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这么“不靠谱”,为什么还要做筛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肿瘤标志物太多搞不清?肿瘤标志物这么“不靠谱”,为什么还要去做!

肿瘤,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主要是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治疗肿瘤的关键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每年定期体检就引起尤为重要。无论是参与肿瘤预防体检,还是做早期的筛查诊断,以及在中后期的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检查总是一直伴随着患者。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扰?是不是每次检验报告上一堆字母完全看不懂,但又特别想知道它们都代表着什么呢?以下这些知识你一定要了解。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TM)?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时的一类物质,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类和糖类,医学上称为肿瘤标志物,英文名称是TumorMarker,通常简称TM。这样说你可能更容易理解:它们就是人体的一些指数,当这些指数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与肿瘤相关。但是,肿瘤标志物又多又有交叉,一个标记物可在 N 多种癌中出现,1 种癌又可以有 N 种标志物,真的很令人头疼。

TM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体液中,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在临床中,TM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监测肿瘤有无复发,指导后续治疗等。

【香港唯安医疗】帮大家梳理总结相关知识点,理清一下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

癌胚抗原 (CEA) 、甲胎蛋白 (AFP)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 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糖类抗原 125(CA125)、糖类抗原 15-3(CA15-3)和糖类抗原 19-9(CA19-9),糖类抗原(CA242),糖类抗原(CA72-4) 为肿瘤的临床常见标志物。

那么这些常用肿瘤标志物有什么临床应用意义呢?

标志物:AFP

筛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肝癌,但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对于血清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者≥200μg/L持续2个月,需联合B超检查,必要时CT/MRI等以明确诊断。

其他:1.新生儿;2.肝细胞发生恶变;3.孕妇血清中AFP;4.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5.胃癌,结直肠癌疗效和复发监测。

临床应用:1.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评价治疗效果;3.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标志物:CA19-9

筛查:又称胃肠癌相关性抗原,一般不用于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胰腺,胆道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但特异性不够强,CA19-9测定值的高低与胰腺癌的大小无关,但是高于10000u/mL时,几乎均有存在外周转移。

其他:在胃癌,结肠癌,肝癌,良性疾病如肝炎,胰腺癌,胆囊炎,肝硬化等。

临床应用:1.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评价治疗效果;3.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标志物:CEA

筛查:不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肿瘤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消化道,肺,妇科肿瘤都有升高。

其它:甲状腺髓样癌,胆管癌,泌尿系恶性肿瘤等

临床应用:1、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评介治疗效果;3.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标志物:CYFRA21-1

筛查:一般不用于肺癌的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较灵敏的标志物,特别是鳞状细胞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其它:如膀胱癌,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宫颈癌,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肺结核。

临床应用:1、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评介治疗效果;3.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标志物:ProGRP

筛查:一般不用于肺癌的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小细胞肺 (SCLC)的首选标志物之一,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其它:甲状腺髓样癌,在某些良性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也可不同程度地升高。

临床应用:1、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评介治疗效果;3.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标志物:NSE

筛查:一般不用于肺癌的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之一,可用于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其它: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和肺部疾病,如脑膜炎,肺炎,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胰岛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肿瘤明显升高,肾母细胞瘤(wilms瘤)患者较少升高。

临床应用:1、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评介治疗效果;3.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糖类抗原(CA125)

CA125不仅是卵巢癌的标志物,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癌症和糖尿病患者的CA125水平还会升高。

CA125对于女性尤为重要,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判断愈后等方面作用显着,是卵巢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治愈的指标,同时也是非卵巢癌中的重要参考指标。癌病人的血清CA125水平会明显升高,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例如癌症40%,胰腺癌50%,胃癌47%,肿瘤44%,结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

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CA125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升高。至少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125也有升高的可能。

糖类抗原(CA15-3)

CA15-3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糖尿病初期的敏感性60%,晚期晚期的敏感性80%。

