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55喜欢:18

$同仁堂(SH600085)$聊下同仁堂股灾式估值底线及现在的市场情况

四大块

科技持股46.85%,按发行价22倍估值 权益约70亿

国药持股33.62%,按发行价15.5倍估值 权益约29亿

商业持股51.98% 按近10年市场最低估值28倍计约38亿

母公司,也按近10年市场最低估值28倍计约93亿

合计230亿,折成A股股价约16.8元

闲扯一句,15年股灾时,同仁堂最低掉到20,当时每股收益0.65,与今年的利润非常接近,当时大盘3000点,16年指数再下杀,同仁堂没有再创新低

假设波动区间在近十年最低点运行,再假设明年业绩有所恢复(国药不知道,科技恢复是确定的),不考虑换届及国改对价格造成的扰动,股价应在24-38区间运行

 

公司经营层面十余年来营收平均增12%左右

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平均在9%附近

原材料占营收的比值关系十几年来一直控制在53%-59%,波动性算非常小

营业利润率也长年控制在13%-16%之间

唯一变化的是少数股东权益占比由30%多,提高到了最高70%出头, 一半以上的利润被表外吃掉了,伤害了股民的感情

总结一下就是公司稳,内部贪,都想把利润往外放,吃相越来越难看,看得出来个个都是人才,如果都是沙雕就不会在原材料上控制得这么好了,也不会这么机灵的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上下”功夫”内部消化利润了,更不会把少数股东权益扩到这个13数了。

蜂蜜事件后, 内部搞得太不像样,国资委方面还是比较重视,把王贵平从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的位置上空降到同仁堂管品质,目前还算一切正常

 

基本面短期的看点是6月份的换届,高振坤下来应该是比较确定了,看来看去,就邸淑兵年轻一点,集团下面几家公司都有履职经验,看有没有机会上去

长期看国企改革能否落地,三年行动方案,今年大概率是会有东西出来的,至少会有个眉目

 

技术上短期注意

2月初高毅份额解禁情况,可凭借市场成交量做一些推测

4月底年报看十大股东的份额增减变化

6月份看12月初大家人寿减持的股份解禁

 

 

微观层面的一些变化讲一下自己的理解

12月初大宗减持的数额等同于二级市场的成交额,由此推断接盘者为前十大股东,先抛出手中持仓,再接入大宗,至于市场中的抛售被谁接走了,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散户所为,这个也只有等到年报出来后才能有答案了

12月11号那一天的放量阳线,尾盘集合竟价被砸下来,成交5000多万,基本判断是港股通资金所为,港股通这一天的持股变化是从1.36%变成0.79%,差不多跑了1.5个亿,目前持股比例为0.6%,看今天这情形,应该跑了0.2%-0.3%,如果是这样,港股通也基本减完了。这个事后可以再做验证

11号以后的走势,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同仁堂调出一些指数后,指数型基金的被动式卖出行为

而今天的24.33破位,前期介入的机构资金没做做任何抵抗,目前暂时还不解

 

就市场短期价格波动行为我臆淫一下,假设我是这次在二级市场介入进去的资金,我就会趁着前十大股东的股份还处在锁定状态下,做一波上涨拉升,借机降低成本,这样确定性最高,阻力也越小,另外,进去的一些散户,像同仁堂这类股,以下跌洗盘,都会死扛,上涨,反而更能让其交出筹码,等2月高毅解禁及6月诸大宗解禁,视换届情况看能否形成合力,再住上推升。

 

 

另外,看很多人都在讲品牌品牌值多少钱,品牌又不在股份里头,跟集团租的,谈什么,淫什么呢,而且集团下面这么多的子孙公司都在用,想啥呢一个个,只能说集团整体运作上市后用A股去控股其他5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把品牌归属权放进来嘛,那都是N+N年以后的事情了,必竟商业,健康,参茸还没上市,怎么运作利益最大化,还要看北京市政府的智慧。再展开一点在A股上,以什么形式进来,现金+发行股份吸收进来,然后再赴港去上市?直接装到A股里面来?内部是不是要先做一些改革?搞点股权激历?降降少数股东权益?减少减少三项费用支出?三四线单品培育搞点新思路………

 

公司内部调一调,改一改,500亿起步

资产注入进来,1000亿起

没法更差了,这公司,搞成这样都搞不残

全部讨论

2020-12-23 14:05

同仁堂这样的票大资金选择打压洗盘的话注定是无用功,这个位置选择进来的被套了要么卧倒要么持续补仓弹尽粮绝后还是卧倒,一路打压只会丢失筹码基本起不到洗盘的效果。。

2020-12-23 20:51

补充说明一下同仁堂长期以来的30倍估值低点的原因,其核心是在国药,科技上市后一直有资产注入预期,如果集团旗下有任何公司启动ⅠP0而股份未对其有任何持股,则30倍估值的底层逻辑就被打破了!若经营数据保持不变,则有可能跌到15-17元,还请诸位悉知

2020-12-23 20:09

300年都没倒,还在乎这点波动嘛!我持有的

2020-12-23 15:19

不要自己吓自己了,安邦减持那两根阴线下来我就知道至少要先看一个月以后了,而且底线思维就是同仁堂暴雷的可能性很低,基本差的预期都展开了,风险都释放完了,加上目前是业绩真空期,股价波动很正常。来年年报前,肯定会修复。然后明年一季度持续增长,那么好的情绪才会展开。真正要股价大幅上涨的时候,至少还需要半年到一年,但是我知道多数人是等不住的。所以冯的风格长期肯定是有效的。如果同仁堂最后还是没复苏,考虑到时间成本,半年报没改善我都肯定撤了。现在这个阶段,除非系统性风险,否则跌也是有底限的。等这就好了。

AB的股份是在二级市场买入的,大宗接盘方不需要锁定…

2020-12-23 13:44

邸淑兵己在上月底党代会履职党委书记,不出意外,明年6月股份公司董事长职位应该是他接棒。

2020-12-23 20:40

好文、好药、好招牌。战略建仓,静待药香。

2020-12-23 20:29

管理层只要保持这烂,不要再烂,随着年龄化的加深,保健意识的提高,用药量就能增加。傻子都能经营的才是好企业!

2020-12-23 19:50

这股股权结构层层嵌套,完全没法查账

2020-12-23 18:19

好文章