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文,下次暴跌还能用

发布于: 雪球转发:31回复:31喜欢:142

本文语音版

这是一篇老文,首次发布于2020年3月下跌的时候,文章的内容又主要来自于2018年底的几篇文章,在当下略作修改,再次和大家做个分享。

最近股市接连下跌,今天做到桌前,竟然一时之间不知道写点啥,当下无论怎样一次次的去重复企业的基本面,好像也都没太大意义。

在这动辄4000多家企业下跌的日子里,无论你我是以什么样的理由选择了持有股票,短期看好像理由都变的不成立。

内心有些煎熬,甚至有些恐惧都是正常的。

这其中的关键是,下跌是事实,未来是推测,让推测战胜眼前的现实本就是一件较难的事情。

当下我们能做的。

首先是确定自己别加杠杆,确保不要在漫长的波动中被迫离场。

其次把眼光放长远,尽量忽略短期的波动,别给自己制造过多的负面情绪。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写分享以来,我有三个阶段频繁的给大家打气。

第一次是2018年10月~11月,2600点左右的时候

第二次是2020年3月 YQ刚开始的时候

这应该算是第三次

怎么说呢,没有一次大的调整不是在煎熬中度过的,而每一次煎熬的过后总会有一个收获期的。

当然每一次面对较大的困难,我们也都更容易感受到,这次不一样,这次要更难。

其实哪次也不简单。

除了牛市结束的整体均值回归,这种较低位置的普跌肯定是有一些负面因素的。

三年YQ带来的消费萎缩,美元加息带来的资金回流,俄乌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

而下跌带来的恐慌又会进一步放大这些恐惧因素对情绪的影响。

以前上学的时候宿舍离卫生间很远,要经过一个硕大的操场,而我肠胃不好又容易闹肚子,所以经常要半夜两三点穿过黑暗的操场去卫生间,虽然大多同学半夜去卫生间都要叫个人陪自己,但我觉得没啥好恐怖的,总是能跳着踢踏舞去厕所。

直到有一天晚上闲来无事在宿舍看了恐怖片,那一夜,操场的每一个黑暗的角落都变的让我提心吊胆。

问题是有一些的,但我们的情绪也确实会放大恐慌,让平时本就存在的一些场景看起来更加恐惧。

分享一段《逆向投资》一书中对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描述

从1929年10月29日那个“黑色星期二开始”,美国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这一次大萧条一直持续了长达10年之久。

无数人失去工作,无家可归,甚至吃不上一顿热饭,与之相随的那种心理上的恐惧和混乱也永远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在那10年,人们对美国经济所持的看法反复无常,极其不稳定,并且充满绝望。

1929年~1939年美国经历了十年的经济大萧条,那股市是如何反应的呢?

从1929年10月到1932年下半年,三年时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89%。

1933年~1937年反弹了372%,随后一直震荡到1940年。

这段历史至少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首先别低估了市场的疯狂,要做好长期煎熬的准备,千万别用杠杆,要为生活的下限做好准备,只有你不着急从市场赚钱的时候,你才能有足够的耐心,也才能心平气和的看待问题。

其次,也别太悲观,哪怕是十年大萧条,悲观情绪往往也在前三年极致反应了,后续也会有不错的上涨的。咱已经一年多了,再调整个一年多又怎样,只要你没加杠杆,用的是长期的钱,最终还是会获得不错收益的。

最后,任何一次危机大家都会一样恐慌,但是大概率也都会过去,这时候最应该问的一个问题是自己的持仓价值有没有变化,他未来还被需要吗?

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普通人也没什么太多的选项。

2018年股市最悲观的时候,我写过三篇文章

第一篇是:《我为什么用所有资产买中国胜》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6日,当天上证2546点

原文内容:

非典的时候港股暴跌,某人将所有资产都买入了股票,有人问你疯了吗?答曰:如果人类连非典都抗不过去,人都没了钱放哪还不一样?

同理如果有一天,各大银行,各个行业的龙头纷纷倒闭,这样的经济形势只要财产还在国内,以什么形势存在有区别吗?从古至今,哪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是在困境中产生的?

