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字节百度暗中发力!AI硬件背后大模型盘点:个个深藏绝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如果说2023年是AI应用集中爆发的一年,那么2024年则是AI硬件元年。不论是荣耀、小米、OPPO、vivo、华为、联想等国产科技大厂,抑或是苹果微软高通、三星等海外巨头,无不在强调AI大模型技术与应用特别是硬件的融合。

从手机到PC、AR眼镜、电视、冰箱、汽车,还有各类家庭机器人以及各种产品,大量产品都开始深度结合最新的生成式AI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舒适的使用体验。在某种程度上,AI正在通过这些消费电子产品,变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那么大家平时使用最多的AI硬件是什么?你知道它用了什么大模型吗?别急,今天小雷就带大家好好盘一盘AI硬件们背后的大模型。

大模型共享加速硬件AI化

开始盘点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场AI技术竞赛。目前海内外不少头部互联网公司和人工智能公司基本都对外发布了自家的大模型,在赋能自家软件应用和硬件产品之余,部分参与者正在将大模型分享给更多厂商,加速其产品的AI化进程。

近日,字节跳动火山引擎的动向引起了我的注意,其联合OPPO、vivo、荣耀、小米、三星、华硕发起了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据介绍,OPPO的小布助手、荣耀MagicBook的YOYO助理、小米的小爱同学,以及华硕笔记本电脑的豆叮AI助手等应用,均已接入豆包大模型服务。

图源:豆包

上个月,字节跳动在2024春季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揭开了豆包大模型家族的神秘面纱,宣布正式开启对外服务。没想到短短一个月,豆包通用模型pro、豆包通用模型lite、豆包·角色扮演模型等大模型就已经开始为行业解决普遍面临的语言风格、内容实时性、联想能力以及意图识别等挑战。

可能有人会认为,引入其他大模型意味着厂商缺乏自研能力,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事实上,厂商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尽快跟上行业竞争对手的步伐,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并且引入不代表放弃自研。两者互相参考的情况下,确实能加速硬件产品的AI化进程。

AI+手机:大模型应接尽接

过去一年,华为、小米苹果高通、联想等厂商均公布了旗下的“AI+硬件”计划。其中不少厂商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边从外面引入一个或多个大模型,一边在背后埋头自研。

国内手机厂商方面,小米、OPPO、vivo、荣耀接入了多个第三方大模型。比如小米、OPPO、vivo接入了阿里通义、百度文心以及字节豆包;荣耀则接入了百度文心和字节豆包。

图源:字节跳动

国外手机厂商方面,因为国内市场需通过备案,才能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向消费者提供生成内容,所以海外销售产品和国内销售产品通常采用不同的大模型方案。

比如三星S24系列AI功能在底层由Google的Gemini负责运算,而国内销售的S24系列则由百度文心提供AI能力支持;而苹果则在WWDC24宣布引入ChatGPT,中国合作伙伴暂时未公布,相信苹果大概率会在阿里通义、百度文心、字节豆包之间进行选择。

可以看到,几乎手机厂商都选择接入尽可能多的大模型。不只是为了强化其产品在图片生成、图片理解等方面的多模态AI生成能力,更重要的是,厂商可以借助服务商的云端大模型训练自研模型,加速提高模型的智能化水平。

比如vivo基于阿里云训练自研蓝心大模型,千卡大模型预训练性能接近LLaMA水平,为vivo手机的AI影像、智能助理、图文创作等场景的优化带来了不小帮助。

AI+PC:静待新一轮爆发

与手机一样,PC是用户最常用的智能终端之一,在AI技术兴起之前,PC市场的发展主要是每年对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显卡)和显示屏等硬件进行小幅更新,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现象更为严重。

因此,面对新机遇,PC制造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除了华硕引入豆包大模型外,联想选择发布自己的联想大模型解决方案及服务,主要包括定制企业专属的私有化大模型,以及基于智算中心、AI平台、AIforce三位一体的大模型落地。

