年最高点,3306.75点,虽然2月初到4月中旬有小幅反弹,但是仍没有改变下跌趋势,到7月2日创出全年最低点2319.74。至年底反弹至2808点,期间在国庆前后指数曾有快速反弹。全年跌幅14.31%。

从申万一级行业看,全年涨跌幅基本各半,涨幅靠前的基本是在2009年表现相对较差的板块,其中涨幅居前的分别是电子、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分别上涨39%、29%和28%。去年涨幅前三的汽车、煤炭和有色金属,涨幅分别为-10%、-9%和22%。

走势基本与指数一直,行业表现好的月份集中在下半年,涨幅最大的集中在10月份,分别煤炭和有色金属,涨幅接近30%。

整体基本面状况表现较好,31个一级申万行业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增幅最大的为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和石油石化,增长均超过了40%。利润方面,仅美容护理出现了负增长,其他均为正增长。

个股方面,广发证券、恒逸石化、广晟有色涨幅靠前,涨幅均超过了300%,去年涨幅靠前的顺发恒业、广弘控股和国中水务分别上涨-34%、-11%和63%。

在2010年4月份之前,指数一直保持震荡态势,因为整个市场对宏观政策并不明朗,而到了4月份,伴随着CPI和PPI走高,市场对经济过热预期升温,并且4月14日国常会确定了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房地产政策收紧,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逐渐明朗,市场开始出现下跌,直到7月份,随着流动性拐点出现和IPHONE4重磅上市,上证指数逐渐走出下跌趋势,在国庆期间迎来反弹高潮,之后又随着CPI超预期,央行全面收紧货币政策。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11月10日傍晚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升0.52个百分点至3.85%;同时,央行还上调了再贴现利率,由1.80%上调至2.25%,两者均为两年来首次调整。

2011年,短暂冲高,一路下行

2011年,在年初经历短暂下跌之后,便开启了上涨模式,虽然涨幅不大,但从起涨到结束差不多经历了3个月的时间,随后便开启了下跌模式,最大跌幅达30%,中途虽有小幅抵抗,但仍然不能改变下跌的总趋势。

全年申万一级行业无一幸免,全部都是下跌,区别就在于跌多跌少,以银行和食品饮料为代表权重相对抗跌,周期和成长跌幅居前,尤其是去年表现较好的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和有色金属等。

虽然从一级行业看,虽然全年没有收红的板块,但是如果分月来看,仍有几个月是全月收红的状态,比如2月、6月和10月,但想精准把握,仍操作难度极大。

从财务角度看,营收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分别是综合、计算机和农林牧渔。表现最差的分别是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和通信。利润表现最好的分别是电子、环保和综合。但结合涨跌幅来看,涨幅表现最好的与财务表现最好的并无直接关联。

虽然指数表现低迷,但是仍不乏表现好的个股,华夏幸福、国海证券、冠昊生物涨幅均超过了1.5倍,去年表现好的广发证券、恒逸石化和广晟有色涨幅分别为-60%、33%和-41%。去年表现差的华菱钢铁、鞍钢股份、海通证券,今年涨幅分别为-24%、-40%和-21%。

在2010年下半年一系列紧缩政策下,通胀并未能有效缓解,CPI和PPI仍在高位徘徊,但由于国内经济强劲,股市并未快速下跌,而是迎来一波小反弹,直到4月份,由于高通胀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实际利率为负,而实际利率为负的结果就是居民储蓄意愿不强,银行手上能够提供贷款的资金也不多,就导致了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虽然美债利率从4月份拐头向下,但国内仍选择紧缩的货币政策,直到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且从GDP同比数据来看,2011年,是同比绝对值下降的第一年。

