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无关投资,但会影响到每一个投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

发布于: 雪球转发:70回复:39喜欢:175

本文语音版

如果要问投资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在众多的答案中,我相信有一个答案大家都会认可,那就是阅读。

股市是一个认知变现的地方,如果认知不够,凭运气赚到的钱,最终也会凭实力亏回去,那么提高认知有什么方法呢?

阅读就是最好的方式。

投资是一件需要不断学习知识的事情,如何能够快速且有效的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实际上不仅仅是投资,我们能想到的每一个优秀的人,他们可能身处不同行业,有不一样的性格,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阅读。

用几个周的时间认真阅读一本书,然后快速吸收别人十几年甚至一生的经验积累,这无疑是最容易进步的方法。

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洪兰说过这样一段话:一本好书浓缩了作者很多年甚至一生的经验,我们只要花几十元就能得到他,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把它读完,我就不会重蹈他的覆辙,学到他的经验,站在他的肩膀上成长,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虽然大部分人都认可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但是后台也经常收到类似的问题,读了一本书,好像看了,又好像没看,过段日子什么都不记得了。

如何才能有效阅读呢?这个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今天偷懒一下,老文略作修改重发一下。

01

带着目标去阅读

这里说的目标不是给自己规定每周必须读完两本书、或者每天要读十篇文章。

这样的目标很可怕,如果你不是真心想阅读,就会变成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应付差事,草草了事,最终必然毫无效果。

我说的目标,是当你看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先给自己一个阅读后的目标和预期,通过这篇文章我要知道什么?

比如我看了一篇文章《确定性分红到底有多重要》,这时就先给自己设个疑问,为什么确定性分红重要?不分红的企业就不好吗?等等。

为这篇文章设置好了疑问,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找答案。当你读完了,就会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不是简单的说一句“这篇文章真好”,然后第二天就忘记了内容。

02

强制性做笔记 最好能公开分享

读书永远要记住一句话,没有输出的输入是没有价值的。把看完的文章内容写下来,是一个提炼、归纳、总结、重新演绎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成你的知识,才能在你未来的决策中起到作用。

否则的话,就只是看过、读过而已,并没有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

当然做笔记也不是让你整段整段的去抄写文中内容,用逻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脱不花老师的话说:完全照搬的抄写,那不是整理输出,是在练字。

所以记笔记的过程,你要加上自己的总结、思考等等,而不是抄写好词好句。

最后最好把你的输出公开,比如发到论坛、朋友圈,或者讲给朋友听。

为什么要公开呢?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写公众号这几年自己看待问题的思维也进步了很多,以前我思考一个问题,基本逻辑通了就停止思考了,因为不用告诉别人,有点瑕疵也不会被笑话。

但要分享给别人的时候,就要考虑别人能不能看懂?文字读起来是否流畅,这个逻辑有没有漏洞等等,就会让你的思考变的更有深度。

有这么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重要的内容写下来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印象,并且把重要的知识写下来,可以使阅读不再是“随随便便”的读。

一句话我们简单的读一遍很容易,可能嘴上说了一遍根本都没进入思考,但当我们需要记录下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我们就无法跳过思考的环节。

实际上本文就是我阅读《学会成长》一书的一段读书笔记。

03

聚焦式的阅读

在一个时期内我们的阅读主题最好相对集中,比如最近我想增加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我就把70%的阅读重点放在可以提升写作的内容上,如果在短时期内读的东西太杂乱,就会分散精力和注意力、降低阅读质量。

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小故事,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好朋友,在一次聚会上,比尔盖茨的父亲让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同时在纸上写下一个对自己人生最有帮助的词,两人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写出了同一个词——专注

我们常说什么都想要,就什么都得不到,巴菲特说,投资要专注在自己的能力圈,只有在某一个领域你的见解、认知超越大多数人,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获得收益。

04

反复阅读经典

人类都愿意追求新鲜的东西,新的内容让你更感兴趣,新买的衣服让你更加欢喜,只要是新的东西你都会对它小心翼翼且充满好奇,新鞋,被踩一下会生气,新手机,磕一下会心疼,新书,刚拿到恨不得路上就拆封看看,但时间一久也就无所谓了,这就是人性。

