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说投资(33)常识与人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炒股,每一次韭菜开局都是赚钱的,然后跟着亏钱,然后进入巨亏状态,最后退出不玩了,结果还没完,你猜怎么着?然后下一轮行情的高点他又来了。

这种怪事怪圈也被称为世界八大未解之谜之一。

那我们又来解一下密,看看背后的逻辑。为什么说他们每次开局都是赚钱的呢?想一想本身就不是金融行业的普通老百姓,怎么想起要进军股市了?很显然是听到周围人股票赚钱了,那么初学者来到这个市场,第一步肯定也是买周围人赚钱的股票,同时加强各种投资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跟着书上知识以及自学总结,不断的强者恒强,顺势而为,财务报表买好股等等。那么这个时候买的股票要么财务报表好,要么技术图形好,叠加大家都赚钱的大环境好,那他依靠惯性也会赚钱的。随着牛市泡沫爆裂,大环境开始走弱,叠加懂的知识越来越多,习惯上了各种选股、买卖手法之后,这些人就开始亏钱了。所以怪圈就不奇怪了:进场,赚钱,开心,加大投入,亏钱,蒙圈,巨亏,反弹割肉,离场,下次听到周围人赚钱,忍不住又来进场……

你看我讲的这个怪事怪圈,明面上讲的是事情,也可能还是很极端的散户形象,但说到底就是常识和人性。炒股或投资,到了最后比拼的就是常识和人性。但是这两点一般人理解不了,理解了也不一定做得到。

什么是常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好的股票,价格昂贵,那他一定不是个好的投资标的。一般质地的股票,价格超级便宜,那他一定不是个差的投资标的。别讲什么未来的蓝图和宏大的目标,窒息的基本都是梦想,这是常识。成长陷阱比价值陷阱多且杀伤力更大,这也是常识。一个事情一定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时候进入,所有人都觉得好的时候离开,这也是常识。

什么是人性?相信常识并做到常识。很多人道理是很清楚的,说起道理甚至一套一套口若悬河。但真正落实到实操,技术就变形了。最近市场在下跌,有些股票和基金出现了亏损,明明当初选择这个股票的出发点是基本面太便宜了,结果开始反思技术面的破位,并总结出来看基本面也要看技术面的经验。听起来是有道理的,但实际上在反应一种人性,逆境的时候坐不住了,忘了初衷是便宜。现在应该做的检查是进一步检验是真便宜还是价值陷阱,即便当下次他基本面结合技术面再次遇到亏损的时候,又会进一步的经验升华,但对他操作毫无意义。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亏,再不断的总结经验,继续亏。

再比如说今年有一些基金经理跑出来反思,很简单嘛,为什么要反思,肯定是浮亏了才反思。那你大赚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思呢。大赚大赔,盈亏同源,本来就是常识。有一直亏的基金,但一定没有一直赚的基金。如果说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有效且成功的,那反应到常识上一定是投资过程中会有亏有赚,但长期的结局一定是成功的。当你开始因为短期的落后开始反思,说明你已经开始动摇根基了,你自己都对你的方法论存在疑惑,那么我怎么还相信你未来能帮投资人创造更好的收益。你以为你是给了投资人交代,说实话这样搞只能让业余投资人放宽心,但对专业投资人而言,我们更喜欢和看重有信仰和坚持,不为外界压力所动的优秀基金经理。管理时间长,持仓分散,行业分散,很少拿冠军,但无论涨跌都位居前1/3的基金经理,多数还是值得信赖。

散户克服不了人性,可以理解。进了股市,钱就不再是钱,就是个跳动的数字。赚钱的时候不要太得意忘形,亏钱的时候想想常识和人性,看看手中的持仓是根儿烂了还是只是情绪作祟,根烂了反人性痛下杀手,情绪作祟顶住压力耐心持有,普通人千万别上杠杆。

点背不要怪社会,命苦不要怪ZF,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好人。

 $阿拉丁(SH688179)$   $名家汇(SZ300506)$   $致远新能(SZ300985)$  

全部讨论

2021-10-28 17:13

名家汇上杠杆了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