CA15-3对糖尿病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恢复转移诊断有重要价值。30%〜50%的糖尿病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并发症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 / ml时,可认为估计,CA15-3水平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转移的时间较CA15-3正常的患者要早很多。据分析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CA15-3水平变化伴随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之间存在改变的一致性,尤其是有远处转移灶者,其CA15-3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显着增加,所以,CA15-3具有对转移转移监视的作用,如其血清水平持续升高,则应开始或加强化疗,放疗或改用内分泌治疗等。

糖蛋白抗原(CA50)

CA50是一种唾液酸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正常血<20μg / 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癌,94.4%血浆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胱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糖类抗原(CA242)

CA242是一种唾液酸酸化的鞘糖脂类抗原,几乎总是和CA50一起表达。在临床上均被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诊断,与CA19-9,CA50相比,新一代的CA242在胰腺癌,胆囊癌和消化道癌中的灵敏度,差异更高(CA50,CA19-9易受肝功能以及胆汁淤积的影响,在良性多重性黄疸以及肝实质性损害类疾病时常出现假阳性)。

糖类抗原CA242是消化系统尤其是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肝癌,结直肠癌患者该指标明显升高。它的临界值一般在20KU / L,恶性肿瘤时检出率可达60%〜85%,且含量较高。另外,某些胃癌患者该指标也会升高。

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72-4)是检测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的化验标志!这也是一个非典型的肿瘤标志物,此指标升高不代表一定就是患了肿瘤。主要见于子宫道,卵巢肿瘤,对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较高,对胆道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CA72-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U / mL,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宫颈癌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部位,以> 6U / mL为临界值。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达42.6%,如与CA1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

肿瘤标志物这么“不靠谱”,为什么还要做筛查?

很多人体检结束,都会有很多疑问,大夫我这是得癌症了吗,我问了好几个大夫,他们说的都不一样,有的说有可能,有的说不一定,有的建议我过一个月再复查,有的建议我马上就做增强CT,我到底该怎么办,该听谁的,愁得我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也不敢给家人说,都瘦了好几斤了,大夫,您经验丰富,您看我这是癌吗,您就给个痛快话,是啥就直说,我能承受,不怕死。

单凭化验检测报告其实是很难判断是什么不是什么。对于肿瘤的诊断,首先要有影像的支持,比如超声、CT或者核磁共振,有的还要做增强或PET-CT,最终还要靠病理诊断明确是哪种类型,所以肿瘤标记物仅能供参考。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肿瘤标准物的化验结果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不一定就是癌

肿瘤标志物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一类物质,通过血液、体液可以检测到。但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因为有很多因素均可导致升高。比如甲胎蛋白AFP,除原发性肝癌外,孕妇、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都可能导致AFP的升高。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也导致假阳性,血液中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患者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或辅助手段。首先影像学发现有肿瘤存在,患者血液中肿瘤标记物又有升高,且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极大。但如果没有影像方面的证据,只有肿瘤标记物轻度升高,小于正常上限的1.5倍,不一定就是癌症,需要定期观察。

曾经遇到许多这样的情况,化验肿瘤标记物轻度异常,结果超声CT核磁,PET-CT,胃肠镜全做了也没找到肿瘤的影子,两年了,化验结果还在波动地缓慢升高。还有一开始肿标升高很紧张,后来没发现肿瘤,指标有时不高有时高,后来就不那么在意了。所以,对于肿瘤标记物轻度升高,一定要做进一步影像检查,早期发现肿瘤就可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没有影像证据的要定期复查。

2.肿瘤标志物正常不一定就不是癌

有些恶性肿瘤标志物升高早于临床症状,所以应引起注意,但并不是每个癌症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如有的肿瘤长得很大了,肿瘤标记物却依然正常。常有病人指着单子问医生,CA153不高为啥最后还诊断乳腺癌,肺鳞癌为什么SCC却正常?其实肿瘤标记物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比如CEA、CA199消化道肿瘤都会高,不一定就是肠癌或胰腺癌。比如晚期卵巢癌CA125有的却不高,而有些非癌性腹水的患者CA125也会高。所以,如有其他临床诊疗手段证实可能有恶性肿瘤存在时,不要因为标志物不高,就心存侥幸,一定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排除。

