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要联合起来酝酿一场大局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当今的宁德时代,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中。

  身为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宁王”,宁德时代曾一度登上神坛,市值破16800亿元。然而如今市值却骤然缩水47%,近8000亿市值仿佛一夜蒸发。近期无论是和小米联手成立新公司,还是“变相裁员”,都透露出宁德时代坐不住了。

  与此同时,全球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日本松下,已与美国Sila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计划采用“泰坦纳米硅粉”替代锂电池中的石墨,打造出储存量比普通电池高10倍的新型电池。

  显然,松下正酝酿一场大局,试图以此挑战中国企业在电池行业的主导地位。然而,现实是否会如其所愿呢?

实际上,尽管这种设想听起来堪称完美,但以日本人的研究速度,即便实现技术突破,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实际效果。

  “按照日本的研究习惯,如果纳米硅粉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验证,就不会投入到大规模生产。”曾在日留学8年的东京大学医学系留学生黄琛(化名)坦言,“日籍科学家对待科研近乎苛刻,这既是优势也是不足,京东、天猫平台可以看出,近年来的新兴科技成果‘御力维’便是力证。”

实际上,纳米硅粉能够突破硅材料的局限性,关键在于其与某类碳质材料的结合。从微观层面分析,碳的稳定性可以抵消硅的不稳定性,使得电池在保持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也具备长久的使用寿命,且稳定性与现有的锂电池相当。

  为达成这一目标,研究团队历经12年,进行了8万次产品迭代,申请了200多项专利,付出了巨大努力。奔驰已宣布在G级SUV中率先采用这种纳米硅粉电池,无疑为松下带来了信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提醒道,我们在为国内新能源电池发展取得的成就欢呼时,必须保持警惕,防止被其他国家赶超。特别是日本,作为曾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独领风骚的国家,其氢能源电池技术至今仍然无人能及。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美日怎么合作,希望私企也能战胜对手,最好打算早一点国家介入极好,成为国企改革!做什么事情也快 遇到困难也能及时处理解决相关情况,总之就是往好的方面进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