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2回复:44喜欢:2
艾博生物董事长英博、沃森生物副董事长黄镇在前述投资人电话会议上均表示,ARCoV试验方案对于退热药物的使用是有明确使用限制的,直至受试者体温高于38.5°C且无法耐受时才给予退热治疗,而38.5°C也恰恰是触发NMPA标准3级发热的临界温度。这造成了不良反应的放大效应。“我们想最大程度分析这个产品,所以设置了最差的条件。”黄镇说

全部讨论

对艾博和沃森的专家,我有点无语了,别人做临床实验前都是千方百计把副作用减到最小,以求通过。而沃森,爱博的这些可爱的专家们太实诚了,非要看看出现最坏情况是什么,难道他们就不担心出现了差的试验结果,疫苗通不过或者通过速度大大减慢。把道德和责任放在第1位,利益放在第2位,这些专家们,唉!

2022-01-30 22:51

ARCoV的抗原是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而不是常用的全长S蛋白,即和辉瑞/BioNTech早期候选疫苗BNT162b1相似,但辉瑞最终选择了BNT162b2(针对全长S蛋白)。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试验中,仅用RBD的BNT162b1的不良反应比例要高于全长S蛋白的BNT162b2【3】。此外,在突变株层出不穷、尤其是Omicron有更多RBD突变的情况下,ARCoV将在后续临床试验中面临更多挑战。

2022-01-30 20:55

第一次有了发烧和发热的不同概念。
到了38.5度难道不该用退烧药吗?
另外,会议里说得是现在他们一开始就用做了预防性退烧药使用,就是打疫苗前就用了药,所以后面发热现象减少了。

2022-01-30 18:25

断章取义

2022-03-31 11:16

LNP是难题

2022-02-01 12:24

“刻舟求剑”!~都已经临床3b期了,脑子不要总停留在1期,甚至停留在临床前(作为国内MR na首创,监管部门要求企业尽量寻找和放大MR na任何可能的副反应,所以这些情况大家应该理解,我们还应该理解MR na 一定程度的“慢”,监管部门甚至要求企业参与设定mRNA行业标准)。
企业研发过程是不断改善和推进的,大伙的老壳也要学会“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您是觉得这个路线不行,所以才和蓝鹊合作重新搞全长蛋白靶点,有什么不妨直说,愿闻其详,我持有沃森。

2022-01-30 22:13

人民大众健康应该放第一位,我支持沃森与艾博

2022-01-30 21:30

没啥不能说的,您这么说也挺有意思的

2022-01-30 19:52

沃森生物年后如何表现啊,一个业绩预减,一个给人想象力的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