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股份行,“一哥”招行惹谁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时也运也 编|顾柠

日前,招行党委开展专题研讨学习,后于官微表示,将深入宣导、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全行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股份制银行有别论”等错误论调。然而受到媒体关注后,招行文章已做修改,删除“股份制银行有别论”相关字眼。最新文章显示:推动全行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等错误论调。

当下时点,作为头牌明星股份行的招行提出如此论调一时令人摸不着头脑,但若追根溯源,或是响应去年中纪委以及原中国银保监会的号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3年,年初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刊文称,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要对金融、央企领域和行业“四风”表现形式和特点有深刻认知,要坚决摒弃“业务需要论”的错误论调、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的错误思想、纠治行业“潜规则”和不正之风,铲除“法不责众”心理和“比烂”心态。加固金融和央企领域的精神堤坝。

随后的3月24日,原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以下简称《成效》)再度直言,要坚决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等错误思想。去年3月27日,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上,五家金融企业更是被首次纳入巡视范围。

种种迹象表明,金融业已经成为打击不正之风的重点领域。在此背景下金融反腐力度持续加深 ,于此同时,各类型金融机构“降薪潮”此起彼伏。再回到本次事件的“主角”招行,作为一家深层次市场化的龙头股份行,此时发声背后或蕴含某种深意。实际上,招行本身或许就是银行业中的“精英”一枚,不仅业务做得好,且员工薪酬也是不菲。

据《行长速览》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招行的人均薪酬一直位于众多银行前列,常年居于前五。依据业内人均薪酬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下面是,2023年招行以58.26万元的人均薪酬位列39家银行第四,2022年招行以58.90万元位列第五,2021年则以60.38万元位居榜眼。

此外,招行的高管薪酬在同业内的地位也“不遑多让”,最新招行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现任正副行长人员税前薪酬规模均在200万元以上,而职工监事均薪也在在100万元以上。具体来看,正副行长队列中,现任行长王良税前薪酬最高,为345.32万元,之后一次是副行长王云桂286.89万元,副行长朱江涛282.08万元,副行长钟德胜263.59万元,副行长王颖241.46万元,副行长彭家文241.4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的首席信息官江朝阳在薪资规模上与诸位副行长薪资相差无几,为276.78万元;而职工监事层,则是蔡进最高为162.69万元,之后依次是曹建129.42万元,杨盛96.66万元。

实际上,这并非是招行高管薪酬的全部,一般而言,除在年报中所披露的薪酬部分外,招行在对应年份年底前还会进行补充薪酬披露,二者之和才更接近招行高管年度薪酬的实际情况。而2023年9月招行发布公告显示,王良补充税前薪酬为280.02万,王桂云补充税前薪酬为208.88万元,朱江涛补充税前薪酬为206.96万元,钟德胜补充税前薪酬为183.06万元,江朝阳补充税前薪酬为123.52万元。

而如若结合上面年报中披露薪酬金额,不难发现,招行高管最高薪或已突破600万元,在一众股份行的高管薪酬中也是位居前列的水平。

当下的银行业正处于承压阶段,日子并不好过,可谓“节衣缩食”,股份行高管此时能否与员工同甘共苦也自然成了外界的关注点。数据显示,近年来招行的高管也的确处在降薪态势,高管年度薪酬总额已从2022年的5893.19万元已下跌36.8%至2023年的3722.84万元。值此行业艰难之际,招行此番再次表示要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股份制银行有别论”等错误论调,是要对高管薪酬再度动刀,还是压降普通职工薪酬,暂时无法定论,但可以肯定地是,现阶段下许多银行基层员工的薪资已经不起大刀阔斧的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