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风正劲,奋楫杨帆正当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5

2023年收官,全年最终录得 37.28%收益率,从收益曲线对比来看,总资产曲线要平顺很多,这是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加仓抹平的,全年银证转账 20 次累计净加仓 17 万。今年继续保持了较高的现金流储蓄率以及还算满意的收益率。

算起来我是2015年首次开户进入股市的,第一笔资金仅区区2000块钱,当时正值大四,听同学说A股正在经历“消灭5元股”的浪潮,5块以下的股闭眼买入。听着颇为心动,于是在同学的指导下,下载了同花顺APP开户入金,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大门。后面陆续将我大学四年来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奖学金以及参加一些学科竞赛的奖金大概2万块钱全部投入其中。记忆中好像我连新手保护期都没有体验过,入市第一年就亏了55%。之后又连续亏了两年,虽然实际亏的净金额并不多,但比例巨大,直至2017年心灰意冷,销户退市。销户后2018年果然大盘又跌得稀碎,尽管没有继续炒股,但一直对股市保持着关注。

2019年,当时市场流传一种说法,散户十有九亏,因为散户没资金,没消息,没时间,而投资基金则是让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为你打工,让自己的钱成为机构的一员,于是我开始通过基金参与市场,19年正值行情大好,收益颇丰。直到2020年再次开户,我的投资已经进行到第五个年头,我竟然一本投资书籍,一个投资课程都没看过,纯粹就是瞎玩,好在对自己的实力比较了解,并没有把自己的现金流和储蓄大比例地投入。但通过19年赚钱的经验,我开始发觉,这可能真的是个能赚钱的门路。于是开始了系统性的学习,我的第一课是米课网上张曦(被解放的mogwai)的投资课,从此才慢慢知道了各类名词的含义,各类主流指标背后的意思,并开始接触到价值投资的门槛,真正开始投资的第二阶段。我开始上补习一些大V的课和文章,看书听直播,有非常水的,也有大量成功的宝藏投资者,比如冯柳,风生水起,疯狂的里海,湖湘欧阳子,大道,散户乙,水晶苍蝇拍等。

而这些成功者走的都是价值投资这条大道和正道。尽管都是价值投资,但不同的投资者其投资框架的关注点略有不同。有的以行业景气投资为首要条件,由上及下的选股,有的更关注业绩成长的幅度和可能性,还有的更关注业绩在一段时间内边际改善的程度。这种不同的投资框架对投资者的思维方式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我构思本文明年投资方面具体该做些什么的时候,我这个“练习时长两年半”的投资练习生,想到的是要以边际变化思维,逆向思维,弱者思维为切入点。

边际改善思维

简单地说就是:股价变动方向由业绩的边际变化产生,这是因为:当前的股价已经充分地反映了标的公司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的所有信息,同时也包含了当下众多市场参与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所以真正影响股价变化的因素就是边际信息的增加。有效的边际变化通常作用于公司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两端,落脚点在于标志性的事件对产品“渗透率”“周期方向”“供给限制/破坏”上。

逆向思维

通常逆向投资是指大卫·德雷曼、肯·费雪在《逆向投资》和《丛林投资法则》描述的市场“为什么会犯错”,以及如何把握市场认知错误和缺陷来获取投资回报。但我想表达的“逆向思维”并非“逆向市场认知”,因为找出市场认知错误前提是有超越市场的认知,这十分的困难。而是“逆向市场关注”,即利用市场的忽视或者无视,发掘低关注的,市场忽略的基本面边际改善因素和错误认知,从而找到低估、低位的标的的均值回归投资机会。这种机会通常以几个形式表现:

行业基本面边际改善忽视和错误认知,企业经营状况改善的忽视和错误认知。

机构持股比例很低,显示机构投资者关注度不够或者认为没有机会。

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的逻辑和信号,但是尚未被市场所重视和注意,比如说毛利率三费等已经率先改善,或者是营收已经率先改善而利润没有出来。

弱者思维

前面讲的边际变化+逆向关注核心在于建立一个“低位的,有逻辑的,有变化的,机构关注度低的,均值回归数学期望值高的”标的组合池,从而落实到实操层面:确定埋伏时间、关注回升的关键变量,及时的买入和卖出。而这部分实操最讲究“弱者思维”。这是因为等待和耐心是逆向投资的关键要点。逆向投资最痛苦的一点就是不知道要埋伏多久,不知道改善会不会来。光低位关注度低是没有用的,边际变化才是核心。因此对于边际改善的逻辑和信号的判断是最为重要的,在判断时要坚决把自己放入到“弱者”的角色中,切忌超出能力圈的主观判断。尤其是价值判断建立在一个以上非能力圈的主观判断上,在股价出现波动的时候,内心将极度煎熬导致动作变形。甚至今年还在有些投资群里面发现一批,对于行业发展和公司产业趋势有主观的判断和信仰的群体,从而忽视、否定、拒绝接受和不愿意承认其他变化比如市场供给端变化和政策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十分恐怖,要引以为戒。

这两天看文章,看到一篇回顾写到“你买了什么,可能因为你刚好研究了什么”投资是典型的“选择大于努力”的活动,所以扩大能力圈是未来的头等大事。过去的2023年,因为疫情解封后经济每况愈下,政策对于我的本职行业也是十分的不友善,再加上女儿出生。我的实业干得可以说是非常的焦头烂额,使得我陷入了一种焦虑和迷茫。投研相关的工作做起来完全不像去年前年很兴奋,输出文字和表达欲枯竭。感觉没什么新鲜事和角度值得一写。2023年写过的初筛研究包括:海新能科三角轮胎派斯林科陆电子珀莱雅、城发环境、花园生物两面针登康口腔莱美药业羚锐制药同德化工天马科技。以及常规跟踪分析:硅宝科技10篇、太极集团5篇、正海生物3篇,三美股份2篇、派林科技1篇,以及投资感悟几篇。2023年线下参加了城发环境,羚锐制药,双汇发展华兰生物&华兰疫苗的调研或投资者活动,跟四位线上结识的投资者好友线下交流,今年在这一块,给自己定了一个smart的小目标,也算培养自己的兴趣。

今年父亲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叠加病毒感冒引起的急性心衰进了ICU,突然发觉生死离别竟离我如此之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种事,不落实到身边人上,真的是难以有感受。2023年我的体重一直胖来瘦去,一回归健康状态就松懈,还阶段性的违规尝试了半只司美革鲁泰。以后这种事是坚决不干了,忘了是芒格还是巴菲特还是哪个老爷子说的,想要在这个注定少数人胜出的游戏中获胜,最重要的就是长时间地在市场中生存下来。人生也是一样呀,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一定是稳赢不输的,大家共勉。

全部讨论

01-02 19:09

怎么参加的羚锐线下调研呢?下回喊我一声,谢谢

01-03 17:51

里海粉丝哈

01-02 16:58

原来大学时就是学霸啊!还有奖学金,怪说不得投资也做的好!

01-02 19:49

我俩一届的。感觉你的投资做得比我好多了

晒得图因为带同花顺logo被屏蔽了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