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胖圈圈乱哈拉


网页链接

股灾之后,更会出现大分化。我认为,现在看产业比看股票更重要。我个人比较看好以下几类产业。

  第一类是智能制造。我们现在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其实和德国、美国处在同一起跑线,我也确实看到一些新的80后的创业者在智能制造领域做出了令人钦佩的成绩。很多企业就是三五年的时间,就可以在全球市场和世界500强企业争夺订单。

  这其中当然有泡沫,比如据说现在全国一天就有8000家公司去注册做机器人。有泡沫其实是好事。如果泡沫破灭后会留下一批优秀公司、伟大公司,这种泡沫就是好的,不可避免,也没有必要抑制。如果泡沫破了,故事没有了,也没有产生好的企业,则是坏的泡沫。

  第二类是“互联网+”,我认为这还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方向。但这也要注意,股灾之后,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随便便就给几十倍、上百倍的PE。二级市场火爆的时候,一级市场也很疯狂,很多投资第一轮融资就可以拿到30、40倍的PE,这就是非理性了。投资者一定要分辨出哪些“互联网+”的企业是真正优质的企业,这其中也会有很大的分化。

  第三类可以中长期布局的是健康产业,或者再更大一点是公共服务这一类。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切肤之痛。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在提高,但普遍的问题是花钱买不到好的服务。我们生活中会出现大量的医疗、健康、养老等方面资源和产品的估计不足。实际上,韩国、日本的很多企业和投资机构已经非常关注中国这类机会。当然,目前这些领域很多有政府管制,但管制就意味着有短缺和极大的改善空间,就有很好的机会和议价能力。

  第四类我特别看好的是教育。这个也不用赘述。不仅是现在很火的在线教育,中国未来的年轻人,包括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教育始终是个大问题,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

  短期机会可以看下军工企业的重组改革,以及一些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但从长期来看,我不是特别看好。

  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这一轮真正的机会在一级市场。因为二级市场特别火,所以很多企业家和资本家在一级市场上制造、投资股票再卖到二级市场,很多产业资本也是通过这个逻辑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