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科:四原因压垮全球金融市场 五要素或助中国资本市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戚梦颖 中国经营报

“只有强身健体之后才能减轻外部的压力和冲击。”

3月18日,在《中国经营报》第二季“企业战疫共克时艰”第十期直播课中,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认为,此次疫情将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史无前例的冲击,中国要积极关注全球疫情控制情况,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来恢复中国经济与市场的活力。

疫情成为压垮全球市场的稻草

苏培科指出,这次疫情成为了压垮全球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的稻草,造成的影响可能会超过预期与想象。他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全球金融市场“脆弱”的四大原因。

第一,疫情出现之后,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全球实体经济面临停摆,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出现下跌或调整,导致很多资产的价格迅速下跌,金融资产质量恶化,负债逐渐扩大,危机也会进一步加剧。苏培科解释,“往常我们看到有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实体经济不好,金融市场可能也好不到哪儿去”,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全球都将同时面临实体经济停摆与金融市场恶化的双重压力。

第二,全球金融市场的泡沫化程度比较严重,金融杠杆率普遍较高,“脱实向虚”的情况较严重。苏培科分析,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资产价格的上涨,对实际经济增长质量没有实质性推动,抬高了金融市场的价格,加大了杠杆在经济中运行的幅度,反而增加了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第三,次贷危机后的“黄金十年”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欧美市场的颓势。其中,美联储推出的QE,也就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于金融市场或是金融资产价格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在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的金融与股票市场没有出现大幅调整。而美国市场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只由30种最好的股票构成,并且淘汰效率和退市率高,通过优胜劣汰使股票市场保持活力,因此市场“似乎永远是欣欣向荣”,具有一定迷惑性。

第四,实体停摆会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恶化。此次全球市场开始采取紧急措施,美国出现了像是美联储大幅降息这样史无前例的刺激措施,很多市场都采取了限制做空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缓解问题,但此次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是一个漫长的周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进一步而言,苏培科解析称,首先各国的隔离措施将对服务业、进出口与跨境投资造成冲击;其次,对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外向型经济或是紧密依靠全球化产业链的经济体;同时,全球疫情控制的“短板效应”,也就是对疫情控制最弱的国家,将决定整个疫情的变化。因此,苏培科认为,整个疫情的控制是长期化的过程,“我看有人说6月中旬就结束了,我觉得没那么乐观”。

有利中国资本市场五要素

苏培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资本市场“一枝独秀”的难度较大,依然面临着疫情防控周期较长与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球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家间存在贸易摩擦、大批民营上市公司出现债务危机或流动性危机、市场融资渠道相对有限、大小非流通股减持。

但苏培科也指出,政策与市场环境也为中国资本市场释放五大积极有利因素。

第一,财政政策已开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除了加量加速发行地方债,下一步将从原来的投“铁公基”项目,逐渐投入到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功能的投入会进一步加大。

第二,去杠杆的阶段性任务已经结束,货币政策出现了明显的松动,市场的流动性会得到改善,但解决程度有待观察。

第三是外部因素,一旦欧美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全球的避险资金很有可能选择适当配置中国的一些金融资产。因此苏培科建议管理部门、高层决策部门把握机会,支持股票市场或金融市场,营造健康、长期的市场,向好的市场环境,减少熊市或者短期化炒作的状况。

第四,2020年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证券法》的修改、退市制度的完善与市场基础制度的改革都是重中之重,但需要关注执行程度。

第五,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向外资开放,增量资金在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高。苏培科建议,“我们要让市场逐渐走好,来吸引长线资金,营造长期向好的市场环境,这是至关重要的。”

重点关注四大变化

面对当前动荡的全球经济形势,苏培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要高度关注全球疫情的控制情况与后续变化。在此次疫情期间或之后,全球结构可能发生一些新的微妙的变化。在疫情控制得当的情况之下,中国应适当发挥积极作用,例如近期中国对一些国家的援助,得到了积极反馈,“这可以消除以前的一些误解”。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度要逐渐提高,如“一带一路”等倡议也要坚定推进。

第二,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强身健体,减轻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和压力。苏培科强调,一般情况之下,如果自身健康,外部冲击是有限的。他指出,最近有些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遭遇开工困难,受到较大影响,但是像游戏、线上经营模式的企业与人工智能的企业的进展状况相对理想,所以应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吸引力。

第三,资本市场应发挥重要作用,巧妙利用全球的避险资金来恢复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活力。苏培科指出,中国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将资本市场列为重点,改革带来的市场红利和退市带来的投资理念修正将成为必然。苏培科相信,经历A股市场优胜劣汰之后,很多机构的契约责任、信托责任与专业能力将越来越强,普通投资者会慢慢信任专业的基金机构,同时他也建议提醒新股民和投资者在能力有限时,可以投给专业机构。

第四,苏培科认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走向和政策的执行状况将决定下一步中国经济的深度和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例如新民企28条等积极向好的政策倾向。苏培科相信,未来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因为民营企业对于整个就业,对于经济创新带来新的活力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他指出,虽然目前一些相对保守的国有企业的现金流比较充裕,但是如果改革不到位,未来“三五年”也将出现问题。

在关注变化的同时,苏培科通过走访发现,高端技术型企业在中国受到了很大的支持,但整体的体量规模相对较小,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传统行业与传统企业衰落的大缺口,因此呈现出经济数据向下但经济质量、经济创新逐渐向上的结构性变化。这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未来投资关注的重点。(编辑:黄玉璐校对:彭玉凤)

该文于3月21日被台湾工商时报《中华大视野》专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