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发动机将引入中国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注:$新晨动力(01148)$$华晨中国汽车(01114)$ 的股友可以关注的新闻。另据前不久的华晨中国汽车电话会议,好消息是第一台宝马发动机将从明年6月下线。坏消息是华晨中国汽车的年报增长应该不如中报强劲。@方舟88  @黄金的意志  @八戒炒股


宝马奥迪缠斗升级 华晨宝马改款5系上市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刘俊晶 北京报道

   在上市3年多后,中期改款的宝马5系于9月23日卷土重来。

   将中期改款宝马5系的上市会放在因拒敌万千而闻名的水关长城举行,这背后的用意不言而喻。华晨宝马希望5系能够一夫当关,尤其是在5天后,全新奔驰S级亦将登陆中国市场。但是,对宝马来说,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仍是奥迪。

  超越之争

   说来有趣,无论是总部的地理位置,还是所处的市场地位,宝马和奥迪的距离都是非常之近。但在中国市场,宝马却一直是追赶者的身份。在这场“高手”之间的较量中,作为豪华品牌C级轿车,宝马5系与奥迪A6之争则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数据显示,7月份,宝马5系在华销售1.16万辆,超过奥迪A6L 1.06万辆的销量。8月份,差距进一步拉大,宝马5系销量为1.22万辆,奥迪A6销量则为1.09万辆。奥迪在其最具有优势的C级车市场正受到严峻的挑战。

   为了能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保有优势,宝马正在尽一切可能为5系提供充足的产能。在今年的1-8月期间,华晨宝马5系累计销量达8.79辆,已接近其10万辆年产能的极限。伴随中期改款的5系上市,增加多项配置后使得其性价比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将继续挑战工厂的产能。而目前宝马品牌在华共拥有两座工厂,分别为大东与铁西工厂,其中大东工厂投产车型为5系长轴距版本。对此,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Karsten Engel)透露:“大东工厂产能已得到充分利用,如有需要我们将通过增加生产班次,来提升5系的生产能力。”

   而在总体销量上,宝马与奥迪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09年,宝马与奥迪的销量比为1∶1.7。今年1-8月,宝马在华共销售24.92万辆,奥迪在华共销售31.26万辆,双方之间的差距减至6万余辆。为了稳固其全球豪华车销量冠军的地位,宝马在至关重要却仍有空间的中国市场上必须一路狂奔。

   一向低调的安格也首次表态:“宝马目前在华的市场份额是20%左右,未来将继续保持这一数字,我们绝不会接受任何市场份额的丢失。”

  本土化布局

   宝马展现的凌厉进攻姿态在产品层面最为明显。对比已经将本土化做到极致的奥迪,宝马这一步棋的确“师出有名”。在谈及宝马在华的发展产品规划,安格表示:“我们将增加更多的国产车型,在我们看来,未来增长的重点也将是国产车型。”

   而在渠道网络乃至品牌全方位本土化战略方面,宝马的布局也开始愈发严密。

   截至2012年年底,宝马在华经销店总数为360家。安格表示,宝马今年还将新设超过60家经销店。而在产能规划方面,规划产能30万辆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已经正式建成。安格透露:“到今年年底,我们整个沈阳工厂(目前铁西和大东工厂年产能各10万辆)的产能比原来增加50%,我们有能力在比较快的时间内从30万辆提升到40万辆。”

   而对于长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投入,宝马似乎尤为看重。研发方面,宝马在上海成立宝马集团中国技术中心,这是继美国加州和日本东京之后宝马集团投入运营的第三家技术研发中心,将负责中国市场与集团所有开发部门的合作事宜。而发动机作为宝马的核心技术,将其引入中国也体现出宝马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2013年,华晨宝马在铁西新工厂附近开工建设一座全新的发动机厂,计划于2015年投产,届时所有核心零部件将全部实现本土化生产。

   宝马正在本土化棋局中稳步推进,可在至关重要的人事方面,宝马却动荡不断。继宝马中国[微博]副总裁陆逸、华晨宝马高级副总裁戴雷离职之后,原华晨宝马销售副总裁段建军也宣布离职。但安格似乎并不着急:“宝马清晰的策略是最大可能确保最高层的岗位是我们自己人来担当,不是简单地从外部招聘,而是通过内部的发展、提升使员工得到发展和提拔。”

   随着宝马在华的布局逐渐展开,经历了高管团队大幅震荡的宝马对其未来在华的销售模式和销售战略作何打算?这些无不考验着进攻者的智慧。

   宝马和奥迪之争的戏码,似乎愈来愈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