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罕见的社融转负,怎么解读?为何都只字不提空转的本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6

一、引言

4月社融数据历史罕见的转负:新增社融-1987亿,同比少增1.4万亿,环比减少5万亿。上次出现负值还是2005年的10月。

对此,各方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不食烟火的卖方:金融挤水分、防空转,未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直面问题,是好事;

只赚噱头的大V:数据暴跌,技术性牛市结束;

苦中作乐的散户:06-07年的大牛市要来了;

剔除这些噪音,如何客观的分析这个数据呢?

二、社融为何转负?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明白社融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来引入一个新的角度,社融是社会各界对金融体系的信贷需求,那社融对于银行来说,就是资产,有资产就有负债。社融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社会信贷需求的减少,从银行的角度看,就是资产负债表的收缩。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社融转负的同时,新增存款同步减少。

在卖方分析的报告中,提到了以下两点:“金融业增加值考核降低了信贷总量这一指标的权重”和“4月打击银行手工补息吸引存款”。

这两点确实是造成4月存贷双降的技术性原因,但他们都有意或无意的没有深入去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趋势。

三、空转的本质

首先,我们先解释下手工补息。手工补息指的是当下存款利率较低,银行为抢存款,会以各种小动作给客户补贴利息。这样,对于贷款成本很低的大机构客户,就能套利,造成空转。

讲到这,就会有一个问题,机构先贷款再存款,居然能赚钱,银行傻?银行肯定是不傻的。这里我虚拟一个数值,大家就明白了,

银行存款利率1.5%,贷款利率2%-5%;机构从市场里资金成本1.5%-2%,手工补息后2%-2.5%;企业贷款利率3%-6%,居民存款利率1.5%,贷款利率5%-10%;

而之所以没人去解释空转的本质,就是因为空转揭露了一个事实,资源牌照的显著不平等。空转,就是大机构赚大多数居民和企业的利息。

所以上面打击空转,确实是对的。但却都不提空转的本质。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四、缩表的趋势

回到社融转负,打击手工补息后,金融的运转逻辑变为:银行不能加息拉存款,大机构不能套利所以减少贷款,进而不能存到银行,银行就不能用存款做贷款(考虑货币乘数)。

结果就造成了,机构降杠杆,银行资产负债表双降,而居民和企业本身需求就越来越弱(这一点大家也都不提,注意力都在分析社融数据减少的技术性原因)。

我们都知道,企业和居民在过去两年一直就是缩表的,而一旦银行和机构也开始缩表,是,水分确实在挤,但真正可怕的难道不是衰T吗?

万事就怕趋势和螺旋。

这里只能希望财政政策多多发力,中Y加杠杆。

五、政策的应对

下周将召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动员会,我猜,央行也会配套做降准。这样就可以由中Y率先扩表,来打破其他部分缩表的趋势。

拭目以待吧。

$上证指数(SH000001)$ #社融#

全部讨论

05-12 18:35

为什么不降息呢,保汇率?央行为什么不下场买etf呢?现在还有什么可以投的方向,产能都严重过剩了

05-12 22:34

请教您一下,m2减少,里面的本质是啥,这钱流到哪里去了

05-12 20:17

分析的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