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才可实现财富之自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2



没有专注的心,你就无法运用注意力去获取任何事物。

因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专注,那他将一事无成。

要积极主动地专注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很多很多所谓的“羚羊”,有太多太多的诱惑在吸引着我们,让我们站在十字路口时,举棋不定,错失良机,甚至迷失了人生前进的方向,走进了人生的迷局,陷入了人生的困境,导致自己至今乃一事无成,两手空空,无颜去见江东父老,可谓人生憾事!


而导致这种局面,就是因为自己禁得不住各种诱惑,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究竟需要什么!


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何曾扪心自问过,你又何曾认真思考过?如何实现你的目标,你曾否认真计划过?怎样锁定你的目标,你又何曾仔细研究过?


什么是目标,每个人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有人说:“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有人说:“朝思暮想、做梦都想、时刻都想,而且一想起就热血沸腾,那才叫目标。”


在甲骨文中,“目”指眼睛,“标”指提示的题字木牌,可见,目标不是命运,而是方向;目标不是命令,而是承诺;目标不是愿望,而是行动。


我非常喜欢看有关野生动物的纪录影片。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绿草青青,在那草丛中有成千上万只羚羊在那儿欢快地觅食,悠闲地散着步子。就在这时,突然,一只非洲豹闪电般向羚羊群猛扑过去,附近的羚羊都受到了惊吓,开始拼命地四散奔逃。


只见这只非洲豹始终紧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一直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这头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肥大的羚羊,它只是一个劲地向那只未成年的羚羊拼命地追去。


真是非常奇怪,那些和它挨得很近的羚羊,好像未看见这头正在追逐的非州豹一样,重新悠闲地低头吃草。


而这头非州豹也一次次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


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很纳闷,在追赶的过程中,那只豹子为什么不放弃先前那只羚羊而改追其他离得更近更肥大的羚羊呢?那样,岂不是更容易捕捉到猎物。后来,经过琢磨,才恍然大悟了其中的秘密。因为豹子已经跑累了,而其他的羚羊并没有跑累,如果在追赶途中改变了目标,其他的羚羊一旦起跑,转瞬之间就会把疲惫不堪的豹子甩到身后,因此豹子始终不愿丢开已经被自己追赶得疲惫不堪的羚羊,最终目标是让它成为自己口中的美餐。


其实,你人生的目标就是一只羚羊,如果你想得到它,那么,你就必须穷追不舍地一直追下去,在这个过程中,随时会出现各种巨大的诱惑,在吸引你的视线,如果你不断地改变你所追求的目标,最终将一无所获,一事无成,两手空空!


你的未来取决于你今天的决策,取决于你今天的努力。


当梦想被确定期限,就变成了目标;目标经过分解,就变成计划;计划经过行动,就变成现实。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践行起来却非常困难。


曾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年轻时,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写作中去,可他心中的“鸿篇巨制”却一直写不出来,感到十分痛苦和绝望。


有一天,他在街上漫无目的闲逛时遇到了一位朋友,便不由地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朋友听后,微笑着对他说:“好,你能否陪我走路去我家?”“什么,走路去你家?至少也得走上好几个小时。”


朋友见他退缩,便改口说:“那我们就随便到前面去走走吧。”于是一路上,朋友带他到射击游艺场观看射击,到动物园观看猴子。他们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朋友家里。几小时走下来,他们都没有感到一点累。


在朋友家里,他听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席话:“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无论你与目标之间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这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倒。”就是这番话,改变了他的创作态度。他不再把写作看作一件非常苦的差事,而是在轻松的创作过程中,尽情地享受写作的快乐。


不知不觉间,他写出了《莫德》、《交际》等一系列名篇佳作,成为美国一位著名的专栏作家,他就是威廉·科贝特。


其实,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身处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对的路,不修改方向,只修改路径,紧盯目标。


即使路再长,我们一步步走一下总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脚步总无法到达。路只要是对的,就不怕路途遥远,人生的目标也就能触手可及。

$中国神华(SH601088)$ $赣锋锂业(SZ002460)$ $广州港(SH601228)$

全部讨论

2022-11-14 17:00

你和我年轻时,有八分相似

2022-11-14 13:12

这篇写的非常好 文王老师 股市里亏钱大多源于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