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34家上市公司派息130亿元,红利类ETF成资金流向热点!中证红利ETF(515080)两日吸金6516万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周A股维持震荡格局,在不确定市场行情下,稳定生息类资产优势再显。结合资金面积极情绪,资金继续看好红利赛道配置价值。资金数据显示,中证红利ETF(515080)昨日再获2537万元资金净申购,两日累计净申购额6516万元。

【上市公司派息高峰季来临,或可借道中证红利指数基金分享】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恰逢上市公司派息高峰季,数据显示,仅5月31日就有134家上市公司分红“到账”,合计派发现金红利超130亿元。

对于“食息族”来说,通过红利主题ETF或者场外红利指数基金,亦可分享上市公司分红盛宴。

资料显示,上市以来中证红利ETF(515080)已累计分红8次。过去三年分红比例分别为4.14%、4.19%、4.78%。今年一季度,中证红利ETF进一步明确分红机制,增加“每季度可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估”描述,在满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未来季季分红或可期。

此外,为提升基民持有获得感,场外联接基金(A:012643;C:012644;E:016363)今年也提高了分红频率。根据基金分红公告,2024年以来已经累计分红两次。

【资产配置荒仍存,高股息价值显著】

证监会近日发布股东减持管理办法和董监高持股变动规则,将原有的规范性文件上升为规章,并对突出问题进行了完善,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明确在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等情形下不得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者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短期来看,减持新规落地,提升投资者信心。长期来看,政策端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的逻辑进一步强化。

华西证券观点认为,当下资产配置荒客观存在,坚守高股息红利。从企业行为角度看,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企业资本开支增速持续下滑,客观上提升了企业分红能力,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提出更大力度的分红回馈投资者;政策角度,新“国九条”及后续配套细则持续落地,其中分红成为关键词,包括将减持行为与分红相挂钩,从而提高企业分红意愿。当前A股企业盈利处于磨底阶段,资产配置荒客观存在,红利价值仍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中证红利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15.73%(2019)、3.49%(2020)、13.37%(2021)、-5.45%(2022)、0.89%(2023)。中证红利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