但学习不一样,学习恰恰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很多知识,看一遍、看两遍,可能还无法深入理解。需要反复的学习,不断的阅读相关知识,才能让他的逻辑在你脑中畅行无阻。

雪球、微信都有收藏功能,看到好的文章内容,我建议把他收藏下来,等人、等车,空闲的时候拿出来反复阅读,好的内容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05

带着批判的思维和学习的态度

当然阅读我们也不能完全没有自己的思维别人说啥就是啥,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过不一样的思考并不是说瞎抬杠,经常遇见这样一种人。

你说,买入足够优秀且持续增长的企业,或是来自股价上涨,或是来自分红,最终必然会获利,所以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去提高自己的认知,增加自己的能力,这样选到优秀企业的概率才会大大增加,而不是把经历放在预测短期股价上。

他说,你买个中石油试试。

你说,多阅读优秀的内容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阅读是我们进步最好的方式。

他说,你读垃圾网文小说试试。

你说,买入一家企业就像种下一个种子,精心呵护,耐心陪伴,才有可能获得收获。

他说,你把种子煮熟试试。

这不叫有自己的见解,完全是无聊抬杠。

阅读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但也要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态度,不能一篇文章某一点你不认可,就否定他的全部。

我之前看一个自媒体大V的采访,记者问他,是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杀出重围的?

他说:很简单,去学习那些比我做的好的人。

他接着说,大部分人看到比自己强大的人,都更愿意去寻找他的缺点,让自己心里平衡,但是这样除了泄愤,意义不大。

我看到一个比我强大的人或公司,我都是先寻找他的优点,虽然他必然也有缺点,但一个比我强大的人或团队暂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可能也很难短时间解决,不如先学习他们的优点,达到和他们接近的水平,再去考虑超越或颠覆他们。

在股市也一样,很多人自己还在亏钱,却在嘲笑赚钱的人收益低,这除了能心里一时爽,并没什么意义,不如先正视和别人的差距。那些收益低的人。可能还有很多缺点,但至少是在赢利,先学习他的优点,接近他的水平,才有可能超越他。

马南邨(在《不要秘诀的秘诀》一书中写过一段话,“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所以呢阅读并不只是让我们去看,而是要去吸收,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有目标、带思考,能吸收,“让优秀的知识,为我所用。”

《诫子书》是诸葛亮在临终前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里面有一句话:“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励志就难以学有所成,现在的社会很嘈杂,股市更嘈杂,每天有着各种各样诱惑我们的信息,希望黑白可以在这个小小的公众号里,陪你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这既是一篇分享,也是一篇我的读书笔记,我们下期见。

 @今日话题    $分众传媒(SZ002027)$    $腾讯控股(00700)$     $中国平安(SH601318)$  

  #雪球星计划# 

全部讨论

2021-09-17 11:07

以前老唐推荐过一篇文章,好像叫《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其实我感觉在忙碌的生活中,做到输入已经是很难了,还要坚持输出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很佩服那些每周能分享长文的人。

2021-09-17 11:50

黑白文笔不错啊

2021-09-17 11:08

黑白老师,一直有个关于伊利的疑问,想请教您下。伊利每年都会花费巨额投资搞建设,那他的自由现金流是否要在净利润的基础上打个折扣呢,如何区分投资是维持原有盈利的,还是用来扩张的,如果是扩张的,前几年伊利的增长率却那么低。记得黑白老师前阵子写过一篇这个文章,希望老师解答一下,谢谢

2021-09-17 09:51

感谢黑白兄,股市起起落落,心情好好坏坏,唯黑白兄的文章始终让人温暖和感慨

2022-01-23 20:54

《诫子书》是诸葛亮在临终前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里面有一句话:“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2021-11-26 11:50

谢谢,很受用!

2021-10-09 10:38

挣认知之内的钱靠谱。不懂的行业看着热闹,其吃饭的窍门不足为外行窥透,打秋风往往变韭菜

2021-10-01 16:58

终身学习,终身阅读。有目的的阅读,效率才会更高

2021-09-30 03:39

讨论已被 终身黑白 删除

2021-09-26 13:39

好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