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美航空上赚一倍,但我仍认为巴菲特是对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3喜欢:14

天聊一聊近期投资、巴菲特与达美航空

之所以会关注达美航空,主要是因为沃伦巴菲特。在我看来,伟大投资者的每一个投资案例都值得学习,甚至最好可以编撰成册放在枕边,所以这次我也盯上了达美航空。

但是我和巴菲特做出了相反的选择,除了做多标普(详见我正在三倍做多美股),在巴菲特卖出达美航空的时候,我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并且收益大概如图。

和巴菲特做法相反并不代表着我和巴菲特的看法不同,实际上我认为巴菲特对航空业的做法以及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在“无脑”媒体和特朗普等“噪音”又狂黑巴菲特的时候,我想梳理一下这笔投资,并聊一聊我的看法。

一、为什么是达美航空

达美航空为什么受到大量关注?

达美航空之所以如此受关注,在于巴菲特一反常态的对达美航空的投资行为。一直作为长期投资代表的沃伦,在一季度增持达美航空后,随后又迅速的清仓航空股。这样的投资风格特别不像“股神”,特别像“韭菜”。

第二个是,国内步步高、VIVO、OPPO的创始人段永平在抄了巴菲特作业之后,发现巴菲特卖出了,开始质疑巴菲特。但随后段永平又表示巴菲特做的对并跟着清仓达美航空,所以达美航空在国内也受到了巨量的关注。

巴菲特因垄断介入航空业

其实如果了解巴菲特,跟踪过伟大投资者的投资,就会发现伟大的投资者都有相同的爱好:买入垄断企业

过去几十年,航空业一直不是一门好生意,不同公司提供的服务严重同质化,导致航空公司只能通过价格进行竞争。除此之外,航空业又是一个重资产行业,稍有突发事件,停工只要几个月,飞机、燃油等高额成本就会让公司破产。

金融危机后,航空业大量破产,行业的集中度也由此上升,美国四大航空公司市占率达70%~80%,基本形成了垄断的局面。

垄断出现后,那么优秀的投资者自然会到来,2016年巴菲特相继买入美国航空、达美、美国联合和西南航空(把美国主要航空公司买了一遍),在巴菲特买买买之后,巴菲特成了所有美国主流航空公司的第一、第二大股东。

控股所有航空公司就更加避免了恶性竞争的出现,成功投资的必备因素“垄断”得到进一步增强。

2016年,巴菲特花了70-80亿美元买下了这些航空公司,这些公司也每年可以给沃伦带来十亿美元的收入,并且这些业务在2016年之后仍保持二位数增长。

一切都特别“巴菲特”,好价格,好公司,好的竞争格局。这些投资确实带给巴菲特的回报远超标普500。

巴菲特为何清仓航空业?

虽然解决了竞争的问题,但是航空业的脆弱性伤害了巴菲特,例如911、SARS、新冠,这些突发事件都会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完全停止坐飞机,而恢复则需要2-3年。0收入的情况下,美国四大航空公司离破产其实也只有几个月。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中这样解释自己对航空业的售出,一部分是因为新冠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另一部分是因为疫情停工产生的大量负债。

但我认为,这些只是财务上的因素,巴菲特真正砍掉航公业的核心原因可能是:航空业的周期性带给投资者的伤害远超“垄断”所带来的益处,航空业的商业模式是如此的脆弱,航空业的“垄断”从根本上就是空中楼阁

并且就达美航空而言,达美航空真的是走在破产的边缘,达美航空2019年底股东权益总共有153.58亿美元,而因为新冠,达美的收入接近为0,但是股东每天都要亏钱!

根据一季报中CEO的叙述:达美航空每天都在以一亿美元的速度烧钱,到6月底可能会下降到5000万美元每天,也就是说0收入一直持续的话,5-6个月,达美就会破产。辛苦耕耘十几年的达美股东,攒下的钱只够烧半年就会烧光。

巴菲特做出了正确的行动,说巴菲特错的人只是“股价投资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绝对理解巴菲特为什么在前一段时间以更低的价格砍掉所有航空股的股权,因为这样的航空业就像是即将撞山的列车,没有人知道列车如何才能停下。如果新冠持续的足够久,那么达美的破产几乎是确定性事件。

很多人因为达美航空最近的股价开始反弹,开始批评巴菲特说股神错了...... 但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媒体或者批评巴菲特的投资者本质上实际是“股价投资者”而不是公司投资者,股价投资者不在乎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哪怕只是一块石头,只要股价涨了他们就会开心,而真正的投资者会明白,虽然股价上涨了,但达美航空处境仍然很险恶,情况不容乐观,巴菲特并没有做错。

二、我为什么投资达美航空

我是一个逆向的投资者,大家都嫌弃的东西,我会仔细的看一看,大家都跑路的时候,我会跑进场买买买。我认为只有在大部分人失去理智的时候,我的投资机会才真正到来,达美航空这样的投资机会比较契合我的投资风格。在衡量达美航空最坏和中性情况的时候我发现了可能存在“投机”的机会。

基础假设

1.航空业是刚需,需求注定会恢复

2.新冠很有可能在较短时间(数月)内被控制住

3.特朗普急于复工,想要早点复工,那么航空公司绝不能倒闭

4.最为重要的是,经过计算后,我发现即使航空业未来的发展以非常悲观的情况来计算,目前的市场价格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悲观性假设


即使达美航空的净利润在2020年下降90%,并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真的是按照几乎以后没人坐飞机的情况假设),同时考虑债务发行和股权稀释问题,我通过二阶现金流折现法进行了计算,在如此悲观的假设下,达美航空的折现值也是高于市场给出的底部17-20美元每股这个价格。