2012,低位震荡,全年收红

2012年,上证指数迎来开门红,1月9日、1月10日和1月17日都迎来了大阳线,涨幅分别为2.89%、2.69%和4.18%,2012年第一波上涨持续到2月底,随后3月份,进入调整期,整个3月,最大跌幅达9%,之后迎来一波小反弹,小反弹持续5月7日,接着迎来5个月漫长的下跌,最大回撤接近19%,在12月4日创下1949之后,指数连续大阳,21个交易日,指数上涨14.6%,最终凭借最后一个月的上涨,指数全年艰难收红,上涨3.17%。

整体来看,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基本各半,排名靠前分别为房地产、非银金融、美容护理。涨幅排名靠后的分别是商贸零售、电力设备和通信。而在去年表现较好的银行和食品饮料,银行表现较为突出,食品饮料表现一般。

分月来看,行情特征尤为明显,2月、4月和12月大部分行业实现上涨,尤其是在12月,涨幅最小的行业都实现了超过7%的上涨。

从财务情况看,营收基本都出现了同比增长,排名靠前的分别是房地产、传媒和综合,虽然营收都出现了同比增长,但是利润却表现一般,31个申万一级行业,仅14家出现了归母同比增长,即出现量增价减的现象。

本年涨幅靠前的分别是浙江世宝、华数传媒和云鼎科技,涨幅均超过了200%,尤其前2名,涨幅超过了400%。而去年表现靠前的华夏幸福、国海证券在2012年仍有不错表现,都排进了涨幅榜前10名。而去年跌幅靠前的汉王科技、万邦达、东山精密继续下跌,分别下跌-20.2%、-4.3%、-3.8%。

2012年初,货币政策延续宽松方向,但是CPI和PPI已经连续下行多月,市场从担心通胀转而担心通缩,并且在3月份,“两会”八年来首次将GDP目标定在8%以下,因此催生了3月份的下跌。4月12日,深圳发布称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沪指大涨1.82%,形成了小级别的突破,但好景不长,5月7日之后指数又重新进入下跌趋势,虽然期间出台了一系列宽松政策,但仍不改变其方向,而且二季度末,美国披露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全球经济放缓预期加剧国内股市下跌。11月19日,白酒塑化剂事件加速资金流出,沪指跌至12月4日的1949点,但极致的宣泄,叠加本身估值就低,所以随着CPI和PPI逐渐拐头,美国开启第四轮量化宽松,助推上证指数迎来了12月的超级反弹,最终年线收红。

2013年,1849,惊心动魄

2013年,开年之后继续延续2012年底的上涨,并且保持2012年底的斜率,期间也有大阳线出线,上涨状态一直持续要2月初,随后开始缓慢下跌,调整,直到4月底这种状况得以改变,但是好景不长,从5月30日开始,指数下跌速度逐渐加快,最终在6月25日收出大长腿,并开启了一波反弹,至9月份,期间还发生了著名的8月16日乌龙指事件。全年上涨-6.75%。

2013年创业板逐渐火热,TMT涨幅居前,尤其是传媒、计算机,2013年全年分别上涨107%和67%,而顺周期表现较差,钢铁、有色和煤炭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7%、29%和42%。去年排名靠前的房地产、非银金融都排名中下游,仅非银金融略微跑赢上证指数。

从月份来看,涨幅分布比较均匀,1月表现好的是国防军工和银行,2月表现好的是环保,5月表现好的是环保、传媒和电子,7月表现好的是传媒,8月表现好的是交通运输,9月表现好的是传媒,11月表现好的是国防军工。下跌则主要集中在6月份和12月份。

财务方面,从营收同比角度看,仅社会服务和钢铁出现下滑,其余均为增长,其中传媒、房地产和综合涨幅最大,但是仅有传媒涨幅靠前,主要还是因为其它两个板块出现了量身价跌的现象,归母同比表现都较为一般。

