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私募的困境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12

这里的“小”指的是刚刚初创,或者规模长期在小几亿那种。每家出来做私募的公司,好像都觉得自己能做大做强,但事实其实比较残酷。

由于我们自己做fof,日常要聊大量的管理人和各式各样的策略,见证了不少私募的沉浮。和大家熟知的券商,银行或者三方财富不同,这些平台卖的产品大部分需要有一定门槛要求,像规模,或者在现有平台上的历史业绩时长等一系列限制条件。

而我们自己定位还是偏灵活型,没有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还是更看重管理人团队和策略本身,所以我们介入管理人的时间可能会更偏初期,甚至一些牌照还没下来的管理人也有投过。投的公司可能很新,但是团队资历可能会很老,很多是从其他大厂或外资独立出来创业的类型,这些管理人初期会有规模或者费率红利。

但是在这种新公司后续发展过程中,还是会碰到很多问题。说几个最近和私募接触下来感受比较深的内容。

大部分出来创业的是做策略出身的,初期可能是几个技术员一起成立一家私募公司,属于那种只懂闷声搞策略,对策略之外的事情压根不懂,尤其是对当下市场客户需求,产品条线布局,合同条款的设置等不是很清楚。

大部分人会觉得我只要把业绩做好了就可以,但是市场对小私募的要求会苛刻的多。以指增策略为例。如果市场的超额平均水平在15%,那么初期小私募想要引起市场的关注,可能超额要在20%甚至朝上水平。

业绩好只是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当下市场投资者的偏好

比方说,年初量化的崩盘,引起投资者的恐惧,让不少客户对量化投资多了一些理性,不会盲目追捧量化投资,看到超额亮眼的产品也不会无脑冲,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观测考量。

这对小私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时间成本。在他们发展的初期,每天都是在烧钱运营公司,如果不能尽快过生存线的规模体量,后续只会越来越难。这里排除一些有大金主爸爸和自营策略支撑的公司,至少生存压力没那么大,才能安心做策略和运营公司。

另外就是初期需要在产品费率和流动性上给予初始投资者优惠。现在市场价可能是1+20,那么小私募初期都打了费率折扣,流动性基本上是日开或者周开为主,以及没有锁定。

而在产品设计上,去年大家都在追捧微小盘,今年不少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了,想往大票上去转,那么公司在产品的布局上,比方说,300指数增强,红利指数增强等也需要跟上。

所以想要发展起来的小私募需要对市场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和触角以及自己的主打特色,才有可能在众多私募中脱颖而出,让市场记住你,后续需要稳定的业绩支撑。

另外一个比较残酷的地方在于,市场给小私募的机会,或者说容错率,没有像对待大私募那么宽容。

如果一些客户初期本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小私募,但是很不幸,不管后面是由于市场不适应因素还是策略本身因素,做出的成绩不符合这些客户的预期,那么这家公司可能永远的失去了这批初始客户。

很大原因在于,能在初期就买小私募的这批客户,处于市场上偏专业层次,会不断找寻好产品备选,信息优势会大很多。不像走财富端代销买产品的那批客户,专业性比较弱,对市场信息的感知会相对钝化。对用什么因子或者模型并不是那么关注,也没法了解一些负面新闻,大部分只关心最终赚了多少钱。

另外,现在资产提供端同质化还是太严重,去尽调,发现大家讲的很多内容差别没有特别大,卷因子,卷模型,或者卷算力等,那不少小私募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做的还是这些内容,并没有给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说白了,还是可替代性太强

还有一点,有些私募是大厂自营背景出身,现在转型做资管,只能说是相当不接地气。做自营没有募资需求很正常,但是既然考虑好了做资管,大门是敞开对外接市场客户的,那能不能初期不要那么傲气呢?

你说你业绩牛批,不需要宣传,客户自己会找上门,行,那你能保证业绩能一直牛批下去么。业绩好,实力是一方面,后面规模上来了,或者市场原因,难免会有波动,那这些初期只冲着业绩来的客户,对公司粘性是很差的,稍有风吹草动,跑的可能比兔子还快,并且对你们也没有留下好的口碑印象。

这种类型私募,如果老板实在拉不下面子,那至少得配置一名很专业且懂人情世故的市场才行,非策略之外的都需要他把来照应,需要获得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和忠诚度。

and 如果是小容量策略,请不要疯狂去募资了,这真的是作死行为!!!客户最终会赎回,且大概率不会再有后续合作,并且还损失了公司信誉。

先总结以上这些内容。

由于现在新的牌照非常难拿,条件很苛刻,观察到有些想自己单干的策略团队要么借壳发产品,或者等机会看有没有新的平台可以加入。

这里我补充一下,如果有自己策略,觉得做的还不错,对外接钱,可以私信我,非策略层面的事情,估计都能有所助力!

有兴趣可以联系我,发下相关材料。#私募基金# #私募笔记# #交流讨论#

全部讨论

05-06 23:05

老师可以关注下我吗?你说的那种不怎么懂市场的

05-06 06:18

很中肯,学习了。

05-05 22:29

微信圈里私募倒下了好几位,还有俩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