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9喜欢:7
$中国中药(00570)$ “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核心平台,中国中药通过科技创新,已位列全国中药企业前五强。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程学仁指出,“当前,中医药的市场空间和社会认可度都在提高,尤其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行业迎来巨大转折点。中国中药的整体战略是全力打造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从上游的种子种苗、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和物流仓储,到中游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再到下游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和中医药综合服务等,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推动我国中药产业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程学仁
    
已建全球最大中药工业产业集群
配方颗粒引领优势明显
  
今年11月,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管理将正式结束,对配方颗粒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销售范围扩至所有符合相关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有望迎来数倍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不再受到牌照限制,将吸引更多企业入局。
  
在程学仁看来,“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要求理论现代化、生产技术现代化、质量标准现代化、临床使用技术规范化、全过程管理体系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中药产业新方式。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管理正式结束之后,产品将采用国家标准(没有国标的品种采用经备案的省级标准)生产,这对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据了解,中国中药拥有超9万亩的GACP药材基地,超7万吨的中药饮片加工能力,超5万吨的药材提取能力和1.5万吨的配方颗粒制剂能力,是全国,也是全球最大的中药工业产业集群,强大高效的生产能力储备,将为中国中药在中医药行业迎来的新机遇期中奠定快速发展的基础。
  
随着试点政策的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将进入充分竞争领域,与此同时行业门槛也进一步升高,在此过程中中国中药的优势明显。“我们主要具备三大优势,首先我们获批早、品种全。拥有最早获批的2个全国试点、11个省级试点,700多个单味配方颗粒品种,在探索中已经摸索出甚至推动建立了一定的市场规律;其次我们规模大、增速快。国内总占有率超50%,在全国19个省市布局配方颗粒企业,年销售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最后也是核心,我们技术硬、壁垒高。国家药典委第一批和第二批公示的标准合计196个,中国中药起草的标准达102个,同时我们持续协助各省建立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程学仁提出,下一步其将推动国标研究、生产许可、省标备案、共用提取、医保准入等关键任务的达成,全力以赴提升产品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学术推广力度,提高各级医院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可控性及便利性优势的认可度,继续保持领先、引领的优势。
    
坚持大品种培育计划
盘活成药资源
  
中国中药旗下拥有“冯了性”“安宁”“同济堂”等中华老字号,也一直致力于中医药产业的传承创新。
  
程学仁认为,“中医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尤其是在通过药物制剂现代化科技手段将传统中药方剂制成中成药之后,大大提高了中医药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这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中药拥有先进的成药生产线和丰富的成药产品资源,有超1200个中成药品规,其中约51.9%进入国家医保用药目录,约23.4%被列入国家基药目录,10个产品为独家产品,在中成药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国家公布了首批100个《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并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品种采取简化审批的策略,大大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高品质中药制剂研发。目前,中国中药依托在配方颗粒领域深耕多年累积的优势基础,开展了35个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物质基准、关键指标量值传递规律、大生产和安全性等研究,为中成药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此外,疫情的需求也加速了中药新药化湿败毒颗粒等中成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了从临床实践到科研数据再到新药的转化。
  
“我们始终坚持按大品种培育计划,深入梳理盘活现有闲置成药品种资源,坚定实施产品循证、目标统一、市场深入、推广专业、数据精细、品牌建设的营销战略,持续推进产品基础研究,以学术(品牌)+客情双轮驱动的模式进行推广,有效增加产品铺货率和动销率。”程学仁表示,当前针对中成药的监管政策主要是集中采购、医保控费、医院合理用药等,导致中成药整体增速比较平缓。中成药面临的各项压力正是由于国家对于整个中医药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对待。外部监管的压力越大,越是对规划化、规范化的集团化企业有利,相信中国中药能够快速适应行业新规则,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积极打造全产业链
探索中药大健康新业态
  
除配方颗粒和中成药外,中国中药一直加大拓展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包括布局药材资源、中药饮片、大健康产品等。
  
据程学仁介绍,在药材资源方面,中国中药强调药材的道地性和可追溯性,在全国布局标准化GACP基地,把控优质的药材资源,形成道地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储运过程的质量和责任可追溯链条;在中药饮片方面,通过覆盖全国的产业园,属地化加工当地道地品种,形成现代化、集约化、规范化的生产加工规模,同时通过提升中药饮片炮制和生产技术,逐步培育中药饮片大品种、大品牌,以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以保障中药饮片千亿市场规模的需求;在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方面,消费者对中医药保健养生元素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的需求日益增加,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中药正处于科技创新和渠道探索阶段,目前已有几个重点单品,如金银花露等,正在倾注资源去推广。
  
随着消费升级、线上渠道崛起,国内医药市场正在发生蜕变。程学仁强调,“未来,中医药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作为传统医药企业,要介入消费品领域,我们必须对品牌、产品、渠道、供应链管理以及消费者运营从全新视角进行审视和定义。中药控股的中药大健康新业态尚处在探索阶段,我们将给予创业团队一定的支持和培育,遴选出优势产品,助力‘健康中国’。”

全部讨论

2022-01-03 22:25

前四强是哪几家?

已经开始的中西医结合的模式下最受益的无疑是中国中药,通过颗粒打入各类医疗机构,然后带动饮片,中成药入院销售,这样就会起来很大的销售量,有了对上游的话语权,然后大力发展上游GACP药材基地建设,最近看了一方的一个采访说药材基地已经16万亩,200多处,70多个品种,这几年发展可谓迅速,未来将扩大到二百多个品种,占常用药材的85%,未来几年突破一百万亩药材基地,颗粒和饮片销售额突破五百亿完全有可能,而且在上游建设中,中国中药有先发优势和国家背书优势,最近几年私企频繁暴雷,地方政府也非常欢迎大型国企,在融资方面有熊猫债之类的扶贫优惠,资金充裕,下游大健康也启动了,现在看只是个未来的期权,市场担心的颗粒集采恐怕几年内不大可能,国标还没有完全确认,颗粒下放到各省市管理,未来出现集采,没有上游的药材控制,大幅报低价格无疑自杀,而中国中药这几年会完成上游布局,又领先一步,防守型估值确有着进攻型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