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1
$昆仑万维(SZ300418)$ 昆仑比那些初创公司(有的甚至就冲着大模型而成立)的优势在于,本身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有业绩有现金流,引入Ai后,先自身赋能(因为原有的业务如游戏,新闻搜索,广告,社交,音乐等极容易Ai化,甚至在大模型出现前昆仑先有AiGC业务),成功后再开辟全新赛道赋能千行百业。
那些大厂如阿里腾讯百度等来说,它们也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跟它们相比,昆仑的劣势很明显,资金规模,人才密度,数据都不如。但这些大厂也有劣势:原有业务体量太大,很多与Ai无关或关系不大,但却割舍不下,因为路径依赖。所谓船小好调头。
另外,大厂的迫切性和危机意识也未必够,当然现在Ai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全球共识。但两年前,三年前,四年前这些大厂未必有现在的认知。那时阿里和腾讯忙于到处收购流量风口,布局支付业务。百度忙于无人驾驶。
而周亚辉2018年就确定Ai+社交的发展方向了。这是6年前的事了。因为他一直想给自己企业家的身份定位,一直忙于一线投资,为昆仑万维寻觅突破口。他没有大厂的路径依赖,有的全是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另外,昆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投资业务。随时可以提供现金。当然这是双刃剑,这次一季度投资业务就亏损了1亿多。但很快就可以看到,2024年有巨大的投资业务回报,就是小马智行。估计是10-20亿级别的投资收益。
这次一季度报告同时披露了好几个投资项目,除了小马智行,还有那个低空经济时的科技,还有创新药。
我不知道周亚辉为什么要投资创新药,除非这创新药与Ai有关?刚查了一下,还真是!
## 昆仑万维投资创新药公司分析
### 概述
昆仑万维在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披露了对一家名为“Cytek Biosciences”的创新药公司的投资[7]。这一投资行为表明昆仑万维在维持其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接下来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详细分析这一投资事件。
### 投资细节
根据公告,昆仑万维通过其全资子公司Kunlun Tech Limited出资1,999,994.4美元投资了Cytek Biosciences, Inc.(以下简称“Cytek”)。Cytek是一家专注于细胞分析技术的公司,通过创新的技术方法来推进实现下一代细胞分析工具[7]。这表明昆仑万维的投资重点放在了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上,可能意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和提高研发的成功率。
### 人工智能与药物发现的联系
昆仑万维之前就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布局,比如投资并控股了AI大算力创业企业艾捷科芯[2]。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发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方式大大缩短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试验的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因此,昆仑万维的这些投资可能旨在构建一个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和生物科技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
### 昆仑万维的业务战略
昆仑万维通过投资Cytek展示了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这与其业务战略相吻合。公司已经在游戏、社交平台、信息资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可能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投资Cytek可能是昆仑万维实现业务多元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步棋。
### 结论
综上所述,昆仑万维的投资行为反映了其对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融合趋势的关注,以及对创新药物研发潜力的认可。通过这样的投资,昆仑万维不仅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其现有业务的效率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在医疗科技这个广阔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昆仑万维的相关投资可能会带来可观的回报。
这公司看起来很不错。没有周亚辉,我们连听都没听过。把钱交给他,他就是我们优秀的风险投资基金经理[大笑]
之前投资的科亚医疗也是与Ai有关。
一不留神,手上居然持有多家与Ai有关的医药或者医疗公司[呲牙]都是在黄仁勋2024开发者大会之前低位进的。
Cytek公司产品已经全球范围内部署750台,做细胞分析。硅谷公司。周亚辉应该多关注以色列本土新锐科技公司,Open AI的奥特曼,英伟达的黄仁勋,以及微软,他们喜欢直接把以色列一些科技初创公司买下来,然后继续进行孵化。
周亚辉现在资金实力不允许,只能财务投资。用他自己的话说,坚持一线投资,以此来保持对前沿科技的触觉敏锐度[很赞][很赞]<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

全部讨论

04-27 21:17

科亚医疗,创始人是opera掌门人的兄弟,可惜走了,现在掌门是他的左膀右臂王亚伟,那家伙卖光了万维的原始股,弄去搞科亚医疗了

04-27 19:27

亏损的一个亿是爱奇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