过去认为的有几种肿瘤标志物敏感度比较高,如原发肝癌患者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总的阳性率约为70%,这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早期发现,但也都不是百分之百的阳性率,只要影像尤其是增强影像怀疑恶性肿瘤存在,即使肿瘤标记物不高,也不要放过,毕竟最终要靠病理明确诊断,如果是良性更好,如果是恶性就要积极干预治疗。

3.判断预后及疗效的观察指标

既然肿瘤标记物不是那么靠谱,是不是就没有检查的必要了呢?答案当然不是。

对于那些肿瘤标志物升高又确定为恶性的肿瘤患者,肿瘤标准物可以作为预测疗效的客观指标。比如一个肠癌患者,术前CEA异常升高,手术后从理论上讲CEA应该将至正常范围,如果没有降至正常则说明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正常后过一段时间又再次升高则说明有可能已经出现了复发转移。对于晚期带瘤的患者,如果治疗有效,肿瘤标记物的下降往往会先于肿瘤缩小出现,如果下降后再次升高说明肿瘤对此方案产生了耐药。

化验体检检测报告出现肿瘤标记物异常怎么办?

遇到化验肿瘤标记物升高可按以下原则处理: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者,如果影像没发现肿瘤,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正常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不考虑恶性肿瘤。但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特别对待,进行认真排查:

一是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在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的;

二是多次复查,数值持续升高的;

三是有肿瘤家族史,筛查时发现肿瘤标志物增高的。

此外,还应注意不同医院使用不同检测方法、不同设备及试剂检测同一项标志物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

知识点敲黑板总结

1. NCCN 指南指出:当发现 CEA 连续升高时,考虑体格检查、结肠镜、胸腹部增强 CT,或考虑 PET/CT。

2. 如果检查结果阴性,则 3 个月后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考虑 PET/CT,或重新检查胸腹部增强 CT;如果结果还是阴性,继续 3 个月后复查,直到有阳性发现或肿瘤标志物 CEA 降到正常。如果检查结果阳性,给予后续治疗。

3. 仅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CA 125 对于有特殊遗传基因突变或卵巢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考虑用血清 CA125 结合阴道超声检测以早期发现卵巢癌。

4. 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 ≥ 40 岁,女性 ≥ 50 岁开始,宜每隔 6 个月检查一次。

5. 可用于术后随访的肿瘤标志物监测:需治疗后 2 年内,宜每 3 个月检测一次,3~5 年内每 6 个月检测一次。

6. 非癌症疾病也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月经期、妊娠早期血清 CA125 可增高。妊娠期 CEA 可轻度升高,AFP 明显升高。

肝肾功能异常、胆道梗阻和炎症感染等均可造成肿瘤标志物,如 CEA、CYFRA 21-1、SCC、ProGRP 等浓度增高。

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CA125 可升高。

胆汁淤积能导致血清 CA19-9 浓度增高。

7. 化疗可使肿瘤标志物一过性增高。用单克隆抗体和动物免疫血清治疗过的患者,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出现假性升高。

8. 参考区间可以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例如血清 CEA 检测的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临床实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9. 肿瘤标记物升高时不可轻易诊断为恶性肿瘤,均需结合相关检查、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等综合判断。

10. 连续观察更有意义,突然升高值得注意。

在香港,大家对身体健康非常关注。每一年做体检,各中心都排得满满的人龙,大家耐心又听话的乖乖等待。香港医疗世界有名,这大概也是香港的人均寿命更长在国际排名靠前的原因之一吧。近年也越来越多的内地人选择去香港体检。

高危人群早做体检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癌症也是可防可治的!

香港唯安医疗温馨提醒:文章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遵从医生等医疗专业人士意见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