个股表现来看,TMT个股霸榜,网宿科技、掌趣科技和奋达科技涨幅接近4倍,前20平均涨幅也接近3倍。

2013年初继续延续2012年底的基调,整个市场对经济复苏冲盘期待,但是2月20日国务院:严格限购,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2月21日美联储表示可能要退出量化宽松概率增加,给整个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弱势市场一直持续到5月底,从5月29日开始,整个市场按照风格轮番下跌,其背后的原因是国内和国际市场都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到6月25日,指数日内创出1849的低点,全天收了一个V字型,创业板带动市场上涨,主题投资火爆,而创业板上涨的背后,是多家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而这个问题多年也终将暴率,商誉减值层出不穷,所以出现混迟早要还的,靠高溢价收并购维持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12月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市场认为新股即将重新开启,创业板大跌超过8%,但等到2104年真正开始新股发行时,创业板却未跌,反涨,说明预期非常重要。

2014年,半年震荡,半年冲刺

2014年的前半年,对于指数来说是乏味,一直呈现区间震荡的走势,并且这个振幅基本维持在10%左右,但从7月初开始,情况发生剧烈的变化,指数一改震荡走势,开始上行,并在11月20日开始加速上行,波动幅度也逐渐增加,如12月4日,单日上涨超过4%,如12月9日单日下跌超过5%,最终年底创出新高,全年上涨52%。

从行业涨幅来看,顺周期一马当先,非银金融带头猛冲,非银金融全年上涨121%,高出第二名建筑装饰近40个点,而在去年表现好的传媒、计算机、环保表现相对一般,全年分别上涨17%、40%和27%。

从月份来看,涨幅基本由下半年贡献,但7-11月份涨幅基本均匀,到12月非银金融、银行和建筑装饰开始走加速,非银金融12月单月上涨51%。

从营收同比看,房地产、传媒和医药生物排名前三,分别增长48%、36%和32%,从归母同比看,综合、农林牧渔和非银金融排名前三,分别增长100%、60%和53%。

从个股情况看,兰石重装、中科曙光和九强生物涨幅靠前,第一名兰石重装涨幅接近10倍。去年表现好的网宿科技、掌趣科技和奋达科技14%、-11%、12%。

从国内经济的情况看,2014年国内经济并没有办法支持下半年走牛,上半年提出由保增长退守保就业,由7.5%退守7.2%目标,下半年PPI同比和CPI同比加速向下。但问题的关键就是,管理层找到了问题根源,并对症下药了,所以市场相信了。就比如如果一个人得了大病,但你给他吃感冒药,别人肯定认为不会好起来,但如果对症下药,就算现在还没好起来,但是相信终将会好起来的。而这就是2014年下半年启动牛市的原因(当然叠加价格和预期比较低),2014年推出的政策包括:(1) 基建投资;(2)PPP模式撬动社会杠杆; (3) 棚改; (4) 4月16日适当降低县域农商行存准率。6月9日再次定向降准。7月22日国家开发银行从央行获得3年期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 (PSL)。9月18日央行500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 (SLF) 首批确认实施。11月21日央行时隔两年才再次降息。

2015年,5178,如梦一场

在2014年底指数加速上行之后,2015年初指数先选择盘整了2个月,之后又开启加速模式,直到6月15日,创下5178.19点,之后开启大幅下跌,指数从高点下来,用了17个交易日下跌超过30%,之后仅过了1个多月,指数又连续大幅下跌,用了7个交易日,下跌接近30%,8月底之后,指数走出缓慢修复趋势,全年上涨9.4%,年内最高上涨超过60%。

2015年,虽然指数全年仅收涨9.4%,但是从行业来看,大部分表现都较为不错,两市仅5个一级行业跑输上证指数,其中跌幅靠前的也是去年涨幅靠前的,说明风格在今年发生了漂移,计算机领涨两市,涨幅翻倍,轻工制造和纺织服饰也有接近90%的涨幅。

从上图来看,下跌基本集中在6月、7月、8月和9月,其中7月下跌最多,有多个行业单月下跌幅度超过20%。

整体来看,财务表现一般,营收同比排名靠前的分别是传媒、非银金融和电子,分别增长33%、33%和22%。归母靠前的是美容护理、非银金融和社会服务,虽然非银在当年财务表现很好,但股价确实跌幅第一。