中性假设

而实际上我更偏向于2020年,达美航空会产生巨幅亏损,2021年-2023年能以8成的营业水平运行,最晚三年后也就是2023年,美国航空业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基于SARS(航空业用了8个月恢复)、911(用了2-3年恢复)这个案例,如果按照这样的假设对达美航空进行估值,达美航空的估值会更高。

所以当股价已经是基于最悲观的情况也不会亏钱,往上利润丰厚的情况下,我使用期权进行了建仓,没想到短时间内,特朗普也开始发力帮助航空业,利润就随之迅速狂奔。

三、关于达美航空和标普的投资

对于达美航空目前的估值

我认为达美航空的基本面并没有巨大的改善,截至6月4日,美国每天的吞吐量只有39万人,而去年同期是262万人,实际上只有去年同期的15%。但股票的价格开始疯狂上涨了,虽然股票的价格是在预示未来,但是不是稍微有点太乐观了?

短期来看

达美航空的最好介入点已经过去了,实际上现在介入,风险会稍高一点,目前我不会再增加在达美航空上的头寸,但如果还能回到底部价格,我还是会继续买入。

三年为期现价买入可能能翻倍

但如果基于长期假设,假设三年后达美航空恢复到了50亿的净利润,给7-8PE,那么对应的市值是35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相较目前的217亿美元,仍可能有翻倍的涨幅。这样计算的话,三年翻倍也还不错,但如果航空业的恢复没有如乐观假设所料,那么现在买入可能会结结实实亏一笔。

如果同样对美国航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美国政府的TSA网站上,每天观察旅客吞吐量。这样能每天对航空业的恢复有直观了解,每天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这样才心里不慌。

关于标普500

实际上,目前美股相对A股和港股而言,仍是低估的,如果要买,我还是觉得美股好,我仍打算今后继续增加在美股的仓位。

但是此时此刻,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加仓已经失去了安全边际。如果要加仓,我会在美国长期国债恢复到合理水平的时候,用大比例的资金杠杆买入长期国债,另外我会拿出小部分资金,通过配置恐慌指数,看跌期权等,杠杆ETF依然会继续持有。

虽然美国依然是我最有信心的市场,但最安全,最美好的击球区已经过去了(依然比A股和港股强)。如果是和我一样持有杠杆或者期权做多美股的朋友,现在是很好的为自己买一点保险,保住胜利果实的时机。

不要错过下一次危机,今天就聊到这里。

$达美航空(DAL)$ $西南航空(LUV)$ $标普500指数(.INX)$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06-12 22:28

一:美股也许并不高估,但美元高估了。今天买入这些股票,假设美元下跌30%,你会如何?即使这些股票的盈利只有一半来自于美国国内市场,也意味着下跌15%。二:同样市盈率,同样净资产收益率,更多的滚动发展,增速更高的企业,几十年以后其总的回报优于更多分红的企业。对你没有理解说,增速更高的是中国企业分红更多的是美国企业,就算他们市盈率相同,前者长期回报也更多。三:航空行业也许值得投资,但美国航空公司则未必值得投资。美国航空公司其一半收入都是国际市场,其国内市场也许很稳固,但是国际市场上,随着将来波音的衰退,他们也将节节败退(美国政府很可能为了救波音,让美国航空公司多买波音,少买空壳,至少他们现在对空客家的关税了。这就意味着购买高成本飞机的美国航空公司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2020-06-09 02:28

分析的非常好,可惜市场不是由分析师操控的,华尔街有多黑暗,巴菲特清仓的手法是否光明正大。这样的分析不但不能改变向上格局,反而成了让那些站在山顶最终割肉造成巨额损失的炮弹。分析师们研究的非常细,但逻辑上还是摆脱不了分析师的思维方式。不能用书生气的方式面对血淋淋的市场,更不能迷信某些神的思维方式。一个公司的价值不是单纯用回报来衡量的。

2020-06-08 14:50

老巴也是人

2020-06-08 12:33

同意

2020-06-08 12:30

我认为我没能力分析巴菲特的对错

2020-06-17 04:06

前面分析我认为都很好,不过如果你看4家航空公司过去14年的平均利润。最大的达美和西南,大概都只挣了13亿美元左右,所以预测未来3年后能挣回50亿美元每年,可能性非常低。更大可能是挣回平均利润13亿每年,这样看,整个估值就变成只有100亿市值了。

2020-06-11 09:49

大部分符合我的框架模型。以下是主要区别:
认同点: 不破产就行,这是一个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我就选择当几年股东。
不认同点:我认为25以下的安全边际 符合我。增发稀释股票的话,重新计算。

2020-06-09 12:22

在老巴和大道抛出以后,实在拿不住,小赚出逃了,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看到大佬的分析,活该大佬挣钱

2020-06-08 13:34

有缘看到了这里。我问一个小白问题哈:根据您的预估,预期市值可能能到400亿,目前217亿,所以还有接近一倍的涨幅。那他们不能做定向增发吗?为什么国内有公司选择定向增发来稀释股东的权益?

2020-06-08 11:47

我在最低点附近买了一点jets,我没有你这样的个股分析能力和跟踪能力,所以干脆买ETF。单纯只是小仓位赌美国不会让航空公司破产,而市场给的是破产价。
对于巴菲特的行为,第一我怀疑现在到底还是不是巴菲特在操作,还是新一代的高管。第二我觉得他接触那么多的美国领导层,应该知道美国不让航空公司破产的决心,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在破产价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