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兆易创新,市场在担心什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14回复:325喜欢:230

 $兆易创新(SH603986)$ 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市场有效、有效、真有效!重要的事要说3次。兆易第一次突破1200亿市值是2020年2月底,然而兆易在2019-20年的净利润不过6.1亿和8.8亿,无论是静态PE,还是动态PE,都是高高在上,但能说市场错了吗?NO!NO!NO!市场永远是对未来定价,换句话说,市场提前2-3年看清了兆易在Nor、Dram、MCU等三条赛道的潜力,早早给了千亿定价。那么当今年兆易前三季度净利润16.5亿,2022年可能破30亿的时候,兆易创新的市值仍在1000亿徘徊。股市就像下围棋,走1步看3步,只有眼光比别人更深邃,才能赚到超额的收益。

同样的例子也适用长电、华天、通富等封测企业,市值在2020年Q2达到高点,然而2021年充分兑现利润的时候,动态PE却从80倍一路杀到25倍,随着他们固定资产的潜力挖掘待尽,甚至可能降到15-20倍。大家不要去质疑市场,总有比你更聪明的人早早看到公司的最大潜力,就像2019-20年的光模块,XYS利润的顶点是在今年Q2,而股价的顶点早在2020年Q2就涨到位了。

兆易发布三季报后,典型的高开低走,按说Q3单季度8.6亿利润,大超预期,全年净利润能看到22-24亿,可是股价不涨!市场必然有潜在的担心,具体是什么呢?我咨询过一些做投资的朋友,再重新分拆了报表,大致有了新的认识。

长期看,赛道好、竞争力强

兆易的赛道和基本面都非常好,业绩已经是明牌,就不说了,先看4大核心产品:1)Nor Flash市场150亿,4个主要玩家,格局很好;2)Slc Nand Flash约80亿市场,兆易突破了24nm,今年增长很快;3)Dram约4000亿的市场,中国1200亿左右,兆易除了代销长鑫的产品,还推出了自研的DDR 4,长鑫代工,目前月出货量超过100万颗,年底可能到200万颗/月,2022年底800万颗/月;4)MCU国内260-300亿市场,全球约1000亿,兆易MCU的技术国内领先,Risk-V和ARM的32位MCU覆盖高、中、低等各种需求,今年全面爆发。

从兆易的产品看,长期成长性没有问题,小赛道的Nor Flash和SLC Nand Flash竞争力很强,中赛道的MCU产品优势突出,大赛Dram刚起步,空间巨大。既然长期的成长性和竞争力没问题,那么市场对兆易的担忧便是某些短期的因素。

短期的忧虑

市场对于兆易的担忧主要是涨价的持续性Nor和MCU今年都有涨价,而MCU涨价最突出,大幅增厚了Q3的业绩,Q2开始提价,Q3真正兑现。我结合各种资料,对兆易今年各季度的收入(红色为估算数)重新做了拆分,可以看到:1)MCU毛利率今年不断走高,Q3快接近70%,从毛利率的变化看提价,相当于Q2均价上涨25%,Q3上涨30%;3)存储芯片的毛利率也从30%左右提高到40%以上,相当于销售均价上涨20%

兆易的存储芯片包括Nor、Nand、Dram代销和Dram自研,继续分拆便看到更细节的毛利率变化。Dram代销毛利率低,公司交流提到过2-3%,关联交易金额相当于Dram代销的成本,加价3%变成收入,对应毛利率2.87%。可以看到,Nor的毛利率从Q1约40%提高到Q3约60%,相当于销售均价上涨50%,这是很恐怖的。

看产品价格:从产业链了解到MCU在Q3月出货超过4000万颗,相当于均价从2020年平均的4元涨到6.4元,上涨约60%,而过去三年MCU价格维持在4元左右

涨价的波动影响。如果没有涨价的干扰,兆易Dram、MCU等产品的放量仍会非常顺畅,MCU今年超过4亿颗,明年7-8亿颗,但涨价会让原本每年50-100%的增长,变成今年150%,明年20%,带来增速的波动,从而影响估值。

1)MCU的影响。如果2022年MCU出货量8亿颗预期不变,但价格从6.5元降到5元左右,那么毛利润就减少12亿,影响净利润10亿。

2)Nor的影响。如果2022年毛利率从目前的接近60%恢复到40%,那么毛利润将减少7.5亿,影响净利润6.4亿。

业绩的敏感性分析。预计今年净利润22-24亿,如果产品价格维持不变,那么2022年净利润能到32-35亿。然而市场会担忧MCU和Nor Flash的降价,如果2个产品恢复到2018-20年的平均水平,2022年的业绩就只有23-25亿,相当于业绩不增长

注:对兆易自研Dram的2022年收入估算是12亿,毛利率50%。

写在最后

如果没有MCU和Nor Flash涨价的影响,原本兆易2021-22年的净利润预期是16亿和24亿,每年50%增长,按2022年50倍PE算,兆易仍值1000亿,但涨价让兆易今年的利润就超过20亿,对于涨价带来的额外利润,市场并不愿意给予估值,所以兆易仍是1000亿上下。说白了,市场更喜欢每年50%以上的增长,但周期性因素的干扰,会加剧短期的博弈,不利于估值的提升。然而,如果市场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价格就是不下来,市场或许会耐不住,从而修复一波,但这只能边走边看。

全部讨论

2021-11-20 20:02

给短期市场涨跌找理由,没有太大意义。

2021-11-10 00:17

你去找员工人数只有1000人,每年利润达到15亿以上,经营现金流超过20亿以上的公司,看看有几家

2021-11-09 21:31

市场预期性太过于一致的时候,往往会反着来,但我相信这只是一时的情况。

2021-11-09 20:20

赤焰:我一直以为兆易赚的钱是假钱呢,看了你的分析,才知道原来是真钱。@赤焰永明

2021-11-09 18:47

对比士兰微,兆易好太多了,士兰最大的问题是产品竞争力没有那么高,明后面产能不缺,重资产的士兰等将苦不堪言。

2021-11-09 18:02

说白了,你就是是认为兆易的利基市场具有周期属性,这个问题高管已经说明了,一句话问题不大。

2021-11-09 17:41

可能这是目前市场对兆易的担忧。具体兆易能不能打市场的脸,或者明年能不能通过以价换量打市场的脸,只能持续跟踪。不过当前的位置安全边际很高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涨

2021-11-09 17:36

感谢分享,我也觉得市场应该是在担心产品价格有下滑的趋势,而且昨天我去电子市场了解到储存芯片确实跌价了。感觉分立器件上的新能源模块igbt更有前景,毕竟需求更大

2021-11-09 17:15

如果现在2000亿市值 同样这篇文章受用

2021-11-09 16:29

如果以nor、dram和mcu的市场份额来定义兆易的天花板,是否要考虑一下这三块的市场总量增长以及兆易市场份额提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兆易的车规级mcu明年量产,是否有一个营收预期?对于nor和mcu的价格,请问是以什么指标来确定说要降低到多少钱一颗?仅以行情来贴合解释市场有效性,那么行情大部分时间都在证明市场无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