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角看牧原之一:独特的育种体系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19回复:187喜欢:244

之前写的文章都是关于行业的,没有专门写过关于牧原的文章,只是在交流中一直承认自己看好牧原,为的就是避免大家认为我吹票。

现在之所以决定写关于牧原年的文章,主要原因是在很多群里都有朋友咨询关于牧原的问题。回答过他们之后觉得还是整理出来和大家一同交流。

我并不是职业股民,也不是金融机构研究员,更不是牧原的员工,我只是一名养殖行业从业人员,对牧原的了解来自于十几年来与他的点滴接触,以及通过公开资料得到的信息。里面难免有谬误,如果有知道真相的朋友,也请不吝赐教。

==================================================================

育种技术的改良和工业上技术的改良完全不一样,工业上技术的改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育种必须等待足够的时间。所以育种过程首先要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其次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杜洛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品种,它除了瘦肉率高之外几乎一无是处,但是仍然经过了近百年的选育才形成如今这种形状稳定的品种。当前中国的养殖行业几乎是完全照搬国外的外三元体系,由于外三元的三种原种猪中国都没有能力繁育,所以就必须定期从国外引进原种猪来保证形状在遗传过程中不退化。

外三元这一体系在商品代是兼顾了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这三个重要的指标,在母代又有很好的生殖性能,包括产子数,产仔均重等。中国之所以引进这一育种体系,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消费者对瘦肉更偏爱。事实上,中国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猪的育种体系都是引进的苏联的,苏联的育种体系是以培育肉脂兼用型品种为目标的,也就是商品猪的脂肪含量会比较高。因为当时中国油脂产量较低,需要用猪油来弥补一部分不足。进入21世纪后,中国大量进口大豆,迅速弥补了油脂缺口,所以苏联育种体系下的肉脂兼用型品种就被淘汰了,但是中国养殖业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新品种的培育,所以就干脆整套引进国外品种。

中国人对瘦肉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还催化了“瘦肉精”的大量使用,直至造成严重后果才被禁止。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瘦肉率,除了使用外三元这一育种体系外,还要增加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当然中古大量进口大豆后充足的豆粕供应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事实上,人们在食物中吃到的香味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芳香烃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都是脂溶性物质,也就是大量存在于肥肉中,在瘦肉中含量很少。这也是现在猪肉普遍不香的重要原因。同时,肌间脂肪的减少也使得肉的口味变差。

高瘦肉率导向型的养殖体系下由于在饲料中大量使用蛋白饲料,在豆粕价格较高的时候,饲料成本上升幅度也较大。在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现整体性过剩之前,中国的豆粕价格虽有波动,但也长期处在较高位置,因此,降低饲料中的豆粕用量就成为降低养殖成本一个重要的部分。

对于纯种三元育肥猪来说,如果大幅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瘦肉率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相对来说,低蛋白饲料体系下二元猪与三元猪瘦肉率的差距是小于高蛋白体系下二元猪与三元猪的瘦肉率差距的。所以在低蛋白饲料体系下,三元猪相对于二元猪的性价比就没那么高了。换句话说,三元育肥猪必须与高蛋白饲料体系搭配才拥有比较好的性价比,低蛋白饲料体系与二元育肥猪搭配性价比更高。

所以牧原在很早就开始实验以二元猪为核心的养殖体系,也就是肉用和种用兼顾。同时,在选育过程中,在保证生殖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瘦肉率。

经过二十多年的选育,牧原构建了一套独立的育种繁育体系。简单来说,在一般情况下,种用母猪还是以大白和长白交配生下来的标准二元母猪为主,但是在生产商品代时,并不使用杜洛克,而是使用大白或者长白作为父本,生产出的下一代肯定不是三元,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元,我称之为伪二元。

在标准二元母猪充足的时候,公司在伪二元中留种的比例并不高,只会选择性状最好的一小部分留种,其余都作为商品猪育肥销售。但是在能繁出现较大缺口或者公司计划在未来快速扩张的时候,公司就可以加大在伪二元中的留种比例,实现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

额外说一点,母猪的生殖性能和其遗传基因有关,同时也与选育有关。更加精确的选种指标能够挑选出更优秀的生产母猪,而科学的饲养过程也非常重要。简单的说,如果是从小以育肥猪标准喂养的三元母猪,在200斤之后被选出作为生产母猪,其PSY会下降比较厉害,在25%以上,但是同样的三元母猪,如果能在断奶后就以生产母猪的标准进行喂养,那么其最终作为生产生产母猪时PSY下降幅度就会小很多,可能只有10%左右。对牧原来说,其伪二元母猪,如果也是在200斤之后才被挑选留种,那PSY下降也会在20%左右,如果在40KG之前被选育留种,那么最终PSY下降将在5%以内。

