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生活无处不经济,鬼眼看来不寻常!如果有读过彼得林奇的书,就知道很多好的投资机会,其实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彼得林奇从生活里面,发掘了“甜甜圈”,“美体小店”,“玩具反斗城”等等优质投资标的。当时他觉得他的家人,朋友,孩子为什么那么“沉迷”这些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然后亲身去调研之后,就买入了这些公司,继而获得了不菲的回报。
我这里也分享一下我近段日子以来的“生活经济学”吧。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退休多年的亲爱的老妈,最近1年来,沉迷于看视频号,还在里面买了不少东西(关键是很多东西根本可买可不买,且价格不菲),我多次劝说其理性消费,但她老人家总是当面答应得好好的,结果转头又买了。而且很多次买的东西都是千元以上的“非生活必需品”。我屡禁不止,也就只好作罢,就权当老人家享受购物乐趣吧。后来我把此事和朋友们分享,万万没想到,他们的妻子和老人家,一样也是这样沉迷“视频号购物”,他们也劝说过,后来还差点吵起来。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记得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打不过对方,那就加入。”!我想,既然这玩意儿粘性那么强,还特别容易变现,而且还会“沉迷上瘾”。这可不得了,像我老妈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平时玩个APP都不会玩的,但为啥视频号购物就如此顺手呢?这显然是个对所有的人(哪怕不擅于玩电脑或者手机的人)都很容易上手并上瘾的购物通道和模式。反而,我发现他们很少打开淘宝天猫了,基本上都是视频号购物。曾经是,“上天猫,就购了”,现在我身边很大一群人,是 “看视频,就购了。”!
于是,出于对冲我妈的 “盲目视频购物”的 顽固的“坏习惯”,我前期不得不大手买进了这方面产品和服务的板块里面的若干公司。当然了,我无论建仓什么板块和个股,都是会短线进出,波段操作的。因为,我觉得既要赚上市公司业务盈利的前,也要赚其他投资者对手盘的钱(只要对方肯给交易博弈的机会,为什么NO呢是吧?!)。
刚刚,腾讯公布了新一季度的业绩。本人大致看了一下其财务状况和各个子业务的发展,觉得其业绩真是强到没朋友! 可以说,这份业绩之靓丽,足以扭转一个股票市场的运势! 如果我猜的不错,单凭腾讯这份业绩,港股周四必定因腾讯强劲业绩支撑而大涨。如果分腾讯各个子业务来看,腾讯的视频号业务更是其所有子业务中,增长最为亮眼的部分!而管理层也明确明确了其对视频号业务增长寄予厚望。所以,当底牌亮出,是印证了本人之前的预测是大致正确的。接下来的,就是本人会与时俱进地调整操盘作战策略了,即在这个板块的持仓将由短线操作变为中线耐心持有,等待股价对业绩和未来展望的“提前兑现”,到那时再兑现不迟!
以上,就是本人分享的一个“生活经济学”的投资操盘案例,真真实实的,建议球友们也应该想投资大师彼得林奇那样,多在我们身边的真真实实发生的人,事,物里面,寻找宝贵的投资机会,因为这些没有“假账和假故事”,源自于你身边的真人真事,尤其是当你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某个阶段都“忽然”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尤其是这个事和“支付变现”十分近,频率相对高的时候,就应该引起你的特别重视和深度思考,看看会不会和某些相关行业或上市公司有关,从而找到好的投资机会。二者,是一个优秀投资者,操盘手应有的素养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