现在我和当时的想法没太大差别,这个世界总会有那么一个时段不尽如人意,做投资的我们,又会进一步放大这种恐慌,但如之前《曾经,误以为自己有的选》一文所说,我们普通人其实也没啥选项。

真的有一天互联网龙头、保险龙头、家电龙头以及旅游、医药、消费、这些基础行业都完蛋了,钱放哪不都是一堆纸吗。

看两三个月,看当下,真的有点难,看两三年,看未来,我想大多数人还是能理性接受,未来会更好的。

第二篇:《虔诚地迎接富有》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6日,当天上证2580点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文中内容:

当下确实有困难,但是这也并不是第一次,96年的台海危机、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各种声音,加入WTO是自取灭亡、03年的sars、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

每一次都有无数的人喊这次真完了,疯狂的卖掉自己的筹码,然后在下一个高点买入,并埋怨国家贱卖资产,最后被套在山顶说股市吭他的血汗钱。一次次的循环,一次次的悲伤,却永远不长记性。

当时的文字多少还有点自傲的感觉,现在的我没有那时候极端了。

当下的我更能平和的接受别人各种情绪,也能理解别人有各种选择,放弃、悲伤、甚至愤怒,都是正常的。

放弃并不一定就是错,也不是不投资就不能过好一生,但如果选择了投资,作为一个认真对待投资的人,在逆境坚持是我们必须的选择。

第三篇:《大声说:“我还在”》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当天上证2486点

媳妇在某音频平台最早读的一本书是杨天南老师的《一个投资家的20年》, 截止本书的第二版,杨天南老师的专栏正好是十年十倍,十年十倍是一个很优秀的成绩,可能有人会说加了杠杆等因素,我们就按十年五倍算,至少也证明这个市场长期基于价值是可以赚钱的。

当时文中转述了一段本书的统计

截止本书的第二版,杨天南老师的专栏正好是十年十倍,十年十倍是一个很优秀的成绩,虽然可能很多“有梦想“的人觉得这个收益率还远远不够。这个创造了十倍收益的十年就是一帆风顺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书中原文截止2015年4月,这个组合共遭遇过4次大调整。

第一次,2007年10月-2009年10月,24个月

第二次,2009年11月-2010年9月,10个月

第三次,2011年4月-2012年12月,20个月

第四次,2013年2月-2014年11月,23个月

4次调整合计时间77个月,大约占了所有时间的80%,也就是说这个十年十倍的优异组合,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寂寞、忍耐和等待中度过的。

回顾过去股市几十年,说白了也就一个大道理,在底部的时候能抵御的了恐慌,在顶部的时候能经得住诱惑。

难的是这动辄24个月的调整期,回顾的时候确实看到了回报,而在当下又怕坚持带来更大的损失。

回顾的时候觉得24个月只是一个数字,而经历的时候可能每天都有些煎熬。

当下写这些是想给逆境中的朋友们打打气,但并不是盲目的坚持就能带来胜利,我们先要确保自己持有的企业未来确实被需要,确实还能赚更多的钱,这份逆境的坚持才有意义。

投资如播种,春天看不到收获的喜悦,但是播种的好时机,秋天容易被收获的喜悦感染,但却不适合播种。

播种的前期,总会有一个不断付出,但却看不到收获的阶段,但也只有在没有收获时的坚持,才会迎来未来的收获。

正如布袋和尚的那首诗:手持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后退原来是向前。

@今日话题 

$腾讯控股(00700)$    $分众传媒(SZ002027)$    $格力电器(SZ000651)$ 

精彩讨论

宁静致远2019192022-09-27 15:21

你的心理按摩真的没人能拒绝,理性的分析,感性的表达,结合的刚刚好。很舒服,很受用,谢谢!

全部讨论

2022-09-27 15:21

你的心理按摩真的没人能拒绝,理性的分析,感性的表达,结合的刚刚好。很舒服,很受用,谢谢!

2023-02-04 08:32

现在回顾读起来,才是真的醍醐灌顶,世界都波浪中前进,作为现实世界的投影,股市也在惊涛骇浪中前进,最重要是我选择的这艘船是不是能够扛住风波。

2022-10-24 19:31

老唐一再强调投资要以至少三到五年的时间段去考虑,千万不能使用杠杆,就是因为股市里什么可能都有,我们必须保证在极端情况发生的时候,可以活下去,有能力等到下一次春暖花开。
所以,你的投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资金性质,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家庭现金流来考虑,而不是无脑跟随网上或网下任何人的交易。
市场里任何时候,都有完全对立的观点存在。比如今天就有新闻:“基金大佬”称价值投资已经消失,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已破产。

2022-10-24 19:31

找到了这篇文章了

2022-10-12 02:16

以史为鉴

2022-09-28 12:21

每次暴跌的时候多看看,多想想…以史为鉴!想想未来,心情也许可以好许多

2022-09-27 21:02

学习了

2022-09-27 16:46

感谢分享,也很喜欢文末布袋和尚的那首诗

2022-09-27 15:29

先收藏,慢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