2015年,虽然指数表现一般,但是出现了25倍的大牛股中文在线,航天智造、创业慧康、信息发展、再升科技、万达电影涨幅也超过10倍。

在2015年前两个月指数行情较为平静,直到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带动指数开始突破,3月18日,《人民日报》发文称稳增长牵来改革牛、沪指年底或突破4000点等论断,4月13日,一人一户解禁,每人最多可开20个证券账户,4月21日《人民日报》称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期间还伴随着多次降准和降息,市场情绪高涨,上证指数6月突破5000点,6月12日冲到5178点。6月20日,《证券日报》发声称“6·19”暴跌不会逆转牛市大格局,但其实真正的拐点已经悄然来临,清查配资和汇改直接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但其真正的原因仍是泡沫巨大。

2016年,加速下跌,缓慢修复

2016年,指数开年迎来暴跌,20个叫日,最大跌幅达到了26%(但从个股的感受来看,可能还没今年这波猛烈,因为这波大幅下跌,其中伴随大阳线),虽然之后在2月25日,指数大跌超过6%,但是仍然没有改变其缓慢修复的趋势,全年上证指数下跌12%。

虽然指数下跌超过12%,带动大部分行业调整,尤其是在2015年涨幅较大的TMT行业,但其中不乏亮点,尤其是食品饮料行业,其表现一枝独秀,全年上涨超7%,相对于上证指数有接近20%的超额。

分月份来看,1月表现为普跌,全年表现最好的食品饮料在1月表现也并不突出,3月普涨,食品饮料也不是最突出的板块,但是从全年的维度来看,其表现最为持久。

从财务表现看,全年大部分行业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而食品饮料表现并非最突出。

从个股维度看,涨幅靠前的基本是当年上市的新股,可见那几年打新收益多高。

2015年12月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可能本意是好,但实际上加速了踩踏,熔断实施当天,A股就发生熔断,并提前收盘,历史上第一次发生,1月7日上证指数又暴跌7%,直到1月27日,指数探底回升。一轮股价的出清,也意味着一轮风格的切换,3月两会全面吹响供给侧改革号角,成长风格逐渐切换至周期风格,顺周期全年相对表现较好。

2017-2018年,横盘震荡与单边下跌

2017年继续延续2016年指数缓慢修复状态,2017年全年振幅在14%左右,全年上涨6%左右。2018年初指数快速上行,做了一个假突破之后,迅速拐头向下,直至年终,2018年全年下跌超24%。

2017年顺周期依然延续了2016年的强势,虽然上证指数涨幅不大,但是食品饮料全年涨幅超过50%,家用电器涨幅超过40%,消费升级逐渐成为市场主旋律,虽然2018年所有一级行业都出现了下跌,但时候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升级仍然抗跌。

2017年,受益供给侧改革和地产去库存政策的推动,虽然美联储从3月22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但仍然不改全年指数震荡和消费大涨的趋势。2018年,指数年初形成突破,但强势在1月24日戛然而止,2月2日,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强化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2月底,老板电器、洋河股份等一众消费个股业绩低于预期,使市场逐渐意识到盈利可能会出现问题,3月23日美国正式开启贸易摩擦,国内PPI同比快速下降,虽然期间出台了诸如降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但仍然没有阻止市场下跌势头。

2019-2021年,绝地反击,开启慢牛

这三年虽然指数涨幅不大,上证指数仅上涨47%,远低于2006-2007年和2014-2015年的牛市,但是无论是板块还是个股都涨幅巨大,申万一级涨幅前3分别是电力设备,电子和食品饮料,涨幅分别是576%、393%和321%,而个股涨幅前50,基本都是在10倍以上,涨幅第一的万泰生物接近50倍,所以说这三年牛股辈出,一切的成功都是时代所赋予的,没有时代,一切都是空谈。

为什么会有本轮牛市?