对于生产母猪的选育,在基本不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前提下,最晚要在70KG之前进行选育。70KG之后性器官开始发育,必须提高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必要的时候还要添加很多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而育肥猪的饲料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

对于牧原来说,理论上其每年出栏育肥猪中的一半都能转化为能繁,当然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在公司发现能繁不足需要扩张能繁时,那些体重已经达到70KG以上的母猪就已经没有挑选价值,只能在70KG以下的母猪中进行挑选,通过筛选的母猪会被列入后备(生产意义上的后备,牧原财务意义上的后备标准是100公斤),列入后备的大概为全部伪二元母猪的70%。而后备母猪在进行初配时,会继续淘汰掉其中一部分,最终成为能繁的伪二元母猪大概为后备母猪的70%。

即使是已经怀孕的伪二元母猪,在妊娠过程中仍然会不断被监测,问题特别严重的就直接淘汰,能够种用但是不符合牧原自己标准的会被出售掉,这就是牧原独有的特色产品——带仔母猪。今年春节后带仔母猪是5000一头,目前已经超过6000元一头。

当然,牧原现有的能繁和后备里面,究竟有多少是纯种二元,多少是伪二元,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只要公司整体的生产指标不受影响,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留种伪二元来迅速增加生产母猪数量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公司究竟有多少祖代多少曾祖代,也一直是个谜,董秘问答和投资者交流会中祖代存栏的数据连续四年都没有变化,自然是不合理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牧原每年外购的纯种猪数量是非常少的,这至少可以说明企业纯种猪的数量是充足的,少量的外购更多的也只是为了保证现有种群的基因不出现退化。

$牧原股份(SZ002714)$ $新希望(SZ000876)$$温氏股份(SZ300498)$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全部讨论

2019-07-09 13:28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200.00,也推荐给你。

2019-07-10 00:53

原来牧原是用二元回交

之前很多人说三元回交补充能繁,事实上二元回交才是正途,原本想写一篇二元回交的文章,这下可以省了

用大白配二元能繁,生出来回交二元母猪做后备,这样的话相当于用二元能繁的基数来做祖代,扩充自己规模,这效率就很可观了

回交是子一代和两个亲本的任意一个进行杂交的方法叫作回交。
标准二元能繁和大白或者长白配就是回交,和杜洛克配就不是回交。

比如10万能繁,8万正常配三元,2万配大白做二元回交,这样相当于多了两万祖代能繁,配出来挑好的留种,不好的,公的育肥卖掉。
这样比三元回交划算的多,生产经营还能兼顾
$牧原股份(SZ002714)$
$天邦股份(SZ002124)$
$唐人神(SZ002567)$

2019-07-09 21:16

$牧原股份(SZ002714)$ $天邦股份(SZ002124)$ 关于养猪,一凡非常专业,核心内容是只要牧原愿意,快速扩充产能很容易,直接育肥转后备就可以明白了这点,也就明白为啥牧原6月出栏数据较低,毕竟6月牧原的母猪增长10%。留种为明年使用,明年猪价更高,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牧原继续大涨的原因。

2019-07-09 14:47

知猪侠之英雄归来!期待一凡帝重归雪球

2020-05-26 14:54

谢谢分享。
根据一些简单资料“6年前,牧原股份招股说明书142-143页,明确说明自己的育种体系为主流外三元体系。
2014,15,16,17,18年年报中“生猪育种优势”部分,均未提及其独特的二元轮回育种体系。
2019年年报中“生猪育种优势”部分,第一次提及二元轮回育种优势,并解释其肉种兼用的独特性。”


本人不是育种专家,只是从常识简单判断,所谓的二元回交或三元回交皆是阶段背景下的产物,暂时性替代而已。二元回交因为没有杜洛克基因,繁殖效率略高。
有利必有弊,不同选择而已。

2019-07-09 23:33

行业人士就是不一样,谢谢分享

2021-08-27 13:18

我发现吴伯庸的视频大量引用本文

2019-07-10 08:32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学习

2019-07-09 17:48

牧原不能说的秘密终于被说出来了

2019-07-09 13:17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