图源:雷科技

在产品端,联想元启系列新品均搭载了个人智能体——联想小天,同时采用新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配备了内置的人工智能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在不连接到云端服务器的情况下,提供多种本地化的人工智能服务。这包括但不限于进行离线数据分析和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PC芯片厂商英特尔英伟达也发布了全新的AI硬件,为PC提供芯片级的AI能力。英特尔表示,AI是行业的“下一个增长动力”,计划到2025年,将为超过1亿台AI PC供应处理器,占比将达到20%。

大模型对PC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技术水平下,AI PC能够针对工作、学习、生活等场景,提供个性化创作服务、私人秘书服务、设备管家服务在内的个性化服务。当未来AIGC在不同领域密集落地,AI PC还会迎来新一轮爆发。

AI+可穿戴设备:交互是第一生产力

国内AR厂商雷鸟科技,在CES 2024上发布了新款AR眼镜雷鸟 X2 Lite。AI+AR是这款眼镜的主打亮点。和早先发布的雷鸟 X2中Chatbot接入自研AI大模型那样,雷鸟 X2 Lite也内置了大模型语音助手Rayneo AI。

接入Rayneo AI后,雷鸟 X2 Lite可实现多轮自然语言对话、行程规划、便捷百科问答、头脑风暴等多项能力,同时支持AI辅助翻译、3D空间导航、第一人称视角影像创作等功能。

图源:雷科技

在海外市场,智能眼镜公司Solos发布了一款搭载ChatGPT的新品Solos AirGo 3。该产品核心功能为实时翻译,用户可透过ChatGPT翻译眼镜接收的声音。Solos AirGo 3还提供了多种场景模式,其中包括一对一对话模式,这特别适合在面对面交流的场合使用。

受限于产品形态,可穿戴设备与使用者的交互形式没有手机、PC那么丰富,大模型对其的影响大多停留在语音助手问答、辅助翻译阶段。事实上,可穿戴设别对大模型的挖掘还可以更深入。尤其是AR产品,通过空间感知交互,大模型或许能实现现实世界无法展示的功能。

类似的AI硬件还有很多,家电、汽车智能座舱、牙刷、学习机等品类都有成为AI终端的相关案例。当前,大部分厂商在全力推进电脑、手机、电视等品类的AI化进程,不可否认,这些产品确实能带给用户较好的视听体验,能直观感受AI带来的便捷与成果。但在未来,或许所有消费电子产品都会被置入AI,人们也能从中收获更好的使用体验。

写在最后

从ChatGPT开始,生成式AI已经证明了最新AI技术的飞跃。AI作为一种跨行业的横向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垂直领域。然而,AI硬件的关键在于如何将AI技术与产品体验相结合,而不仅仅是硬件上的简单整合。

AI硬件产品体验的提升,最明显的是改变了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从PC的键盘鼠标和图形用户界面(GUI),到智能手机的触控技术,交互方式的革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与机器的互动。因此,如何打造更流畅的自然语言交互是所有AI硬件的必修课。

就目前而言,市场上尚未出现一款让大多数消费者感到惊喜的AI硬件产品,AI在硬件产品中的应用还处于功能堆砌的初级阶段。AI本身是一种技术,而非产品,它需要与具体的产品结合,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

技术变革需要时间,就算不考虑初代iPhone之前数十年对于手持计算机的探索,也花了好几年才确定今天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同样,AI硬件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将AI技术融入到实体产品中,让普通用户能够直观地体验到AI技术的强大能力。

所幸,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正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将AI技术与用户体验紧密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AI硬件将更加智能、个性化,为用户带来继电器时代和智能硬件时代后的新一轮AI驱动的硬件革命。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来袭,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六大电商平台集体“听劝”,取消预售、疯狂杀价!

手机数码、AI PC、智能家电、电视、小家电、空冰洗等热门AI硬科技品类摩拳擦掌,战况激烈。

雷科技618报道团将全程关注电商平台最新战况,AI硬科技品牌最新动态,电商行业全新趋势,敬请关注,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