因为分子和分母共同发力,一方面是因为疫情之后,全球供应链中断,而国内得益于管控效果好,率先复苏,使国内成为全球工厂。另一方面是随着外资占比逐步提高,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大放水,带来流动性溢价和估值提升。

2022-2023年,悄无声息,熊市开启

从指数层面看,这两年指数跌的并不多,两年共下跌18%,最大振幅也不过只有21%,但是从行业和个股的角度看,跌幅足够剧烈,建筑材料回撤接近30%,个股最大跌幅是腰斩腰斩再腰斩,这还没算21年下半年,其实在21年年中很多股票就已经见顶。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在上一轮牛市煤炭、石油石化这些资产表现并不好,但是在这轮熊市中,表现尤为突出,究其本质仍然基本面和价格,只要两者合适,就有资金去,因为现在这个市场5000多支股票,资金已经不支持普涨了,而A股资金又经常反应过度,所以只要给足性价比,就能够支持上涨。

下面就不对2022-2023年的行情一一罗列了,说几个印象深刻的事情吧。

1.应对在交易中尤为重要。

2022年底疫情防控20条发布,证监会发布“第三支箭”,市场对来年行情尤为看好,我自己也同样是这种感受,但是过于一致之后风险却暗藏其中,因为大家都乐观之后,都往乐观交易,所以对现实状况的预期就极高,而高预期的背后,基本面不达预期的概率就逐步提高了,所以在这种时候往往要有两手准备,铆钉多个指标之后,当信号发生之后要迅速做出反应,或者在持仓中保留对冲手段,以免回撤过大。

2.市场是个跷跷板,价格才是核心。

为什么这样说,从行业表现就可以看出,没有股票可以一直涨,资金都会去追逐便宜的资产,只要资产性价比够,起涨的哪天马上会到来。

3.治本的手段未出,就不会扭转趋势,除非通过市场手段快速出清,市场才会缓慢修复

如果原因是经济,那么出再多的资本市场政策也没用,有的也只是短期反弹,比如2023年8月27日,IPO节奏将阶段性收紧,历史上第10次IPO暂停;2023/8/27,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2023/8/27,破发、破净或三年未现金分红不得减持;2023/12/6,提高险资权益比例;出了这么多政策由于不治本,所以市场并没有反生反转,除非市场快速下跌,市场自发出清后,在没有根本政策的情况下可以缓慢修复。

以下的这段话,摘录自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的文章(他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投资大佬之一)

“熊市在狂热中孕育,在疑惑中形成,在麻木中发展,在悲观中成熟,在绝望中结束”。

随着悲观人变多,市场的下跌更加剧了投资者抛售离场的决心和步伐,于是市场开始从悲观状态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绝望。股价也从阴跌开始进入加速下跌了,由于股价下跌速度加快,会导致越来越多有杠杆的资金出现被动平仓的局面,公募和私募基金的投资人这时候也会出现因为绝望而开始赎回,赎回导致这些机构被动减仓卖出。由于买盘力量微弱,市场阶段性抛压稍稍增加一些,会导致股价的跌幅巨大,就像最近大家见到的现象。股价的进一步下跌会引发更多的风控盘、止损盘、恐慌盘的抛售。短期看,市场似乎成了一个向下自循环的永动机,股价越跌—引发更多的抛盘—股价进一步下跌---进一步的抛售,似乎没有止境(市场在牛市最后疯狂的阶段刚好相反,市场自我实现看似上涨也不会有尽头,这两种局面最终都不可能长期持续的,无论是疯狂还是绝望)。

#雪球星计划# #今日话题# #创业板指午后反弹,宁德时代领涨#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科创50(SH000688)$

全部讨论

04-02 17:03

股市长期是称重机,路遥知马力,每年的明星常常是过眼云烟。

02-06 15:53

非常专业的深度好文 推荐👍

牛蛙

02-06 17:26

UP太用心了,赞赞

02-06 15:26

好文帮顶

好文!

好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