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贷款市场、石油、黄金以及股票的一些个人看法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一直在跑企业,聊聊对整个市场的感觉。 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真的是超级大,负债率直线上涨,但是银行在资金投放上越来越趋于谨慎,主要还是针对做抵押型的贷款产品,信用类的变得越来越难申请。很多企业拿到资金的实际成本都变得越来越高,而不是越来越低。 虽然新闻上数据上一直在显示政府在大量放水,但实际上流入到中小企业端、居民端的资金似乎变得越来越小。昨天跟一个做银行贷款代理的朋友闲聊,对方说,他之前联系陌生客户,成功率大概在3-5%左右,最近一段时间直接涨到了30%。而且,大部分客户的基本需求并不是急缺资金,而是基于对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所以想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筹措资金以备未来。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几个要素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个是征信,这个不用具体说。一个是企业的纳税。以前大家为了避税或者减税,经常把收入做到个人账户里面去,然后按最低纳税来申报,结果这次突然发现好多针对中小企业的利率较低的贷款产品做不了。还有一个就是资产。在中国,资产真的是太重要了,因为对银行来讲,固定资产就是最安全的底层优质资产。很多企业一直在试图告诉银行,我的业务有多好多好,未来是怎么的高大辉煌,结果银行一句话就全怼回去了:我们听不懂…… 所以越是跟资金端的圈子打交道,越会发现很多中国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用耳朵去听的。 比如说最近一直在说的“房住不炒”。 很多人,包括我周围的亲戚朋友对房地产行业都保有一种莫名的悲观预期。理由是“房价不会涨了”,“变现比较困难”、“国家在压制”……但我想问一句话,就是:为什么银行对一般业务,要重点接受房产抵押呢?而且只有房产可以做到7成以上,其他资产你们试试?归根结底,作为普通居民,当你需要用钱的时候,找银行,找小贷,找三方公司,人家不会问你有多少股票,多少基金,人家重点看一样,有房没有。这个时候你能说房产的流动性不好? 中国金融最底层资产,毕竟是房地产。 说说之前买原油基金的事情。第一是实实在在亏了40%。这个主要是因为原油指数基金已经停止购买了,加不了仓又舍不得减仓。第二,我通常有个反身性的思维。现在大家对石油的预期是不是很悲观,很绝望了?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去想石油价格跟矿泉水一样这个极其不合理的事情了?是不是一想到石油就想到中行的原油宝然后觉得一定是赔钱货了?连大妈们都绝望的时候,我觉得石油这一块还是有机会的。其实目前国际上两个石油市场价格都已经涨到了25-30美金左右了。所以我决定还是看好石油指数不变,反正仓位比较少,就赌一赌自己的逻辑预期呗。如果指数基金开放购买,我还是会补一定仓位的。 黄金已经全清仓了,国内价格从我入场的320已经涨到了380,但是思考再三,我还是觉得黄金市场看不太懂,止盈出局。保持对未知的尊重,对自己无知的清醒。 关于股票,年初就看好大基建的三一重工,结果一路涨一路卖,卖出局了。最近又有点想买回来,但是突然发现券商在强力推荐。在中国,券商报告是一个特别奇葩的东西,基本上我是作为反向指标来看的。感觉最近两周,券商们都一致看好基建股,瞬间吓得我从心了……过去两年,机构陆续看好消费、医疗、还有科技。每次都导致出现大规模下跌事件,至少套我半年。等待观察这一次乌鸦嘴的威力。 最后说一句,感觉一级市场投资这一块似乎触底了,随着政府放水的加大,可能投资类业务会逐渐多起来了。#房住不炒# #石油基金# #三一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